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战略

  仪器信息网 ·  2009-10-09 10:08  ·  11352 次点击
目录
理论由来
思想特点
分析框架
选择框架
理论由来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05440r1z1irg008q40t.jpg知识战略的实施必须了解知识状态
战略理论界一直把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作为最重要的问题,即企业为什么是异质的,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企业资源观(Researce-basedView,RBV)认为竞争优势来自企业内部具有特殊性质的资源,成为战略理论研究的主要范式。在RBV的基础上,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识到“组织中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即核心能力是企业形成竞争能力的关键,他们意识到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载体,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替斯等人指出企业现存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拥有的独特资产和演进路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市场变化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对内外资源,特别是知识资产的协调、整合、学习、重构和转化来调整、提高自身的独特资产和禀赋的能力构成了企业的动态能力。
由此可见,目前RBV的研究重心已经转向了知识资源,但是关于如何利用知识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仍然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怎样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现有知识,并发展具有战略价值的知识?如何有效配置这些知识,使之形成独特的资产和能力,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扎克(Zack)、德鲁(Drew)、替斯(Teece)等人分别从知识的视角提出了知识战略(konwledgestrategy)的概念,为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了新的维度。
尽管知识战略还缺乏明确的、系统的概念,但是对知识战略的基本认识已经形成。正如德鲁所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使人们有越来越多的分析方法(如价值链、情景分析、SWOT分析、使命描述等等)制定战略。识视角无疑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战略方法,从新的维度丰富战略管理思想。
思想特点
传统的战略思想通常足基于产品竞争的,基于知识的战略思想却往往以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资产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当然,知识资产本身并不能实现其价值,只有当其融人企业的产品、流程、制度、文化和公共关系等环节中,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时,才能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这离不开知识资产的获取、创造、转移和利用。替斯在定义动态能力时揭示了知识战略的基本思想,他说,“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洞察外部机会,发展和合理配置知识资产、特有能力及所需的辅助性资产”,可以说动态能力的获得必须以知识战略为导向。因此,知识战略是一种为适应知识决胜时代的新变化,从知识的视角进行的谋划和方略。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动态性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0543imxwrwm3swx3lmi.jpg知识战略
从企业内部看,企业的知识资产具有生命周期,只有不断发展知识资产才能确保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从企业外部看,企业竞争环境变化日益剧烈,不仅缩短了知识生命周期,还使企业的能力迅速转化为核心刚性。因此,知识资产的获取和组织管理是根本性的战略问题。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在快速调整中演进的,战略的关键之处是在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的平台上,通过对现有知识资产(包括企业外部可以利用的)。
2.全局性
在知识管理研究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对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这些研究常常把“知识管理策略”称之为“知识战略”或“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战略可以看作是一种职能策略,它是为了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用,更好的满足企业总体战略需要.对企业的知识管理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工具进行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称之为知识管理策略更为适合。知识战略高于知识管理策略,它的立足点是站在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的层次上,既对知识管理具有指导意义,还将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决策。
3.匹配性
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选择和确定经营领域。影响经营领域的因素很多,传统的战略理论已经意识到企业内部因素与经营领域相匹配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有效的工具来分析两者之问的关系,知识战略通过引入知识领域的概念,为匹配企业内部知识资源与外部经营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方面,企业在一定产品领域进行生产,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需要在一定的知识领域内进行。在理想的情况下,即知识相对于某种产品都是完全专业化的,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无需在市场上获取额外的知识。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知识并非专有,即生产一种产品需要多种知识,同种知识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因此,企业始终面临着产品领域和知识领域相匹配的问题。通常的情况是企业未能拥有生产现有产品的全部所需知识,同时企业的现有知识领域内也有部分知识未得到充分的运用,这是一种缺乏效率的状态,企业通过拓展产品领域或者知识领域(通过多角化、横向兼并或者技术引进等方式进行)可以提高产品领域和知识领域的匹配效率,这揭示了企业多角化战略的一种内在规律。当然,现实中两个领域的完全匹配是很难实现的,换言之,企业不可能拥有正好所需的知识量,企业外部的知识交易和转移仍然以某种形式存在(如战略联盟)。
4.竞争性
知识战略反映了市场竞争焦点已经由产品竞争向知识竞争转变的现实。企业在长期竞争中能否取胜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竞争对手难以获取、模仿和替代的内在能力.这归根到底是企业知识储备和知识利用(产生价值)的竞争。一般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建立知识竞争的优势。
一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创新,积累高水平的“超级知识”(superiorknowledge),这些知识往往是独特的,具有路径依赖性,因而也是难以模仿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够被外部竞争者获得。
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生成合成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仍然具有环境特异性、缄默性和社会复杂性等特点,对于外部竞争者而言是难以观察和模仿的。知识整合加剧了竞争优势和知识资源之间的因果模糊性,使竞争者的模仿、复制无处着手。
分析框架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054ttwdttcrtwccinlt.jpg知识战略
1.扎克的知识战略分析模型
为了将知识战略的方法应用于战略分析,扎克和卡拉克分别提出了全新的知识战略分析框架。扎克认为传统的SWOT分析法揭示了企业必须做什么(体现为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和企业能做什么(体现为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因此在二者之间存在着战略差距(strategicgap)。企业战略要均衡两者的关系,使战略差距消失。同时,在战略差距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潜在的知识差距,它体现了企业已有知识和实现其战略所需知识两者之间的差距。因此,战略差距是知识差距的外在体现。归根到底,是知识差距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均衡战略差距必须先均衡知识差距。图2是从知识差距到战略差距的分析框架示意图。
2.卡拉克的知识战略分析框架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055xvomq8qmxgmmqag4.jpg知识战略
扎克的分析框架更多的是一个理论模型,虽然揭示了知识战略分析的基本思想,但是缺乏操作性,相比之下,卡拉克的分析框架则更为具体。克拉克认为知识战略分析的重点是描述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下,成功公司应具备的特征(即企业的战略目标)。他认为这些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公司描述、公司特征和相应的优势知识(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战略分析时,企业根据公司描述和公司特征确定对企业具有关键作用的知识资产(优势知识)后,进一步分析企业需要掌握的这些知识资产的深度。以及知识源在何处,如图3所示。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来确定到达战略目标(理想公司)的战略手段。
扎克和克拉克的分析框架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在知识战略环境下,对企业内部知识资产与企业战略意图进行对比分析作为企业制定战略的一个重要依据,充实了传统的战略分析方法。
选择框架
在知识战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以什么样的途径“填补”知识差距.成为制定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对具体的知识战略的选择将对企业确定如何实现知识资产的增值,并在其基础上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战略性的解决方案。结合扎克台湾学者和谭大纯等人的初步研究,提取了选择知识战略所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知识战略的选择框架。
知识战略的选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055xci0ypji0x8019v8.jpg知识战略
1.外引、内造知识导向
这体现了企业获取知识资产的方式。郎知识的资产是由组织自行创造还是从组织外部获取。它取决于采取两种方式的成本和效率。当企业拥有雄厚的创造能力,且从外部引人知识代价昂贵时,企业倾向于采用内造导向,反之则采用外引导向。
2.深化、整合程度
企业对知识资产的积累存在两个维度--深度和广度,深度指不断提高知识的水平和领先程度,广度则是指不同领域知识的整合程度。两者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偏好和知识资产本身的属性。
3.知识更新速度
知识更新速度快的企业以知识创新为主,知识更新速度慢的企业以知识利用为主。知识更新速度受知识生命周期的影响,因而与企业生存的知识环境稳定性高度相关,知识环境稳定的产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反之则较快。
4.生产、市场导向
这体现了企业的对知识价值的评价是以减少生成成本为导向还是以增加市场价值为导向。在较为成熟的产业中,旨在降低成本的技术改进往往多于以创造高额市场利润为目的的突破性创新。
5.资源投人程度
这体现了企业投人知识活动的资源程度和意愿,一个典型的指标就是企业的研发费用。这与企业对知识战略的态度是保守还是积极高度密切相关。
6.个性化、系统化导向
企业内部的知识转化、共享等知识活动存在个性化和系统化两种极端模式,前者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多采用社会化的手段管理知识资产,适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后者利用知识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知识资产进行系统化管理,适合管理编码化的显性知识。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