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定律

  仪器信息网 ·  2009-10-14 09:45  ·  11493 次点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4811gp6pg6fmgpmztgzm.gif柏林定律
柏林定律
柏林定律是指:成功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取得不断的成功。
主要内容:在不断成功之后,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已无所不能。即是说,对于下一步的成功来说,上一步成功往往表现为一种惯性陷阱。
提出者:法国行为科学家欧文·柏林。
目录
操作实务
经典案例
相关书籍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操作实务
如果成功地完成了某件事,人们会把它程序化:经验--规则--继续。习惯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一旦习惯了某条成功的路线,就很难去尝试其他的路。正确的态度,套用著名影星周润发的一句广告词"对我来说,成功是另一个起点。成功?我才刚上路呢。"
对于企业来讲,通常情况是,市场和消费者行为不停地发生变化,企业却还在一意孤行。即使是一些刚开始做事非常灵活、以顾客为导向的知名企业,都很难批评或挑战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于是它们逐渐丧失了灵敏度和适应能力,然后就有可能成为成功的牺牲品。外界条件变化得越快,成功经验就越容易落伍。如果公司想继续保持领先,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放弃固有的组织流程。
经典案例
在《个体的崛起--欧洲首席管理大师谈自主性管理》中,作者莱恩哈德·斯普伦格指出:不要落入成功的陷阱。企业通常都不喜欢听到坏消息,这是阻碍创新的最大问题。而等级制度总是能过滤掉坏消息。"在利多富、IBM、AEG、根德和飞利浦,还有其他的知名企业,你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就连企业领导阶级也是如此。一旦你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或者掌握了最好的或惟一的方法,你就不可能再前进了,你就掉进了成功的陷阱。如果有人说:我有25年的管理经验!那么我们说,他只有一年的经验,其余的24年只是在简单的重复而已。如果你无法找到新的出路,就只好留在原来的路上。"
TCL文化与成功陷阱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4814p4b2zb4pp4n24eqw.jpgTCL
成功者在挫折中知道自己的局限,而后成功。当我们年青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拥有无数的优点,觉得自己处处都行。但是在实际成长过程中,当我们每经历一次挫折,就知道一点自己的局限,发现某个优点不是自己的优点。而随着挫折经验的积累,我们的优点越来越少,局限越来越多。再到后来,我们只剩下不多的几个优点。这时候,我们开始变得成熟。而这些少数几个优点成为我们成功的核心,或者说核心竞争力。
TCL的成功太多、太快,以至于没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局限。TCL的发展可以说“一帆风顺”,从磁带转型到电话机,再杀入彩电,后来又跳到移动电话,包括TCL国际电工的发展,次次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顶尖聪明的企业家之一的李东升像一个“超人”,带领整个TCL“飞奔”。再到后来,TCL似乎变得“无所不能”,好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其发展。
轻易获得的成功往往是“陷阱”,而不是“馅饼”。我们小时候捉麻雀时,用棍子支起脸盆,然后在脸盆范围之外,断断续续洒下小米,而脸盆下面的小米最多。最初,麻雀还非常谨慎。但是,“尝到甜头”后,它们失去了警惕,忘记了对周围危险的观察,跑到盆下面去吃成堆的小米,被我们活捉。同理,TCL的一系列成功似乎来的太容易了,致使其忽视了背后的越来越大的风险,而如果一旦问题发生,可能会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
浮躁的中国管理学界与企业界缺乏应有的警醒功能。TCL作为一个“门外汉”,能够迅速在几个行业取得成功,只能说明这个市场不正常。但是,很少人仔细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像孩子“追星”一样追捧成功企业家,对他们采访、让他们上镜,拿他们的成功故事津津乐道。而大家的吹捧更让“身在庐山”的TCL误判了形势。于是,李东升失去警惕,开始了“国际化跃进”,去承担自己无法承担的非商业责任,进行自己可能承担不起后果的冒险。
然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变了,李东升的聪明变得无效。TCL过去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在高速成长的市场,跟“业余选手”竞争,因此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但是,随着中国市场开放,TCL的对手迅速从“散兵游勇”换为“机械化兵团”,而TCL只能算是个“游击队”。教科书中有关抗日与解放战争的内容,给人感觉游击队也能战胜正规军,那实际是谎言。
TCL开始“大口呛水”。TCL的“国际化”意味着同时在国外、国内“两线作战”。但是,市场形势剧变,打破了李东升的美好设想。当TCL等国产手机占领份额时,国际竞争对手则进行整体战略布局,并随着时机成熟,迅速反攻,使国产手机吞下巨亏的“苦果”。“后院起火”,让李东升无法全力应对刚刚收购的欧洲业务。而由于欧洲业务由于无法适应平板彩电市场的新规则,在“放任自流”中巨亏,使正在解决手机扭亏的TCL再次遭受重创。
更严重的是,TCL正在激烈竞争中失去生存的根基。日、韩汽车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攻城掠地”,稳固的国内市场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他们跑到对方的“后院”去竞争。但是TCL这样的生存根基正在消失。电话机早已经不是TCL的主要业务,而收益丰厚的国际电工也已易主。TCL手机也在国内市场销售急遽萎缩,而虽然TCL的彩电产量世界第一,但是平板彩电屏幕的生产与核心技术基本上没有TCL的份。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国内市场并且不掌握核心技术的TCL,虽然国外收入增长迅速,超过国内市场销售,但这个现象仅仅意味着TCL的生命更加脆弱。
陷在“成功陷阱”中的TCL面临艰难的系统转型问题。纵观TCL的发展轨迹,TCL成功的典型特征是通过“大赌注”的短期爆发力,占领市场空白,获得竞争优势。而TCL的明显弱项是应对长期竞争的完善攻防系统(核心竞争力体系)。虽然李东升在强调“论持久战”的重要意义,但是关键在于如何建设这个“进退有度”的攻防系统。这对于习惯了“游击战”的TCL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而问题核心,是如何克服已经形成的“随意”的企业文化。
系统转型的第一步,应当思考与检验,发现企业的核心优点,确立核心导向。郭士纳进入IBM后,看到IBM的核心优势是IBM的完善体系,这个大型机主导的体系能够提供其它公司无法提供的客户价值。而三星看到的是数千名优秀的研发人员,强化研发导向。TCL在过去的经营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行动先于思考的习惯,现在仍然在重复着这个习惯。而这个习惯虽然能让TCL忙起来,减缓一下短期的心理压力,但似乎leadTCLtonowhere。TCL要跳出“成功陷阱”,首先要打破这个习惯。
系统转型的第二步,需要扎根。“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型,必需要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运动战”为主向“阵地战”的为主的思路转型。TCL这个方面的需求更加急迫,一方面要稳固国内的市场份额,培养客户关系。因为如果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的话,TCL将成为什么都不是的公司。另一方面确立技术能力,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很难承受各种高昂的费用,难以在市场中持续生存的。
系统转型的第三步,才是进行系统的资源与能力整合。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TCL的工作顺序和重点似乎错了。形式服从功能,功能实现价值。现在TCL的工作重点在资源整合,也就是说建立“形式”。但是没有“价值”做核心导向,“功能”做具体引导,形式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做了,仍然还是“机会主义”,失败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从TCL现在的状况来看,目前的营救行动可以说是李东升的最后一试,因为TCL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时间、与耐心再错一次了,所以李东升应当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行动的步骤。
在危机中,人们往往使用自己最熟悉、最习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以TCL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李东升继续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TCL跳出“成功陷阱”,实现复兴的机会将比较小。李东升代表了很多非常聪明的企业家的处境,在激烈竞争中,企业家的聪明失效,企业陷入艰难的处境。因此不论结局如何,TCL的案例对于大量处于困难中的中国企业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关书籍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4815166t16svll6l3vfd.jpg《被成功诱惑》
前微软执行副总裁推新作《被成功诱惑》———
眼看着成功就在眼前,正在欣喜之余,却突然掉入了成功的陷阱。没错,成功也有陷阱,而且落入陷阱中是人性的正常结果,大公司也“在劫难逃”。那么,如何做到提前预知危险,避免落入成功陷阱呢?前微软执行副总裁和首席运行官BobHerbold日前推出新作《被成功诱惑》,讲述了企业最容易掉入的9条“成功陷阱”。该书一出,自然引起财经界的关注。
这9条成功陷阱包括墨守成规、不重视人才等,有读者认为读这本书就像是听了一节领导与管理的课程,受益匪浅。BobHerbold曾在微软工作了7年,在宝洁公司工作26年,在他的书中,生动地以44家公司做案例,分析了这些公司的成功与失败,而这些公司几乎都是全球知名的大公司,像GM、柯达、微软、苹果等。
BobHerbold还在书中批评了一些大公司的运作模式,不过,这些公司的发言人并未对此予以回应。
相关词条
安慰剂效应卢维斯定理阿尔巴德定理蓝斯登定律暗箱模式蓝斯登原则阿尔布莱特法则垃圾桶理论阿姆斯特朗法则蓝柏格定理阿什法则雷鲍夫法则艾奇布恩定理懒蚂蚁效应阿罗的不可能定理牢骚效应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hrd.net/zhi_sk/jt_page.asp?articleid=111497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