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10-02-02 08:33 · 11699 次点击
目录
介绍
创新
概念
方法
案例
相关词条
相关链接
介绍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1511zmh0fahoadadjkk1.jpg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
传统的末端治理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所带来的结果只是污染物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的转移,并没有真正地消除污染,而且也无法解决复杂的、系统的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清洁生产,促进了环境污染管理向工艺流程管理过渡,通过对污染物最小排放的环境管理减轻环境的源头压力。但是清洁生产只关注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而不考虑不同生产过程之间的连接,因此它只能解决局部问题。作为对清洁生产的一种升华和补充,产业生态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
产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管理就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151274gk57pwxg75x7mz.jpg产业生态链
产业生态管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工业生产全过程,研究生产中的资源、产品及废物的代谢规律和耦合调控方法,探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正面影响的管理手段。
产业生态管理的焦点从包括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耦合;物质代谢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生态演替过程的健康程度;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强弱和活力,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生态学原理去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产业内部、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建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上复杂的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质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
创新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1513ptb8d80veipjbv8b.jpg生产安全与预防管理
产业生态管理是管理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首先,它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其次,它意味着一种管理范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线性管理转向非线性管理(又称循环经济模式)。再次,生态管理非常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生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谋求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它涉及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生态效率的创新,二是生态效用创新。
1、变对工业剩余物质的管治管理为预防管理
传统工业对剩余物的管理是管制管理。末端治理就是典型的管治管理。管制管理并不能彻底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不会带来生态效益的提高。工业预防管理模式则是针对工业废弃物质的生产源,通过科学规划生产流程,深度利用生产资源、技术提升生产工艺,力求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剩余物质能够不断重复使用(可以被不同的生产程或在不同生产阶段重复利用)。它一方面使剩余物质不退出工业生产,由此减少环境的剩余物质;另一方面加强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更少地利用自然资源,最终实现资源的有限循环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双重目的。
工业预防管理模式的重点不在排放物而在提高产生这些排放物过程的生产效率。如果将末端治理技术理解为结果管理的话,那么工业预防可以理解为过程管理。它是一种生产过程的整体、系统整合。从而减少剩余物质的危害能力。
2、变单一化的、封闭式的传统产业管理为在产业共生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管理
传统工业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专业化、区域化,企业产品单一化,生产周期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各地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集中、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系统超载,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严重,工业废弃物大量、集中排放,环境污染严重。
而生态产业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和相对封闭性,不仅系统要经常引进和吸收周围环境的先进技术、人才、新材料、新能源等,而且系统内的人流、物流、价值流和能量流应该在整个工业生态系统中按照多种工艺路线合理流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能量转换。
概念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151419p5g2m9lec9ea3l.jpg产业生态系统
生态产业共生体的耦合研究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代谢功能看,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通过“食物链网”紧密相连,彼此间的物质传输仅需少量能量。而在目前的产业系统中三者基本上是分离的,在物质传输与转换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建立一种高效的生态产业系统就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生态设计与建设。在产业系统个体间建立高效和谐的产业物流“供给网”,进行物流的“闭路再循环”。即要在生态产业系统内的个体间形成一种高效的“食物网”供给关系。生态产业共生体区别于传统的废物交换项目,它不满足于简单地进行一来一往的资源循环,旨在系统地增加一个地区的总体资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回收为重点,形成一体化的资源再生体系作为共生体的支撑。
因此,产业生态管理就是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出发,依据加环增值、增效或减耗和生产链延长增值原理,运用现代化的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经济措施优化配置组合,建立一个物质和能量多层利用、良性循环且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工业链网结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法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1514aa2qia0qna0qr60a.jpg生命周期评价
产业生态管理方法可分为五类:①面向产品环境管理的方法,即生命周期评价;②面向绿色产品开发的方法即产品生态设计;③面向区域的规划方法生态产业园规划;④面向生态产业开发的方法生态产业孵化;⑤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在生态管理的发展历程中,生命周期评价和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作为核心方法和国际重要标准,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1、生命周期评价(LCA)
按照国际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在1990年提出并给予的定义;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目标过程,这一目标过程在于评估涉及到产品、生产或者鉴别能源和资源用途和环境释放活动的环境负荷,以此评价能源和资源的利用、释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并且评价和提供改善环境的机会。这些评价包括产品生产活动的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还包括提炼原材料、制造、运输、销售、利用(或再利用和维护)、循环和最后处置。
从上述定义可知,对于环境和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工业的生产阶段,运用这一方法将评估的领域扩展到生产、流通、消费和资源回收等4个方面。
生命周期评价必须具备环境亲和性、产品耐用性、资源可回收型、产品功能灵活性、产品节能型。因此,生命周期评价可理解为实现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减轻环境的负担;与此同时使工业产品具备相当高程度的生物特征,以此实现“产品生态化”,最终实现“人造产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的应用:产业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政府和环境部门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对个人及公众消费行为的引导。
目前,生命周期评价(lifecydleassessment,LCA)方法已形成了基本的概念框架、技术步骤和系统软件。有关产品生态设计的理论尽管尚不完善,但在实践上发展很快,生命周期设计(LCD),生命周期工程(LCE),生命周期管理(LCM)为环境而设计(DfE),为拆解而设计(DfD),为再循环而设计(DfR)等一系列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正在成为产业界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151481j8j1fkg8xf8c9k.jpgISO14000体系认证
2、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它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估、环境行为评价及产品中的环境因素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焦点问题。IS0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是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1~ISOl4009),其中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最为重要,因为IS014001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审核认证的准则,是一系列随后标准的基础。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组织在内部建立并保持一个符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体系由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基本要素构成。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组织内部对自身环境行为的约束机制,同时也是系列标准中其他标准的有效实施,发挥先进环保思想与技术作用的基础,促进组织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实现组织与社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案例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1515mxxuwaxam1zaaah0.jpg丹麦卡伦堡产业生态管理
丹麦卡伦堡城镇的工业综合体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高效、和谐的生态产业共生系统。该共生体并非其是技术的特殊突破,重要的是它极其重视并鼓励企业、政府等建立密切的内部联系。目前该系统包括一个发电厂、炼油厂、生物工程公司;塑料板厂、硫酸厂、水泥厂、种植业自然生态系统和园艺,卡伦堡镇的供热系统以及卡伦堡政府。这些企业与政府间建立了颇为创新的生态共生与耦合关系,他们通过市场交易共享水、气、废气、废物和能源等,并实现经济利益的共享。一方面使得整个镇的废物产生实现了最小化,另一方面,各个系统单元均从相互合作中,降低了生产成本,直接获得了经济效益。卡伦堡产生共生系统成功地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利润,真正做到经济——环境双赢。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是一个零排放生态工业园。指的就是所有企业都在同一个地方,它们组成的共同体向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放为零。那就是说,卡伦堡体系内的能量的封闭且不断的转换,最重要的还是它们的能量转换是守恒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互相作用中。”卡伦堡的工业共生体系就是仿照这种自然界中的循环守恒定律,体系各个能源层次在转化过程中,遵守着物质不灭和运动不灭的定律,各个企业的能源都保持某种不变性。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里面的层次运动是在守恒中转化,在转化中守恒的。例如,发电厂的电能就转化成了热能(蒸汽),输送给了炼油厂,而炼油厂在生长过程中排放的热能有输送回到发电厂(燃气),发电厂再利用这些热能转换成电能。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因为在卡伦堡居住的居民非常少,也非常稳定,甚至有些居民几代人都居住在同一个屋子里。因此,卡伦堡企业之间有一种深厚的相互之间信任的感情,他们把自己的副产品作为交换物,交给其他企业作为原材料或能源,这也是建立在互为互助的关系上的。卡伦堡就是在这种企业间互相信任,副产品相互交换互助的情况下自主组成的一个体系。
卡伦堡体系中存在着应变协调机制,这个自发的工业共生体就是由这些机制联系起来,并对它进行调节的,其中就有经济调节、政治调节和环境的调节。这些调节之间并不孤立,在系统中的任何环节和物品、能量都不会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先进行着协调,才对整个工业体系起积极的协调作用。当然,卡伦堡体系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由政府提供的暖气比国外引用进来的暖气贵得多,但是为了保护卡伦堡体系,居民必须使用高价的暖气,这样是非常不不符合经济效益的。所以,制度本身也必须具有不断的调节能力,以使各级系统经常不断的自我反馈调节之中。
相关词条
生态效应
生态产业
生态文明
生态园林
生态危机
生态因子
生态系统
生态模拟
生态赤字
生态恢复
土地生态
生态农业
生态美学
生态养殖
生态入侵
金融生态
生态塑料
生态类群
生态观
生态球
相关链接
http://sx.vip.qikan.com/Article.aspx?TitleId=scxd200722234
http://www.zgjtjj.com/list.asp?I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