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型培训模式
仪器信息网 · 2009-11-27 08:30 · 11640 次点击
目录
基本概念
主要特点
主要内容
价值剖析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基本概念
系统型培训模式在实践中,步骤的多少和具体细节会有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培训政策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3016pr0naar1jrtnb5za.gif系统型培训模式
2、确定培训需求
3、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
4、实施培训计划
5、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审核。
后来英国的博伊代尔(Boydell)对这一模式作了系统改就。他提出了一个十个步骤的循环过程。最为广泛采用的如简化图所示:
还有一个环形模式。这一模式引入了一个从评价培训需求到进一步确定培训需求的环节。这样,整个过程就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多数改进型模式都包含一个反馈环。
主要特点
系统型培训模式是在对个人或组织的培训需要和培训过程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两个典型的特征:
其一,培训应被看作一些列连贯的步骤;其二,培训需求的确定可以在一个适当的阶段引入到培训循环中。
这些模式的提出,或是以对个人或组织的培训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为依据,或是以对组织既定的整体目标的理解为依据。当然,也包括以二者的结合为依据。
系统化培训方法与其它培训方法不同的是,是一种旨在提高员工全面工作能力的全新的培训方法,它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受到了普遍重视。其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于岗位任务的分析。通过对每个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人员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这些工作能力既是SAT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对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人员能力和资格的考核标准。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30166jiqmaqqgajooebi.gif目标分解
2、扩展了工作能力的概念,它所指的工作能力既包括了一般培训方法所指的人员在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人际因素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换句话,就是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人员为取得所应该具备的资格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KSA)
3、是一个将培训目标和培训考核有机结合的动态的过程。完成培训并不意味着SAT培训工作过程的终结,它还要求通过专门的考核标准对每个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验证,以检查是否满足培训目标的要求,同时,还根据每个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对培训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反馈到培训大纲和培训管理的改进之中。
4、培训方法具有质量保证(QA)的特征,并把QA的管理方法运用于整个培训过程,使培训全过程具有可审查性,从而保证技术人员取得全面工作能力。
5、培训方法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培训方法在岗位任务分析中就提出专门与安全相关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KSA,并写入培训大纲,把安全文化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岗位工作的具体行动。
6、培训方法与人事管理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培训方法有助于岗位的制定、组织机构的设计、人员聘用、选择和培养,并对制定人事政策和预测人员需求及变化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内容
系统化培训方法把整个培训活动分为:岗位任务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大纲设计、培训材料编制、培训的实施、培训效果评价及反馈五个阶段。
1、岗位任务和培训需求分析
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对工作岗位进行规范,并针对某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进行岗位任务分析,以提出工作任务,然后依此工作任务提出从事该岗位人员所需要具备的全面工作能力要求(全面工作能力定义为完成某一岗位工作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总和),再将该全面工作能力与一个或多个工作任务联系起来,确定培训需求。
2、培训大纲设计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301611knna77cnk0537w.gif系统化培训
编制成培训计划。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根据全面工作能力要求确定出需要培训的课程名称及内容;明确培训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分解目标;确定培训时间,包括总学时数和单元学时数;选择培训方式,包括课堂理论培训、模拟培训、现场培训等;明确学员入学资格要求;确定考核项目,包括标准和考核内容;制定培训大纲。
3、培训材料编制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编写一套适用于员工的培训的教材。编写的培训教材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审核,从而保证教材内容的完整性,技术上的准确性。同时,培训材料编写还应包括考核标准及试题。
4、培训的实施
该阶段将按照已制定的培训计划和编写的教材实施培训活动。其主要工作包括培训的组织、教员备课、培训前的预测验、进行培训及考核等方面。教员备课准备内容包括培训计划、学员水平、讲义、操作规程、图表、考试题、教学工具、模型、及其它教学设施、设备等。预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学员知识背景,以使授课内容理更有针对性,同时了解学员的资格是否满足培训大纲的要求。
5、培训效果评价及反馈
根据每个阶段收集到的信息,对培训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对培训大纲进行修订或改进。培训效果评价可以由企业内部的专家及培训部门的专门工作小组进行,也可以由外部单位的专家进行。特别强调的是系统化培训方法中的评价是对整个培训全过程的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反馈到系统化培训方法的各个阶段。
价值剖析
系统培训模式的价值在于,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3016x96agppzy7w6xopz.jpg系统培训模式
三个学者以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荣膺桂冠,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它确实使培训者认识到有结构,有规则的从事培训的重要意义,最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对培训活动实行有效评价的地位,以及它可以带给培训过程其他环节的益处。系统型培训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广泛运用,是企业内部建立规范培训动作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对企业培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管理正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过渡,实现第二次管理理念飞跃。文化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企业员工已经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转变为“社会人”。除了经济需要外,还有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员工的需要已经从低层次的生存、安全,上升为追求社会、自尊和自我实现。现代培训应以培养员工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又包括一般能力,如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生存能力,还包括敬业精神、合作能力、意志品质和健康心理等。因此,企业培训单是适应或牛存性培训已不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企业培训必须与开创性的工作学习结合起来,才能让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系统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培训需求也在变化发展,培训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也随之变化发展;同时员工所具备的知识日益陈旧,需要更新;因此培训应该是动态的,并非一次培训终生不再需要培训,管理者应给予每个员工适量的培训机会。企业要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低重点、高视点、多层次的动态培训结构,使不同层次的企业员工(劳动者和管理)都得到最基本的职业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所谓低重点是把培训初、中级技术人才放在首要位置;高视点是把培训企业的骨干力量和创新人才作为培训的关键;多层次是不仅企业培训者而且包括管理者应该积极参与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教育培训内容、方法、模式也应不断地变化发展。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3017tnvhnln1thf665ib.jpg系统培训模式
然而,系统培训模式显然还没有达到能够解决实施最佳培训的实际问题的程度,具体的讲,它并未表明培训智能在开发供应领先能力方面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没有考虑到将现代培训职能深植于组织的必要性,没有阐明它与培训实施中相关各方之间的关系。企业培训的主体是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培训的动力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企业培训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传承企业的特色文化及个性化的企业经营理念,克服局限性和封闭性,形成以先进科技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产、科、教相结的发展思路。要形成以全员为对象的职工教育培训理论,通过教育培训、技术改造、科学管理来丰富企业的无形资产,把企业培训放到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策划、实施,依靠企业制度的创新来推动企业培训工作的创新,依靠职工培训的发展来促进企业制度的创新,把企业职工培训摆到经营战略地位上,同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技术等融为一体,不断地为企业注入新的动力。教育培训模式要从发展的眼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的教育培训更有生命力,更有新活力。
相关词条
成本决策
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
消费政策
弱平衡理论
危机决策
风险自留
风险型决策
马尔可夫决策
经济政策
贝叶斯概率
阿莱悖论
决策管理
弱平衡理论
企业渠道决策
消费管制
定性预测法
冲突分析
群体决策
贝叶斯法则
企业创新决策
价格政策
亚当·斯密
定量预测
区位决策
外交决策学
决策支持系统
产业政策
威廉·奥奇
价格政策
江恩理论
威廉·纽曼
琼·伍德沃德
框架效应
松下幸之助
汇率政策
参考资料
1、http://it.sohu.com/30/99/article2046399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