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补丁效应

  仪器信息网 ·  2009-10-15 09:36  ·  21691 次点击
目录
效应详解
产生原因
效应实例
效应危害
效应详解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5107zp172eb47zx4rr4y.jpg叠补丁效应
就如同某件物品本来有个小洞,为了弥补小洞打了块补丁,过了段时间之后,发现补丁有些破损,便又在补丁旁边加了新的补丁,依此类推,补丁越打越多、越打越厚,最后是补丁挨着补丁、补丁压着补丁;而事实的真相被深深掩盖。其实清除掉这些补丁之后,才会发现原来的“漏洞”只需要一块合适的小补丁而已。
例如:某个企业生产系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预测不准而产生的订单变动与频繁调整,但是预测不准受市场变化、客观环境等影响难以控制,同时该公司又高度强调各项工作需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为准则,强调订单就是军令,导致大家不敢将矛头指向市场,因此针对生产系统混乱这一现象,便产生了“建立订单刚性管理”(第一个补丁)的改善对策。在订单刚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针对一些具体现象又进一步提出了其他的改善对策,如物料平衡管理(第二个补丁)、生产效率提升(第三个补丁)……..,殊不知真正导致物料不能保证的原因正是订单的刚性执行差,而订单的刚性差则是由于市场需求输入的频繁变动,这就有如一个恶性循环,但是一个又一个的补丁、一个又一个的对策,反而使我们忽视了真正的根因——预测能力差。
约束理论(TOC)中曾提到:非瓶颈的改善对系统的整体产出并无易处。叠补丁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在改善过程中没有抓住重点与核心。
再如,某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经过分析发现目前体系的缺点在于员工对现有体系的不信任,从而导致工作干劲不足、状态低糜。例如公司虽然建立了后备人才库,但是领导在选拔中层时,凭主观意愿,后备人才库等同虚设;还有绩效工资虽然设定了浮动等级,但必须连续四个季度且年底考评为A者方可享受,而评A者只占部门比例的5%,且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普通员工得A的几率就更小,再加上每一浮动等级又设了十个小级,那么即使员工持续得A,年年得A,也要10年时间才能真正上调一级工资。如此一来,员工不信任这套体系也是必然。可是公司偏偏把完善人力资源体系作为了公司年度的重点项目,偏偏又一再坚持固有的企业文化与作风(如选拔人才靠领导一句话),同时又要严格控制工资总额及工资变动,那么在实施人力资源体系项目时,人力资源部必然会打起了擦边球,一个又一个无效的补丁应运而生,如针对后备人才库打的补丁是:规划职业发展路线、建立后备人才培训模块….,针对绩效体系打的补丁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体系、建立岗位任职资格、…..,补丁越打越多,而员工对它的感觉却是越来越麻木。
产生原因
又可分为打偏补丁、少打补丁和外围补丁:
1、打偏了补丁:看不到根本原因所在,分析问题停留在表面现象,因而打偏了补丁,下次为了校正,便再打一个补丁(上一个打的偏左了,这次就偏右点打,不断往复,越打越多)。
2、少打了补丁:所承担的职责或权限不足,需要跨部门解决问题,但因为协调难度大或本位主义等因素,又或者是一团和气,避免结出梁子,而导致后期互相伤害。因此只从自己的职责及能力范围内提出了解决对策,职责外的对策统统不提。这种情况便是少打了补丁,只打了一半,等下次再出问题时,还是在这一半的基础上不断叠补丁。
3、外围补丁:根因涉及领导或公司层面,无法撼动,甚至不敢撼动,或者处于保护领导意志等原因,打了擦边球,仅做了一些根本原因周边的外围改善,因此这种是外围补丁,外围补丁不足以掩盖漏洞的情况下,于是在外围补丁的周边又出现了新的外围补丁。
“打偏、少打、外围”三种补丁都因为没有真正解决根本原因,所以都会导致后期补丁的不断增加,进而产生叠补丁效应。
效应实例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510798spus5s1rzucka0.jpg叠补丁效应
叠补丁效应在房地产管理中的实例
7月6日建设部向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各直辖市建委、房地局、规划局下发了《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165号),用于指导国十五条的贯彻实施。追本溯源,建住房165号文的出台始于“国六条”。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针对房地产业的新“国六条”,“国六条”特点在于强调调控措施的具体化、细分化和可操作性。因此,大众对“国六条”充满了期待。然而,一周之后推出的九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的十五条细则,带给大众的不是清晰的执行细则,而是无所适从的迷茫。地方政府、开发商、地产专家甚至包括建设部某些官员也解释不清90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和70%比例要求的含义。历经一个半月的漫长等待,建设部终于以“只执行,不宣传”的方式揭开了这个谜团。
对于建设部此次下发的国十五条补充意见,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岁月里,很多家庭采用补丁来遮盖衣服上的漏洞,补丁不能使人过的体面,至少不再衣不蔽体有失尊严。就作用而言,近日建设部推出的建住房165号文,就像一块巨大的“补丁”,赫然贴在国十五条上,以弥补其暴露出的漏洞。然而现在这块“补丁”的效应已经超出了弥补漏洞的预想,总结起来,其效应有三:
一、弥补政策漏洞
在“十五条”中,对住房结构要求的原始表述是:“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究竟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等于人们熟知的多少建筑面积?70%究竟是指单个建设项目还是一个地区建设总量,一时之间成为了争论的焦点。建住房165号文规定,“套型建筑面积是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自2006年6月1日起,各城市(包括县城,不同)年度(从6月1日起计算,下同)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使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对于2006年6月1日前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年度新建商品住房结构比例要求,区别规划用地性质、项目布局,因地制宜地确定需要调整套型结构的具体项目。”这块政策“补丁”使得以前许多不明确的地方明确下来,虽然,对于70%的总量控制,对地方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地方政府在操作方面可能会存在难度;另一方面,也难保有些地方政府产生权利寻租行为。但毕竟70%的总量控制要比单个项目控制更符合市场规律。另外,建住房165号文还对违反或规避套型结构要求的违法违规行为、房地产相关管理部门责任追究制度作了具体规定。可以说,此“补丁”已经基本弥补了“十五条”的政策漏洞。
二、增加政策博弈动机
建住房165号文核心精神有三:一、明确套型建筑面积为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二、要根据总量与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当地年度开发总面积的70%以上;三、对于政策实施前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由当地政府根据当地年度结构比例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需要调整的情况。可见,这块“补丁”已经广泛采纳了业内外的“呼声”。套型建筑面积实际上基本等于建筑面积,如果仔细算也只差一个阳台,大众一致认为应该采取通俗易懂、便于核查的建筑面积。对于70%比例到底是单个项目还是一个地区总量,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强势的利益体团一直在争取活动空间更大的总量控制。对于要一棒子打死的所有已审批未取得施工许可证项目的开发商就更是政策博弈的“积极分子”。政策“补丁”无意中会增加更多的利益集团进行政策博弈的动机,维护或增加自己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话语权和既得利益。以后政府再出台政策,相关利益体团就会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利益诉求,以期改变政策制定,使得政策有利于本集团。想来这也是政府没有想到的“补丁”效应之一。
三、削弱政府公信力
建设部这块迟到的“补丁”,虽然将十五条细则的一个漏洞遮盖上了,但由于政策瑕疵,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来在艰苦的岁月里,洗得发白的衣服上落块补丁,虽不好看,但也协调。如今,在新衣服上赫然贴块补丁,让人看了总是有点不伦不类。人们不免要怀疑购置者的鉴别能力,为什么新添的衣服就会有漏洞,如果不是购置者有意为之,就是能力有问题了。在建设方面最具专业知识的建设部,却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表现得相当不专业——留下了如此之大的争议和困惑?而新近抛出的政策补丁又使其成为房市调控政策的主导者,强化了自己在房市中的话语权。难怪有人怀疑前期的“十五条”规定体现了建设部的良苦用心,是预留了政策软化的空间。
政府政策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作为政府政策的制订者当初出台新政时,要经过严密的论证和调研。一项政策出台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了拿出来说的,是否得到顺利操作执行才是评价的关键。如此携带瑕疵匆匆上马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而又如此缓慢地推出政策指导细则,只能让人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疑问,长此以往,政府就会失去权威,失去群众的信任。使政府行为难以受到公众的拥护,政府的公信力降低。
效应危害
危害:由于叠补丁效应的存在,不仅导致忽视了问题的真相;更产生了大量的无效劳动、重复工作,使得运营费用不断增加,有效产出却在持续恶化。使得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即便投入了100%的管理成本(人员、资源、时间…),但产生的管理效益却不足20%。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