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化论理论

  仪器信息网 ·  2009-10-26 11:05  ·  33936 次点击
目录
简介
基本要素
企业DNA类型
主要缺陷
简介
现代的进化经济学家们批判地继承了熊彼特的基本观点,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0805v0xurg9vfsiusuou.jpg熊皮特
并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了许多被熊彼特本人所忽略的领域,其中之一,就是提出了企业具有类似生物进化的演化思想。但这种思想并没有进入经济和管理领域的主流,尽管进化论在生物学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在经济学和管理学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习惯于用线性和理性主导式的思维,对经济现象和管理实践进行诠释和指导,认为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和经验模型,可以将企业发展的机理揭示出来,继而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在管理要素呈现的巨大多样性、市场环境的非均衡特性和大系统中的高度不确定性,对企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大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进化论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学术空间并被工商界应用。
1982年,理查德·R·纳尔逊(Richard.R.Nelson)和悉尼·G·温特(Sideny.G.Winter)的《经济变迁的深化理论》问世,标志着企业进化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已开始逐步完整。纳尔逊和温特认为,企业的成长是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即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来完成的。组织、创新和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y)等进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至深,市场环境提供企业成长的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关系。纳尔逊和温特在企业生物相似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模拟生物的企业研究模型,该模型特别强调“惯例”(知识遗传和继承)、“搜寻”(企业适应和惯例变异)和“市场选择”在企业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企业进化论中,惯例是企业持久不变的行为特点,其深深植根于企业的一切思维和行为中,是可以遗传和继承的。惯例既对短期行为(如企业的某次营销活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产生影响,又对企业长期行为(如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或投资风格的确立)产生根本影响。但惯例并非一成不变,企业进化论也考虑到它受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否则进化也就无从谈起。
“搜寻”指企业旨在改变其现存状态的行为。搜寻与惯例相关,搜寻的结果可能导致现有惯例的改变,或者新惯例代替旧惯例,或者增加了新惯例。这种搜寻导致惯例改变的特点正体现了进化的本义。透过搜寻,企业可以剔除内部的缺陷或模仿优秀企业的惯例,以实现自我创新或更新,使得企业得以进化。“市场选择”类似于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规律,市场决定着企业盈利与否和强大与否。企业通过惯例和搜寻,做出相应选择和决策行为;而市场将自动判断的企业行为,并将行为错误的企业淘汰出局。这种惯例、搜寻和市场选择的相互反馈机制,导致了企业随时间的演化(即进化)。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进化可以解释为惯例变迁的过程,而搜寻与市场选择则是企业进化的机制。
企业进化论同时还运用系统论阐释了企业进化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行为可以被概括为“需要—问题—能力”的基本模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现实状态与愿景或目标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表现为一种对资源或能力的需要,而需要的具象则是问题,问题激发动力。对问题的解决就是能力得以培育和强化的过程。企业自组织系统的动力,来自企业内部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企业内部子系统间的竞争,把企业推向非平衡状态,这正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首要条件。企业内部子系统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状态下使得某种行为的影响力量被放大而处于支配状态,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企业进化的整体方向。比如,企业内部人员培训、营销活动、RD等各种活动对资金的需求,使得各部门处于非平衡的竞争状态,通过通盘运用财务管理或战略管理等手段,企业将形成一种各部门协同后的资金分配方案:最终决定对某种行为(如RD活动)提供主要资金支持。这种决策行为的结果,使企业沿支持行为方向的能力(如RD能力)得到培养,进而企业在整体上沿此方向进化。
基本要素
企业进化论的基本要素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08056dz31u1l56kco5rc.jpg不同企业之间DNA是否有相同部分
“企业DNA”最早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提区(NoelM.Tichy)提出。企业DNA也就是企业基因密码,企业作为一种活的非自然生物体,有自己的遗传基因,跟人类DNA相差不远。如果说人的基因决定了人的身体素质和发展潜质,那么企业DNA决定了企业的形态、发展乃至变异的种种特征,决定了企业规模、类型以及企业经营是否健康有序等最基本的方面。企业DNA概念的提出,其价值在于把企业的发展视作是一个生命体的成长。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成长而非利润最大化;企业得以存活的前提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而非生产产品,这使得逐渐异化且渐行渐远的企业发展问题回归其本原,因而能更把握企业发展的本质。
根据加里·尼尔逊(GaryNeilson)、布鲁斯·帕斯特纳克(BruceA.Pasternack)、德乔·门德斯(DecioMendes)和谢祖墀等人撰写的《四基本要素决定企业DNA》,企业DNA有四个基本要素。之所有将企业DNA的要素归结为四个,是因为受到“生物双螺旋结构的DNA由四种核苷酸分子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启发。这四个基本要素通过无数种组合方法形成企业的特性,这些特性会影响企业的行为与绩效,从而影响企业的进化方向。
企业进化论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
(1)决策权:谁决定什么?决定的过程中有多少人参与?一个人是如何失去或者得到决策权的?
(2)组织架构:组织的层次是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图内的线条和方框是如何连接的?组织由几个层次组成?每一层次有多少直接下属?
(3)激励机制:每个员工都有什么样的职业目标、择业动机和职业选择?员工取得什么样的业绩才会被奖励?如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励员工?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应当鼓励和引导员工关心哪些事情?
(4)信息传导:衡量员工业绩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调整行动?如何培训员工?预期和行动过程是如何相联的?谁知道什么?谁又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如何从拥有者传递到需要者手中?
企业DNA理论至少有三点值得重视。首先,正如SWOT分析和“五力分析模型”一样,企业DNA为企业高管人员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和范式。通过这个框架来检查企业的体系结构、业务流程、资源状况及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容易地看到哪些环节不畅,工作的瓶颈是什么;可以帮助他们全面客观地诊断企业,通过诊断了解企业的“健康”状况:是健康,亚健康,不健康还是病入膏肓。若幸为健康还得进一步求证,呈现的健康状态是否是一种“脆弱”的健康;若不健康其症结又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以适时采取措施,或防患于未然,加强修炼内功,强身健体,固本培元;或迅速启动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机制,挽狂澜于既倒,起死回生;或警钟长鸣,时时提醒要有忧患意识注重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些“不健康”的企业,常常是在上述四个基本要素中出现问题,如机构臃肿,科层繁复;权力过分集中,分权授权不够;政令不同,下属阳奉阴违;人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振等。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08050z0qk0z1tzb0g8mm.jpg经营有道的企业
其次,企业DNA理论告诉,那些基业常青经营有道的企业,并不在于它规模的大小和发展的快慢,甚至也不在于对机会把握能力的优劣,而在于他们找到并培育了自身的优质基因(DNA),从而使企业机体能抵御“病菌”侵蚀而不断成长。从创立企业的初期就要选好“种源”,要在甄别和培育“优种”上很下功夫,争取“先天”优势,赢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同时在“后天”的生存发展中,奉行“适者生存”主义,始终注意培养和造就强壮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寻求和周遭世界的协同发展。较之从前,基于生态学的企业发展更重视与环境的和谐,与自然的共处,与其它企业或组织的共生共荣。企业的发展战略应为与利益关系者之间的共同进化,而非一味地竞争、斗争乃至你死我活消除异己的“战争”。
第三,若企业“先天不足”怎么办?难道只能听天由命,自暴自弃,自甘平庸?企业DNA理论给的启示是,企业可以进行自己的“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通过人工的“基因修饰”或“转基因”,通过“遗传变异”、基因的“靶向治疗”或“杂交”来获得“变异优势”,从而获得长久的发展。实践中,通过引入新的高质量的战略投资者,既可以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又能达到改造改组董事会的目的,从而优化企业的“基因”和治理结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或产权交易,使企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若必要或可能,还可以通过引入有操行高水准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而“换血”,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并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谋求持续发展。
结构组织的层次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图内的线条和方框是如何连接的?组织由几个层次组成?每一层有多少直接报告?
决定权谁决定什么?决定的过程中有多少人参与?一个人是如何失去或者得到制定决策的权威?
动力每个员工都有什么样的目标、动机和职业选择?员工取得什么样的业绩才会被奖励?如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励员工?如何鼓励员工?是直接的还是暗示的?鼓励他们干什么?
信息衡量员工业绩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调整行动?如何培训员工?预期和过程如何沟通?谁知道什么?谁又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如何从拥有者传递到需要者手中?
企业DNA类型
企业的战略、创新、执行力、文化等问题,无不植根于企业DNA的不同特征之中。通过对企业DNA进行剖析,加里·尼尔逊等人把企业DNA分成了七类,即韧力调节型、随机应变型、军队型、消极进取型、时停时进型、过度膨胀型和过度管理型。其中,前三类企业的DNA尽管各有优缺点,但都属于比较健康的;后四类型企业的DNA属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这七种类型相当于生物进化所形成的物种,其基本特征所示。这些类型既是企业进化的现态,也是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暂态。
企业进化理论主要类型
1.提区教授的企业进化理论模型,主要关注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从组织形态上看基因密码如何构成。他认为有两个主要的构成元素,一是决策架构,哪些决策会被制定,如何制定;二是社交架构,人们如何彼此相处,如何彼此聆听、彼此支持、彼此尊重、如何处理冲突。企业的决策架构和社交架构整合起来,就组成了企业的营运机制。这个机制会提供企业各种各样自我发展、教育以及反馈的功能,并可以把企业的基因密码深深植入组织中。提区企业进化理论模型实质包括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两方面,只是他们认为企业进化理论是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中的决策架构和社交架构这两个主要的元素。DavidFagiano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企业进化理论,企业文化携带大量的企业信息。DavidFagiano并没有否认企业进化理论还包括其他内容,只是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进化理论的一部分。
2.肯·巴斯金(KenBaskin)在其专着和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公司DNA的问题。巴斯金在总结3M、联邦快递等一些有机公司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组织应当如何运用生物在适应生态变化方面的设计原理,在当今的市场生态中存活下去的问题。巴斯金认为公司也有类似生物的遗传因子公司DNA,公司特征是公司的DNA。公司DNA是一个关于程序和结构信息的数据库,具有无所不在、灵活性和独特的利用模式等特征。
3.高哈特和凯利在企业蜕变理论中提出了生物法人的概念,认为企业是有生命的有机体,称为“生物法人”。企业生物法人由十二对染色体组成。根据生物基因学知识,个体的差异是因为个体基因印记不同。同理可认为,不同的企业生物法人也由为数众多、性格各异的基因印记组成。以生物法人作为逻辑起点,以十二对染色体为分析框架,号召企业家创造企业独有的基因构造,并通过塑造十二对染色体来确保企业健康成长,主张让企业永生不死的秘诀在于推动企业十二对染色体同步蜕变,协调一致追求相同的目标。这十二对染色体分别是:
(1)重新规划的三对染色体,包括促进心智能量扩张、勾画企业远景形成使命感和建立绩效考评制度产生责任感;
(2)重建组织的三对染色体,包括建立经济模型(了解经济状况,财务指标分析)、协调组织架构(类似于形成骨架)、重新规划工作结构(类似于肌肉,互相牵连);
(3)重振企业活力的三对染色体,包括把握市场脉搏(类似于人体的感觉器官,将各因素联系起来)、创立崭新事业(相当于生殖系统,需要人才的交流)、利用科技改变规则(相当于神经系统,传输各种信号);
(4)重启新生的三对染色体,包括设立报酬制度增强员工满足感、促进个人学习、发挥团体功能。高哈特和凯利还把企业领导人看成是生物法人的基因工程师角色,其任务是要从合适的染色体中取出合适的基因,并在适当的时间把基因嫁接到合适的地方,以便能让企业体内的十二对染色体以最好的方式相互耦合,创造出独特的竞争力。作为企业高层主管,应当致力于企业体内独有的基因构造,而不是去制造、控制企业体内的每一个细胞。
4.周晖等人认为已有的各种企业成长理论是不完整的,企业生命模型是一种新的企业成长理论范式。在模型中,企业的基因决定了企业的多样性与生命周期特征。周晖等人认为:
(1)由于企业具有生命特征,可以完全合理地作出这样的映射,即企业也具有双螺旋结构。构成企业基因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双链是资本链(Capital链)与劳动力链(Labor链)。资本和劳动力是企业组织的基本要素,其在市场中通过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获得;
(2)企业进化理论的碱基可以假定为企业家、企业的机制、技术和文化,它们排列在内侧;
(3)企业家、机制、技术和文化等企业组织的四个重要因素把资本链和劳动链连接起来。
由于排列方式的无限,就构成了成千上万个不同的企业,即企业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同时由于其具备生命特征,所以企业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L链为人力资本链,由一个市场化的人力资本单位串接而成。C链为实物资本,由一个个市场化的资本单位串接而成。L链和C链组成双螺旋链。连接的因素分别为企业家(E)、机制(M)、技术(T)、文化(C)。
5.Neilsonetal将企业自身的属性特征类比于生物体的DNA,强调企业进化理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企业的DNA由组织架构、决策权、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四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些基本要素通过无数种组合方法形成企业的独特性,就像生物双螺旋结构的DNA由四种核苷酸分子组成一样。美国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利用Neilson的企业进化理论模型研开发了组织DNA剖析器,根据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设置的19个问题的回答,评估企业在企业进化理论的四个基本要素中的状况,并将企业分为七种DNA类别。哈佛《商业评论》中文杂志引进组织DNA剖析器在中国进行为期4个月的调研后,与博思艾伦公司在上海联合发布了调研结果。该调研结果显示,在中国经营的企业中接近一半显示出较“健康”的企业进化理论,这个数据优于全球调研结果。在全球调查中,健康企业的数量大约是1/3。调查也给予中国企业管理者以警示,中国企业呈现的健康状态是一种脆弱的健康,因为在它们体现出的灵活性等健康特征背后,风险管理机制和专业治理架构的缺位将会使企业的健康难以持续。Neilson企业进化理论模型现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得了证实,但也存在一些争论。
6.Auricketal在其专着中提出了能力要素驱动型组织、企业基因和企业基因重组的概念,并探讨了企业基因构建和企业基因重组的策略与方法等问题。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的突破性发展,使企业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从而使企业的分解成为可能。过去看的是整个企业或业务单元的健康,而未来将越来越多地关注独立的业务构成单元,这就是企业的业务能力要素。企业业务能力要素又称为能力要素、企业基因、企业进化理论,是由一系列活动或资产构成的价值链要素,这些活动和资产对于价值链的产出有实质性的贡献。企业业务能力要素分为有形能力要素、交易能力要素以及知识能力要素三大类。
主要缺陷
企业进化理论主要模型的缺陷
1、提区模型和KenBaskin模型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0806r127z3j6rzoevr6d.jpg企业制度
NoelM.Tichy模型完整地探讨了企业进化理论的概念,开了企业进化理论研究的先河,认为企业进化理论由决策架构和社交架构组成。KenBaskin认为企业进化理论由企业结构和程序组成。这两种模型很类似,都认为企业进化理论是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两种模型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不断完善。
第一,企业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早期,未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或根本未建立企业制度,也未形成稳定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是否就不存在DNA呢?如果存在,那又是什么呢?按照生物DNA知识,DNA是先于生命而存在的,因此企业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早期也应该存在企业进化理论,企业进化理论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2、企业蜕变理论
企业蜕变理论在企业成长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论述企业进化理论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企业蜕变理论只是借用了生物染色体、基因的概念,并未阐述企业染色体、企业基因、企业进化理论的概念。
第二,蜕变理论所描述的12对染色体中,有些染色体不具有稳定性,无法稳定地传递给子代,而稳定性是生物遗传因子的重要特征,生物染色体是相对稳定的。蜕变理论所描述的部分染色体无法自我复制,而生物染色体中的DNA是可以自我复制的,正是生物染色体中的DNA的自我复制才保证了生物特征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稳定传递。
第三,生物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因此用“企业进化理论”来表示企业中的遗传因子比用“企业染色体”来表示要恰当些。
3、周晖模型
周晖等学者构建了完整的企业进化理论模型,设计了企业进化理论的双链以及四个碱基,并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但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资本与劳动力是有形资源,在企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但资本与劳动力无法传递给下一代企业即无法完成自我复制。生物DNA是可以进行自我复制,以使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以保持生物的连续性,DNA这一特性,是其成为遗传物质的前提。
第二,生物DNA双链是互补的两条,即从一条碱基可以推断另一条的碱基。资本链与劳动力链不是互补的,由资本链无法推断劳动力链,由劳动力链也无法推断资本链。
第三,生物DNA是生物体内稳定的大分子物质,企业进化理论是企业的稳定内核,其决定企业的性状,但资本与劳动力在企业中并非十分稳定,容易变化。因此资本与劳动力作为企业进化理论并不十分恰当。
4、Neilson模型
Neilson企业进化理论模型现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得了证实,但也存在一些争论。
第一,决策权、组织架构、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作为企业进化理论四个基本要素,类似生物体内的DNA是由四种核苷酸分子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一样,但生物DNA的四种核苷酸分子是两两互补的,实质为两对,而决策权、组织架构、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并不互补,是相互独立的。
第二,决策权、组织架构、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四要素及其组合并不能表示企业所有的特征,决策权、组织架构、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只能是企业进化理论中的一部分。事实上决策权、组织架构、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都是企业制度中的重要部分。
第三,Neilson模型中企业进化理论未包括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企业进化理论的特性,也应该嵌入企业进化理论模型中。
5、Aurick模型
Aurick在专着中详细地论述了企业能力要素,强调了能力要素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对指导现代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和持久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论述企业进化理论方面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
第一,认为能力要素是企业进化理论或企业基因,与生物DNA的涵义有较大区别。生物的各种能力是由其体内的DNA决定的,能力本身不可能构成生物的遗传物质。企业进化理论或企业基因应该也是企业内部的基本要素,企业进化理论决定企业的各种能力,因此将企业能力认为是企业进化理论或企业基因是不合理的。
第二,认为企业基因就是企业进化理论,这也与生物DNA与基因的关系有冲突。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