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机制

  仪器信息网 ·  2010-02-02 08:24  ·  38433 次点击
目录
概述
体系构建
深度理解
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细胞,也是一个经济有机体,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机制来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创新活动是企业的根本活动,是一个有机过程,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同样需要依靠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最重要的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所谓企业创新机制,就是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它从创新设想的产生与形成到研究与开发,从创新内容的形成到创新结果的扩散,再到市场效益的形成,然后又由于市场需求发展再进入新一轮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顺序,也有交叉和交互作用,只有在正确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的支持和推动下,企业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得以不断循环,持续发展。在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还很弱,这关键是由于这些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
体系构建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13586lpjgchczc931k0j.jpg企业创新机制
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三大机制共同构成了企业创新机制体系,这是企业创新有效运作的基本要素。
1、企业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是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作用,就是激发企业和职工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运行。一般来说,企业创新由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激励三种动力推进。
1)市场拉动是指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影响而导致创新。其中市场需求引致的创新包括,生产要素稀缺导致该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而诱致能节约该要素或寻找替代要素的创新,以及企业家独具慧眼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而诱发的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的创新;市场竞争引致的创新,是指由于市场竞争给企业造成实际威胁(由于竞争者成功地引入创新,使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竞争上处于劣势)和潜在威胁(如竞争者R&D投入的规模和重点,创新投入强度和结构,科技人员的数量、素质以及普通员工的素质等),而迫使企业从事创新,战胜竞争对手,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
2)科技推动是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直接服务于经济领域,从而促使企业不断采用先进科技进行适用性创新。仅有市场需求,没有科学技术的保障,企业创新是无法实现的。科技发展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另一个决定性力量。
3)政策激励是指企业通过制定各种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鼓励员工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来推进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光有市场拉动和科技推动,而没有企业内部正确有效的激励政策,市场再好,科技再先进,也无法促使企业员工主动进行创新。
因而,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以上三种创新动力最终可归结为追求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维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要使企业创新具有强大的动力源泉,首先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这是建立创新机制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前提下,由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才有可能以市场为导向,在当今世界企业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的浪潮中,自主地组织研究开发和各种创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其次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眼光。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如下个人品质:创造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决策能力、毅力和敢于冒风险。而企业家精神就是指企业家所具备的能敏锐地发现和接受新事物,敢于并善于先人一步、超人一等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企业家精神,才能制定正确的创新战略。而要制定正确创新战略,还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战略管理眼光,懂得先行战略规划,能够明确本企业现在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将来会是什么,能够明确本企业的创新活动现在进行得如何、应该如何进行、将来会如何进行。只有这样,企业领导者才能制定正确的创新战略,进而及时作出正确的创新决策,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员工,带领企业全体员工从事创新活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再次,企业应建立激发创新意识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和鼓励员工勇于创新的其他激励制度。建立创新指标考核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创新指标的完成情况来决定企业员工地位的升降、技术职称的高低、分配待遇的多寡。最后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创造性氛围,人人崇尚创新,争创新高,形成以创新为特色的企业精神。
2、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企业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创新运行机制,能够使企业创新活动在正确决策下得以持续不断地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创新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
感性阶段。创新在此时只是一个思想。企业必须为创新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思想产生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为创新者提供两类资源:时间和信息,同时企业必须有一个特定的机构来收集、处理和管理新思想。
概念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思想的可行性按照技术、市场和企业组织领域方面的条件加以论证。于是,创新的技术、市场和组织方面得以确定,一个正式建议报告就可拟定,该报告将陈述新思想的可行性依据、实现方法等。这一报告将提交给经理。在这一阶段中,项目领导者要使创新思想更有说服力,要利用组织能力使自己的同事、下属和企业外专家支持这一项目;公司的结构要鼓励职工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合作。开发阶段。此时,纸上的原型成为试验制品。将面临这样一个决策:是否要进行投资,以便大规模生产新产品。在这一阶段中,人力资源和资金及其他要素须联合起来,而要使这种联合富有成效,一个创新组织须具有以下三特征:特定性,这是一种完成特定目标所须的暂时结构;正式性,内部结构和程序相当明确,企业内人人皆知;自主性,这种结构有自己的控制程序,且可违背惯例。同时这个组织必须及时关注技术、市场和企业组织领域的新变化,以便改进项目。
作业阶段。此前几阶段工作都是在不打断企业原有生产程序下进行的。现在,企业要进行组织创新,使创新成果与企业日常活动衔接起来。这就要求企业准备一个适当的生产结构,这既可以通过建一个新厂、也可以在现行结构内加入新活动而做到。这里,以下三种投资是关键的:技术方面,获得、制造生产设备的手段;市场方面,营销手段(如市场调查、广告、推销战略、培训用户等)的开发;组织方面,实行新的管理、监督和决策程序,对从事创新项目的人员进行奖励,奖励应既有精神,如晋职、大张旗鼓进行表彰等,又有物质,如加薪、奖金、股权、期权等;既根据创新的最终结果,但又主要根据创新者的创造性、组织能力和风险态度。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在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建设方面,企业应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进行决策、指挥、控制、信息反馈的组织、制度和各种人才的合理结构,形成既能够调动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协调管理和实施创新过程中诸多环节的有机运行的组织系统,最终达到人尽其才、晋奖刺激、沟通顺畅、合作有效,从而促进企业创新顺利进行。目前,一些企业在组织机构上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问题,严重妨碍了企业创新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在深化改革中努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知识、信息共享机制,使企业组织朝着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3、企业创新发展机制
企业创新发展机制是在创新利润的驱动下,企业充分挖掘利用和发展内部资源并广泛吸纳外部资源,加强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储备,不断谋求创新发展的机制。现代企业处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若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并有所发展,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有可能破产倒闭。企业要能够不断的创新,就要有资源的储备和积累机制,处理好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首先,在人才上,要牢固树立“人本观念”,积极强化企业的人才优势。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解和掌握知识经济规律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知识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企业要在网罗人才和培训人才上独辟蹊径,国外抢购“人才青苗”、“国际性人才”以及实行员工“终身培训”很值得人们学习,国内一些企业从高考落榜生中择优录送各大学进行定向代培超前储备人才以及选送优秀人才出国培训也非常有借鉴意义。当然,企业不仅要网罗和培训人才,更要想法留住人才,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能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能满足人才成就感的机制。其次,在技术与信息上,除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学习积累机制以总结企业技术经验、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外,企业还必须建立技术与信息搜集机构,专门负责搜集相关技术和信息资料,及时跟踪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动态。对一些暂时不具备独立发展技术条件的企业来说,应建立起利用外部资源“借鸡下蛋”的机制。目前中国每年重大科研成果有6万多项,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仅约20%,这方面有巨大潜力,需要人们去利用和开发。另外,对企业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优势但又不完全具备独立开发能力时,可通过与其它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战略联盟以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再次,在资金上,中国企业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科研创新经费的投入,为企业员工从事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是稳定企业科技队伍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企业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目前中国企业的科研创新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大中小企业平均水平分别为0.78%,0.34%,0.37%,而美国、日本、韩国的平均水平都在5%以上。
深度理解
以上三种创新机制,不是简单的迭加,而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由内在动力、有效运行、不断发展三个方面的机制构成一种企业创新活动不断循环增值的新机制系统,并贯穿于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这种创新机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企业建立起了这种有效的创新机制,就能不断地将知识、信息、技术、物质转化为用户满意的产品;就能不断地促进知识的生产、积累、创造、应用和扩散;就能不断地加强信息的传播、交流、加工和扩充;就能不断地提高技术的先进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就能不断地刺激关键资源的成长,最终实现资产的增值,并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建立起了这种有效的创新机制,就会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长盛不衰。一批企业的蓬勃发展,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市场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典型实例就是当今技术更新周期最快的计算机行业。美国的INTEL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推出一代又一代的微处理芯片,使众多著名的计算机公司不得不采用它制造的计算机核心部分,跟着英特尔走。英特尔让自己也让美国牢牢地占领了这一重要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国家的繁荣富强既不能靠继承,也不能仅靠资源和储备,只能来自于有效的创新机制推动下的持续不断的创新。
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也要依赖于企业决策者的创新动机,这种动机同样来源于企业决策者对企业长远发展所作的考虑。并且同样需要以前三种机制作为基础。同时要看到,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相当重要,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地开拓新产品,改进技术,调整内部组织并开辟更多更新的市场领域。
鉴于此,企业创新机制的构造应着重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的培育,这是企业创新的内在推动力量。
(2)统一市场的完善,这是企业创新的外在动力。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竞争经济,市场机制具有一种自我选择的机制,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它像一根无形的鞭子,时刻鞭策着企业的当事人努力推进创新。
(3)创新实力的开拓,这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条件。这包括二点内容:一是创新资金的取得。按销售额提取技术开发费不失为获取创新资金的好办法;另外,在银行设立专项“创新风险贷款”业务,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二是人才,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除了利用本身的人才储备外,可以与科研单位联手共同推动企业创新。
(4)创新收益的“内在化”,这是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收益“内在化”是指创新收益要在创新各当事人中进行分配。一方面,要对创新所费资产和劳动,即创新成本进行补偿;另一方面是对创新主体,特别是创新骨干给予奖励,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创新是有风险的,必要的奖励使得企业和有关人员愿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事创新行为。
(5)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这是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政策支持主要包括放宽税收、提供优惠贷款和财政支持、减少对创新收益的提取比例、优质优价、奖励创新人员等。
传统体制下企业缺乏积累和创新的主动意识,原因有三:
(1)企业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一切发展和创新都要听命于政府,不存在积累和创新机制作用的客观条件;
(2)企业决策者的利益与企业利益脱钩,从而也不具备形成积累和创新的主观条件;
(3)企业没有组织、技术、产品、市场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竞争,因此也不具备积累和创新机制作用的外部条件。所以,企业的自我发展机制能否形成,取决于企业能否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