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

  ·  2010-01-15 08:26  ·  40885 次点击
目录
理论历史
基本资料
理论异同
理论缺陷
消费者均衡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理论历史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5452eloc2cvcouroruli.jpg基数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思想渊源也许可以追溯到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英国功利主义哲学,但其直接奠基却是产生于19世纪50-70年代的“边际革命”。在此期间,德国的戈森、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以及法国的瓦尔拉斯等人差不多同时但又都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学说建立在效用可以直接计量的假设之上,因此也被称为“基数效用论”。
基本资料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54527qxoxfxw7xbjxbzw.gif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1、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2、边际效用(MU)递减规律。
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欲望——消费的动机;满足——消费的结果;效用——满足程度的度量。
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
效用概念有两个特点:1、是中性的;2、具有主观性。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理论异同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5453l7mxjjsiztluhxmq.gif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异同
一、区别
基数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法。而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需求曲线。物的效用向量可以表示为:Ux=U(x1,x2,x3,…,xn)。向量的模长可以直接比较,这是基数效用论的方法;多个向量可以复合成一个总的向量,或者一个总的向量可以分解成多个、多组向量,这是序数效用论的方法。下表给出两种理论的具体区别:
效用理论类型
主要观点
假设条件
分析工具
经济学家
基数效用论
效用可计量
苛刻
边际效用
马歇尔
序数效用论
效用可比较
宽松
无差异曲线
希克斯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5453fpixqygurnpnuugn.gif基数效用论
二、联系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序数效用论的缘起,在于分析效用会相互影响的不同商品之间的关系(由Jevons等人的边际革命所推广的基数效用论一开始假设商品之间的效用没有相互影响,因而无法研究有关联的商品之间的关系,于是Pareto从Edgeworth那里借用了无差异曲线,用以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最早是从效用曲线得来的,而效用曲线本来是基数效用论中的概念。
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欲望——消费的动机;满足——消费的结果;效用——满足程度的度量。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效用概念有两个特点:1、是中性的2、具有主观性。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认为消费l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块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若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理论缺陷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5453jt6dwhqoqj0b1ns1.gif基数效用论
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衡量,但是,他们既没有也不可能回答一个“效用单位”是多大的问题。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者分析需求曲线形状的最重要的根据,但是,这个规律取决于人们的心理感受,很难得到验证。
3、需求曲线的背后其实是人们之间的边际效用的互相比较,这更不具说服力。
4、基数效用论隐含着收入的平均分配。
消费者均衡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以及总效用的增减,同物品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物品拥有量或消费量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当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以后,该物品的消费量如果继续增加,则会产生负效用,总效用也会绝对地减少,这说明,在既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限度的问题,那么,消费者如何将自己有限的货币收入花费在各种不同商品的购买上以求得最大的满足呢?这就是一个消费者均衡的问题。为了说明消费者均衡,首先必须作下述假定: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25453tl5aa5fffr0cf5pb.jpg基数效用论
(1)消费者的偏好是既定的,对各种商品的效用和边际效用是已知的,不会发生变动。
(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且全部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
(3)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是已知的。
(4)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对消费者都相同。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即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消费者均衡可以用边际效用决定需求价格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进行说明。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定消费者在市场上只购买两种商品X和Y,由于收入和价格都是既定的,增加X的购买量就必须减少Y的购买量,购买量的变化,必然引起它们的边际效用的变化。这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发现多花一元钱在一种商品上取得的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不如多花一元钱在另一种商品取得的增加的效用大,他就会改变主意,把取得边际效用较小的那种商品上的花费转移到较大的边际效用的商品上,由于花费转移,原来取得边际效用较小的商品,现在可能变得具有较大的边际效用了,而原来取得边际效用较大的商品,现在可能变得具有较小的边际效用了。如果后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前者,那么,就会再次发生花费转移的情形,这样,消费者根据边际效用的大小,自由地改变花费的方向,最后,必须达到一种最优的花费状态,他所花费的每一元钱都取得相等的边际效用,或者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他们的价格之比,总效用达到最大。
相关词条
头脑风暴法
企业家理论
有效管理理论
企业产权理论
人力弹性理论
企业文化五因素论
宽带薪酬
雇主名牌
唐僧团队
古典管理理论
混沌管理
协同理论
系统六西格玛
超产权理论
行为科学
薪酬体系
无形资产管理
企业进化管理
企业DNA模型
决策理论
参考资料
1、http://edu.news.tom.com/viewarticle.php?id=9967
2、http://www.chinadoc.cn/html/xingyeziliao/zhizaoye/20080506/14302.html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