农村物流
仪器信息网 · 2009-10-06 11:59 · 17988 次点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2308295kcrk0r3wlr0y2.jpg农村物流
农村物流(RuralLogistics)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物流不同于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以及农产品流通等概念。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目录
机遇
对策
发展思考
信息化
系统设计
利弊分析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机遇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2309kwtjpk2kbwnljw8m.jpg农村物流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扎扎实实的工作。它不仅仅为农村工作者所关注,更应该成为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资金倾斜,农村投入增加,已经为新农村建设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予以强化,营造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氛围。
农村物流现状不容乐观
从全国范围看,农业生产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不仅存在品质、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对于“丰产地”或“丰收年”,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除了市场因素,其较大的制约瓶颈莫过于“农产品物流”了。
农产品的生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如果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就会造成“谷贱伤农”。事实上,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正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据统计,中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其损失足可以供给两亿人的生活。
中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较大,一些地方的水果或蔬菜由于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烂在地里,有的近距离贩运,由于当地已经形成产品的相对集聚,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很低。特别是随着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在安全性、新鲜度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销地的相对分散,加之,中国农产品采后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对农产品物流的要求比较高。
目前,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这意味着它满足不了质的需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较为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目前,农村迫切需要完善的产品服务,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信息服务,包括科技普及知识(信函、宣传材料、交易信息等)的传播以及其他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这些都要求建立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农村物流体系。所以,农产品物流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
农村物流渠道的瘫痪与振兴
农产品流通体系是这样,农业生产中所需物资的流通同样不容乐观。
自1982年初第一个“一号文件”,国家就开始要求“恢复和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随后,正式开始了将供销社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1995年2月中央5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以及随后由内贸部独立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力图扭转农民与供销社“两张皮”的状况,改变基层供销社大部分属于危困型和保本微利型的被动局面。经历20多年的改革,供销合作社已经“社有民营”,名为实行责任制,实际上变成了挂供销社招牌的“个体户”。
当前,就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分散的、实力很小的、素质不高的个体商业,组成了农村流通体系的最主要的部分。这种现状造就了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的泛滥,诚信、优质难见,退货、索赔无门。据了解,目前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据测算,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固定商业面积不足0.1平方米,仅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地区农民消费主要靠原始的集贸市场和落后的代销店、“夫妻店”实现。广大农村也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农村消费物价指数持续高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幅与农村物价增幅反差较大。
基于对农村物资流通体系现状的高度重视,政府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工程。这是由商务部牵头,以建设“农家店”为核心的农村物资通体系的创新,引导城市连锁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乡镇级“农家店”原则上以批零结合的综合性服务为主,鼓励其从事农资、日用小商品的批发与零售经营,以及政策允许的农副产品购销业务等。村级“农家店”以零售服务为主。此外,倡导大型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进行“工商联手”,研发并生产适合当地消费特点的自有品牌消费品。其建设方式是:引导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试点县(市)的乡村投资建立、改造连锁“农家店”;鼓励各类大中型连锁企业通过吸引小型企业加盟的方式到乡村建立、改造“农家店”;支持各类中小型企业通过自愿连锁,即企业自愿结合,统一采购、统一建立销售网络的方式建设“农家店”。
邮政物流大有可为
邮政物流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其一,较为完备的网络体系。中国邮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拥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的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这是实践、时间、政策及几代人努力积累的结果,是借助国家之力,特别是高投入所奠定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将极大地节省市场开拓成本,故积极地参与新农村的流通体系建设,邮政物流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其二,较高的信誉。“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使邮政在农民心目当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它体现着政府或国家的公信力。这是难得的市场优势,是竞争中最大的资源优势。
其三,技术优势。庞大的网络体系和几十年的积累,不仅与农民形成感情纽带,而且从技术上也日趋成熟,有能力承担农村物流较高的技术要求。
邮政物流向农村发展既是社会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邮政发展的自身需求。笔者认为邮政系统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开拓农村市场,邮政具有天然的优势,但真正赢得市场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邮政物流必须把握时机,抢先一步占领农村市场,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近期的实施计划,从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产品(项目)开发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按规划和计划实施,同时要注意规划制定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是积极拓展业务。农村物流的领域相当广泛,要针对性地分析市场需求,积极地拓展业务,并建立较为稳定的业务关系,按照生产、生活、文化建设等不同的特点,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创建邮政物流品牌。
三是充分利用政策空间。邮政进军农村物流市场,要有充分运用好中央2005年“一号文件”和2006年“一号文件”对邮政工作的政策要求,同时要充分抓住商务部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的商机,充分利用其政策支持,大力发展邮政物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对策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2309pwwbn6iiubeh66zn.jpg农村物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一系列要求。根据现代物流的特点,发展农村物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就现实而言,发展中国农村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农村物流系统的各个层面提出并实施必要的应对策略。
发展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农村物流与农业生产及流通。
供应物流有利于降低生产资料的采购成本,有利于抑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不合理涨价,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物流信息可以用以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减少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物流运作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分工,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和销售水平,打造农业生产组织及流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的专业优势,品牌优势。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和流通方面的利用与推广。供应物流必须保证生产资料的科技含量,生产物流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科学要求,销售物流也要求必须利用科学的手段对市场做出预测,并用科学的手段整合物流功能。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农业生产与流通的组织创新。分散的单个农户很难自办物流适应市场变化,抵抗市场风险,因此现代物流需要物流主体与之相适应。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只有创新组织,才能适应物流所要求的规模经济。
——农村物流与农民就业。
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失业及隐性失业现象严重。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如配送、维修、市场调研等者日是新的就业增长点。这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局面。
——农村物流与农民收入。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物流竞争和流通环节的减少而价格降低。新的就业增加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最主要的是,农产品的物流创造了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尤其是加工附加价值,为顾客提供了满意的服务,必然会为农民创造合理的利润。与物流相伴的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降低了农民的资金占用成本。总之,从成本和效益两个角度来看,发展农村物流都将增加或变相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村物流与农民生活。
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环境的改善、物流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物品流入本地区,而且按照物流活动的规律和管理形式,流入的商品会以较低的价格、快捷的速度、优质的服务满足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物流与农村城市化。
农村的工业多集中在城镇,工业物流也是农村地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县(市),以物流的发展改造城镇工业,会加快城镇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其实,城市化应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城市的发展,吸引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另一层含义是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的提高。发展农村物流、农村环境的改善、科技手段的利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生活的富裕,都意味着新型农民的形成、城乡差别的缩小,这应该是中国城市化的应有之意。
发展农村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中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
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农村物流经营难度大。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在中国,农业生产仍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
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就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门,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
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
就企业(包括农户)物流层面而言,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以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进行不同形式的产权重组,壮大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实力;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改变对物流成本的模糊认识;制定企业物流战略,企业物流战略应该与企业营销战略,成本控制战略。品牌战略形成互补优势;开展物流运作模式创新,综合利用与物流相伴的信息流、资金流;重视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开展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就产业层面而言,要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多元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就区域层面而言,要对农村区域物流科学规划,统筹城乡物流的发展,协调农村区域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加强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功能;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对农村物流的金融支持;制定区域物流产业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物流建设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制定区域物流人才战略;加强物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加强区域间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就国家层面而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加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物流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保护农业税减免。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为农村物流供求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农村物流的发展,引导农村绿色物流的发展;重视物流研究与物流技术的开发;积极开展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发展思考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231055uin8g2n8cip2c7.jpg农村物流
物流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仍以传统货物运输和货物配送为主的现象,为了充分借鉴外省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前段时间,省运管局与省委政研室有关人员一同对广东、浙江、江苏物流发展及农村物流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认为在引导和推动现代物流和农村物流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省委、省政府应尽快出台关于鼓励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现代物流企业给予政策、税费等方面的扶持。交通运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外省的先进经验,根据的实际,制定物流业的准入条件,逐步建立规范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物流业的发展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企业来做,政府起到引导、扶持、规范和服务的作用。大力扶持几个本地现代物流业的龙头企业,鼓励现有的运输企业做大做强,变大而全的运输为专业运输,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型,同时向下延伸和拓宽服务范围,来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
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方面,从目前看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物流园区都没有派上太大用场。因此,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应该按照市场规律,顺应市场的需求,以企业投资建设为主。同时,加快货运场站的建设,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货运场站建设的规划,对现有的货运场站进行全面的站级核定,为物流提供集散和交易平台。
加大规范货运市场的力度,着重对货运场站经营、货运代理、配送、信息服务等经营行为进行规范,逐步建立一个规范经营、诚实守信、竞争有序的货运市场,为物流业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和管理部门着力搭建一个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流企业与货源地、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为物流提供信息平台。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GPS平台,以便掌握和分析动态货源,提高车辆利用率。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客运网络资源,依托乡镇客运站建立货源集散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快速配送和专用运输。通过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向分舱式客车方向发展,对小件货物采取“以客带货”的方式。
鼓励发展城市内的小型厢式货车物流配送,政府出面协调和解决物流配送的专用小型厢式货车进入城区的问题。
信息化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2313xy33nq9k93esjzyk.jpg农村物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的深入,农村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物流量会成倍增加,要求农村物流快速向现代物流发展。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因此在农村要实现现代物流理念,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推动着农村物流的不断发展,并向现代物流的目标迈进。现代物流要有强有力的信息流做保障。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从某种角度说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必然。因此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不仅能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和储存、保证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促进和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使广大农民能够像城市的人们一样,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农用物资、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利用网络完成交易等。但是,由于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的薄弱,阻碍了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
农业部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信息网络快速向农村基层延伸的实际,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计划完成“十万村庄建站、百万村官在线、千万农民上网”的建设目标。这将为农村物流向现代物流标准发展奠定基础,铺就发展之路。
农村物流发展还不完善
从全国范围看,农村物流总值在社会物流总值中的比重很小,远远低于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7%的增长幅度。近两年农村物流开始引起社会的重视,但是农村物流仍然在拖“三农问题”的后腿。不能忽视的是,虽然农村物流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农产品物流还存在严重的浪费。有数据表明,中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另据统计,中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两亿人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些年里中国每年损失大约450亿公斤粮食,如果把从生产到收获、从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中国每年至少可节约粮食200亿公斤,相当于我们开辟了3000万亩无形粮田。
农资物流环节较多。当前农资物流环节多、假冒伪劣产品多、秩序混乱等许多问题,阻碍了农资物流的发展。农产品质量标准不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滞后、标准混乱、标准无法沟通、标准不完善、食品质量检测标准不统一、中国食品流通检测及环保体系仍不健全等问题较多。
城市现代化的物流与农村落后的物流不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城市与农村在物流业发展方面差距越来越大,外资投资城市原有城市物流基础较好,并且工业与商业物流相对农村物流较发达;而农村物流落后,对农村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曾经出现过“东北粮食走廊”走不起来的怪现象,一方面是世界银行的“现代化投资”,一方面是县级以下粮库落后的物流基础。
农产品加工物流薄弱。中国农产品加工物流相对落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间的比例为1:3~1:4,而中国仅1:1或稍多一点,农民种植农产品得到的收入有限。
信息化推进农村物流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物流量会成倍增加,要求农村物流快速向现代物流发展。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因此在农村物流要实现现代物流理念,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去年末,农业部先后发布了两个有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文件——《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以及《“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措施以及工作思路。将启动“信息化村示范工程”,目前,全国各地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成和在建的已经为数不少,将为农村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山东荣成、寿光已进入全国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名单。据了解,山东省将引导试点市安排一定资金,对相关重点项目给予支持,未来3年内,再带动10亿元社会投资对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给予支持。以期建成较为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还有北京、黑龙江、辽宁、陕西、江西、上海、广西、河南、山西……都已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搭建起信息网络平台,农村物流的发展就可以建立在这些信息网络平台上。利用信息平台将多种现代化物流技术逐步渗透和运用到农村物流建设中,如运输技术、库存技术、加工技术、包装技术等。
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农业信息工作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三大突出问题,成为农业信息化制约瓶颈,科学谋划和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也表示:怎样让适农信息进村以后落户。信息化进村是很难的,让有用信息最后到农民手里更难。
要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需要从三大突出问题逐个入手,分别解决。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农业信息化在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有必要把农业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体系中加以重点考虑。当前应把农业信息化纳入整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体中,同时,在国家的主要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到农村信息化,给予必要的支持。把信息扶贫作为促进中国中西部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次,加快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中国农村通信普及还不完全、整体信息网络还未建成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最后,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在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的了解还很少,这使农村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急需大量人才来完成。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
系统设计
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设计目标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当没有接到定单请求时,根据预测决策系统的预测值保持少量库存;当接到定单请求,开始备货,并根据库存状况迅速补货。而且选取的是运输量最短路径,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第二,做到在准确的时间,按准确的数量送到准确的地点。该系统借助强大的网络功能,可以对客户的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另外本着中心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为配送活动减少了时间,提高了准确度。
第三,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由于此模式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一种,具有第三方物流规模化运的特点,可以将各地的定单汇集起来,通过配载、拼箱,实现农产品的多频次、少批量配送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利弊分析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231722fchhehqjjjbzbc.jpg农村物流
1.直销型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是最原始和最初级的物流形式,由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将农产品送到批发市场或用户手中。这种形式的流通适用于流通范围较小、流通数量较少的状况,目前在大流通的格局下,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契约型物流模式。是公司与农户或合作社之间通过契约形式加以联接,农户提供农产品,由合作社或加工企业负责进入市场。这是当前在大城郊比较普遍的农产品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有四种形式:一是“农户+运销企业”;二是“农户+加工企业”;三是“公司十农户十保险”模式;四是“公司十合作社”模式。
优势:一是对加工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的批发商来说,克服了原料来源不稳定的问题,使公司拥有一部分稳定的原料来源,提高了资源控制能力和生产稳定性;二是为农户销售产品找到了相对稳定的渠道;三是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
缺陷:农户同企业谈判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企业直接面对分散的农户,在上游配送环节,市场交易费用仍然很高,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公司或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关系非常松散,常常会出现违约现象。
相关词条
第四利润源第三方逆向物流决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港口使费国际物流供应链计划国际物流系统供应链集成供应链产能管理供应链绩效供应链一体化营销管理供应链一体化供应商管理国际军事物流物流节点
参考资料
1、http://www.99sj.com/Article/13669.htm
2、http://info.jctrans.com/zxzx/yzbd/zx/2006815288533.shtml
3、http://www.rfidchina.org/readinfos-30421-132.html
4、http://www.gov.cn/2008lh/content_908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