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仪器信息网 ·  2009-10-09 11:11  ·  40385 次点击
目录
背景
逻辑起点
内容
影响
政策价值
背景
有关国与国之间从事贸易的利弊分析和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理论学说也分流多派。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211ataqz7tpq5w2savc.jpg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从十六至十七世纪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重商主义理论”,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倡导自由贸易的国际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到20世纪初期强调国家资源优势的“Heckscher—Ohlin理论”,到六十年代中期雷蒙·弗农提出的“产品成长阶段理论(又叫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再到七十年代出现的着眼于有限市场、规模经济和捷足先登者优势的“新贸易理论”等,无不试图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面对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经济与贸易格局,提出更完善、更贴近现实的国际贸易理论。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出版了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波特钻石理论”),便是这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最新成果。
迈克尔·波特进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目的非常直接和清楚:他希望确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而有的国家却失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及其理论是他与同事对遍布十个国家的一百个行业进行研究后的成果。
如同在他之前的新贸易理论学者们一样,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问题的关键是应当揭示为何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的行业地位。譬如,为何日本在汽车工业经营如此出色?为何瑞士在精密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生产和出口领域独领风骚?为何德国和美国在化学工业占尽优势?从国家资源角度论述国际经济贸易的Heckscher—Ohlin理论无法圆满回答这些问题,比较优势理论也只能给出部分的解释。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瑞士在精密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生产和出口领域独领风骚,是由于它在这些行业最有效地运用了它拥有的资源。这固然正确,但却依然无法解释为何瑞士能够在该行业比英国、德国或西班牙有更高的生产力。波特等人的研究试图揭开这个谜。
逻辑起点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212bmie3233vioe3b8d.jpg逻辑起点-比较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逻辑起点应当是绝对优势理论。国家优势理论最早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或称绝对成本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均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合某些特定产品生产的条件,如果各国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交换产品,那么它们就能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贸易各国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福利。实际上这也是竞争,不过这是一种低层次自然禀赋差异的竞争罢了。
斯密理论固然正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各国都存在有别于别国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即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是否可以参加国际分工呢?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斯密的观点,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出口在生产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在生产率方面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这就是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成功地解决了绝对优势论所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呢?在这方面,Heckscher—Ohlin要素禀赋理论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根据该理论,在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形态上相当成功,并在较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只是粗略考察供给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忽略了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此外,国际贸易已经渐渐向着要素禀赋、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间的贸易发展,收入越高的国家之间,其相同产业中相似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越发达,这无疑构成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涌现了诸如新要素贸易理论、收入偏好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各具特色的解释框架,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国际分工、贸易和竞争的理解。但由于它们只是对贸易现实的某一方面进行的解释,又各有自己的特殊假设,相互之间以及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间尚未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所以还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贸易实践的发展,呼唤着更具统一性和说服力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出现。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Poter)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波特钻石理论”),发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内容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21327t9ty6s69knpts9.jpg钻石模型
比较优势理论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理论,不过它强调的是一国处于相对优势的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而不是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都参与国际竞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它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
1.资源与才能要素
指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状况,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虽然国家资源要素是Heckscher—Ohlin理论的中心,迈克尔·波特从生产要素特征的角度给予了详尽和新颖的分析。他把各种要素按等级划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前者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后者包括通讯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波特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与自然赋予的基本要素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投资的结果。因此,政府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通过提高人口的普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刺激和鼓励在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的高级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国家的高级要素质量。
高级要素与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基本要素可以为一国提供一些初始的优势,这些优势随着在高级要素方面的投资得到加强和扩展。反过来讲,基本要素方面的劣势地位会形成一种向高级要素方面投资的压力。日本便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作为一个严重缺乏可耕地和自然矿产资源的国家,日本通过国民教育投资,创造了丰富的高级才能要素。事实上,日本拥有的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工程系毕业生占人口百分比大大超过美国,同德国等排世界前列),是日本在许多制造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216haccaxlaagxtcayp.jpg波特钻石理论-需求条件
2.需求条件
指对某个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国内需求性质。
波特理论十分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一般说来,企业对最接近的顾客的需求反应最敏感。因此,国内需求的缺点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革新和提高质量的压力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波特认为,如果一国内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的话,会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消费者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日本国内成熟复杂和高知识水平的照相机购买者就刺激了日本照相机工业不断改进照相机质量和不断推出革新型号。移动电话通讯设备生产工业也有同样的例子。欧洲斯堪第纳维亚地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顾客促使本地两大电信设备制造厂商—芬兰的“诺基亚(Nokia)”和瑞典的“爱立信(Ericsson)”早在其它发达国家对移动电话需求形成之前就开始大规模投资移动电话技术。结果,“诺基亚(Nokia)”、“爱立信(Ericsson)”,以及摩托罗拉(Motorola)”成为当今全球移动电话设备行业的三大巨头。
3.关联和辅助性行业
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
在国内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性行业,是一个行业能够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三个条件。关联行业和辅助行业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投资的好处将逐步扩溢到本行业中来,从而有助于该行业取得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瑞典在制造组装金属产品领域(如滚珠轴承、切割工具)的优势便依靠瑞典自身特种钢工业的技术力量。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半导体工业技术,是美国个人电脑和其它几个技术先进的电子产品取得全球性成功的基础。同样,瑞典制药业的发达与成功,同其早先在技术关联的染料工业的国际成就密切联系。
这种行业发展过程的结果之一是一个国家内成功的行业趋向聚集,形成关联行业集群。这是波特研究成果中最有影响力的发现。德国的纺织和服装行业就是这样的一个关联行业集群。它包括从高质棉、羊毛、合成纤维、缝纫机针的生产、加工、制造,到范围广阔的纺织机械领域。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216hfminzfzc2hhtccf.jpg竞争企业的表现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的表现
指一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国内竞争的本质。
波特模型中第四个促成国家竞争优势的条件,是国内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他在此主要提出两个观点。第一,不同的国家有着特色各异的“管理意识形态”,这些“管理意识形态”帮助或妨碍形成一国的竞争优势。例如,在德国和日本企业中,工程师背景的人在最高管理层占据重要的支配地位。波特将此归结为这些国家企业注重加工制造过程和产品设计的原因。与此相对,在许多美国企业中,财务管理背景的人在最高管理层占据重要的支配地位。波特将此同许多美国企业中(尤其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缺乏对改进加工制造过程和产品设计的关注联系在一起。他同时认为,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支配性质导致了相应的对短期财务回报最大化的过分强调和追求。这些不同的管理意识形态的一个后果,是在工程技术为基础、加工制造过程和产品设计问题至关重要的行业中,美国企业(如汽车工业)的竞争力相对丧失。
第二,一个行业中存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与该行业保持竞争优势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激烈的国内竞争引导企业努力寻求提高生产与经营效率的途径,反过来促使它们成为更好的国际竞争企业。国内竞争给企业带来创新、改进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投资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等一系列压力。这一切都有助于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波特引用和描述了日本的竞争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国内竞争对行业的压力和作用没有再比日本更显著的了。那是一种‘全面战争’状态,其中许多企业以至不能实现利润。以强调市场份额为目标,日本企业处于不断地超越竞争对手的拼搏中。股票价格剧烈地波动起伏。商业出版物突出地报道着企业的市场演变过程。煞费苦心设计的名次评比指标测量着哪些公司最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新产品的推出和工艺发展的速度达到令人瞠目的程度。”
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比如,良好的需求条件并不能导致竞争优势,除非竞争的状态(压力)已达到促使企业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机遇和政府,这是另外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譬如,包括重大技术革新在内的一些机遇事件会产生某种进程中断或突变效果,从而导致原有行业结构解体与重构,给一国的企业提供排挤和取代另一国企业的机会。政府部门通过政策选择,能够削弱或增强国家竞争优势。例如,法规可以改变国内需求条件,反托拉斯政策能够影响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可以改变才能资源等。(1994年,美国政府以违反反托拉斯法为由拒绝了Microsoft软件公司以13亿美元收购制作“Quicken”金融管理软件Intuit,Inc.的申请,其目的之一就是阻止垄断,促进行业内部竞争)。
波特的基本观点就是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取得国际成功的可能性程度是该国资源与才能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性行业以及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四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他不仅认为“菱形”中四个组成部分应当同时存在,方可有效地影响和促进竞争力的发展,而且还极力强调政府对四个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政府行业补贴、资金市场政策、教育政策等影响到该国资源与才能要素。通过制订国内产品标准以及规范和影响购买者需求的法规,政府可以培育和塑造国内需求及其性质。通过政策和法令,政府可以影响某个行业的关联和辅助性行业。通过资金市场法规、税收政策和反托拉斯法等手段,可以影响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
影响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2167fbyl74g7elggye4.jpg波特钻石理论的影响
波特的“钻石”模型——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波特的理论已经指导了新西兰和其他地方国家竞争力的重新评估。他的观点和亲身参与研究形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如荷兰、葡萄牙、哥斯达黎加和印度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美国的麻萨诸塞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巴斯克县等地区。上百种集群战略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时代,这种开拓性的研究已经成为衡量未来所有工作必需的标准。
政策价值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217n3z651x219fxhgw5.jpg企业资源-竞争力
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对当今国际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为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究及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是优势产业的建立和创新
波特指出,只有抓住产业这个经济运行的主体进行分析,才能正确理解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关键在于优势产业的建立,凡优势产业大多是生产效率高的产业,而产业不断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建立和培育自我加压、不断进取的创新机制。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于企业建立积极进取的创新机制不无深刻的启迪。
(1)企业应有不畏风险的创新精神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肯定有风险,但不能回避风险相反要迎接挑战。通过创新化险为夷,变挑战为机遇,比如开拓市场,就要主动寻找最为挑剔、最难侍候的顾客,并充分满足其需求。同时企业要主动寻找最富有挑战性的竞争者并与之公平竞争。为了保证竞争的成功,企业内部应尽可能严格地制定管理规范、质量标准,并严格实施。此外企业要通过提高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做到人尽其才,以防人才外流,提高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他们的工作技能。
(2)企业要建立创新环境预警系统
通过这一系统不断观察和分析顾客需求、技术开发、营销渠道等方面的形势变化,以利于在创新竞争中先发制人、掌握主动权。
(3)企业创新应以国内为本
在本国进行核心战略制定、关键技术研究和主导产品的开发,并努力协助本国上游产品供应者,提高效率,同时要促进客户不断提高需求档次,并与它们共同合成优势产业群,为保证优势产业群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并经久不衰,企业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应抵挡住合并的诱惑,刻意保留国内竞争者,努力开拓国际市场,通过艰难的国内外竞争换取高效率。
(4)在与国外厂商的合作中,争做元帅,不当士兵。企业与国外厂商合作不能成为长期合作中的士兵(追随者),必须建立起元帅的领导地位。否则这种合作会限制企业追求卓越、不断进取。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3218haeadpqalljba2ad.jpg国家竞争优势
2.国家竞争优势的提高,有赖于政府作用的发挥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系统地阐述了政府在提高竞争优势中所发挥的作用。波特认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应起一种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欲的作用。政府政策成功的关键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无所作为,而在于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波特理论对于政府制定政策指导意义深刻之处在于:
(1)政府不仅要承担一些基本、公用事业的职责(例如,初、中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医疗保健等,政府应根据国力,逐年加大对它们的投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对国内专门要素的培育,这里的专门要素是指那些高级、且与特定产业关联,并对形成竞争优势有特殊意义的那些生产要素,如一些专门性高级技工、与新兴工业直接接轨的科研机构等。
(2)政府要致力于营造一个市场化的宏观环境,要让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那些以种种理由故意压低生产要素价格和本国货币汇率,甚至冠之以各种名目的政府补贴,试图以此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政策,最终往往是事与愿违。
(3)政府要强制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标准,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及产品质量创新,更好地满足顾客和全社会的需要。相关措施应当赶超国际标准,从而使得本国企业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捷足先登处于有利地位,
(4)政府要制定并有效实施反垄断法,防止国内同产业的企业间的超出一定限度的横向联合或合谋垄断。在观念上必须抛弃“合并、兼并必然有益”的理念,认识到垄断可能严重损害企业活力。甚至在鼓励国内大企业之间搞合作研究开发这类问题上,政府也要谨慎,因为企业独立的研究开发有利于增强企业技术和产品的独特性,促进企业发挥创造力。
(5)政府要放宽对于国际贸易的管制,贸易政策的重点,是促进贸易各国相互开放市场,而不是相互设立配额和提高关税。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