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时机和频率

  Aaron ·  2008-04-08 08:57  ·  39399 次点击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
质量审核是要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显然﹐这里所说的“计划安排”就是质量审核的依据。根据质量审核定义﹐质量审核的依据视不同的审核对象和不同的审核目的而不尽相同。一般说﹐质量审核依据文件的面较宽﹐这是由于质量审核的对象面较宽﹐而且它还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种情况。所以这些依据可分别是下列一项或多项﹕
1国家或行业颁布的产品标准或质量管理标准﹔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3某组织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文件要求)﹔
4某项合同或规定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审核时机﹐即组织何时进行审核为宜。
内审时﹐第一次内审的时机往往选择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已全部编制完成﹑颁布实施﹐而且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各项质量活动均已有记录可查之时。此时内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刚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内审一般可以分为例行的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下1)的追加审核两类。前者按预先编制的年度计划进行﹐往往是每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要素)进行审核﹔每年应覆盖所有部门(或要素)至少一次。这样的审核往往开始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试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时频次可以多一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使体系运行正常化。等体系运行基本正常以后﹐频次可以减少到正常所需的水平。至于各部门和各要素的例行审核﹐其方式与外审相似。
审核频度﹐即一旦确定需要审核﹐则此种审核每年应进行多少次为宜。确定审核频度时﹐应考虑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组织﹑方针﹑技朮或工艺的重大变更﹐或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的变化﹐以及近期的审核结果。
内审的时机和频次应由本组织的质量管理部门研究具体情况后提出﹐由管理者代表报请最高领导决定后实施。
第二方审核的时机选择在编制合格供方名单以前﹐对有合同意向的供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评定之时。签订合同(纳入合格供方名单)以后﹐审核的频度取决于供方产品的质量情况以及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变化情况。
第三方审核的时机一般是企业提出申请认证/注册以后﹐认证机构认为受审方已作好准备之时。企业获证后﹐认证机构对其定期进行监督审核﹐其频度为每年1~2次。特殊情况下可增加监督审核的频度。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