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再造》

  仪器信息网 ·  2010-02-03 11:34  ·  32436 次点击
目录
书籍概述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媒体评论
书摘
书籍概述
作者:(美)哈默(Hammer,M.),(美)钱皮(Champ,J.)著,王珊珊等译
丛书名:译文经管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41557
出版时间:2007-1-1
版次:1
页数:214
字数:201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内容提要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29445cic66gchhtgiqoe.jpg《企业再造》
本书是美国近年出版的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畅销书。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企业制度、组织结构和管理模武是开始于两百年前的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强调劳动的专业分工和管理的层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过去的管理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是,西方的学术界、企业界提出了各种改革企业管理的主张和理论。全球十大管理学大师之一的哈默博士在这本书中提出:企业改革应该是彻底的、根本的,特别是应该彻底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他列举了IBM等三家公的例子,说明只有再造业务流程,才能大幅度捷高企业绩效,提高服务质量。二十多年来,我国企业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进步。但是,整个经济还是一条大尾巴留在工业化的早中期,多数企业在形态与动作上,至多是工业化中后期水平。因此,对我们许多企业来说,管理与运作的再造。正当其时,刻不容缓。
作者简介
迈克尔·哈默(MichaelHammer),是世界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是企业再造和业务流程理念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使现代经营管理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遍及全球的许多企业将他所倡导的理念运用于自身的经营活动和组织结构中,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商业周刊》把他列为20世纪90年代4位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美国《商业周刊》称他为20世纪90年代最优秀的一个管理思想家,《时代》周刊把他评选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
编辑推荐
本书是90年代风行西方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管理学著作《改革公司》的升级修订版。美国学者哈默博士在这本书中提出:企业改革应该是彻底的、根本的,特别是应该彻底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他列举了IBM等3家公司的例子,说明只有再造业务流程,才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绩效、提高服务。
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企业制度、组织结构和管理是开始于两百年前的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强调劳动的专业分工和管理的层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过去的管理方法已不再适用。
媒体评论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2944sp4tacl9z99xzxtk.jpg《企业再造》
鹰是如何重生的?鹰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会遇到一个难题:喙变得又长又弯,爪子开始老化,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它几乎无法扑食和飞翔。为了生存,鹰会先把自己的喙击打脱落,并等待新的喙长出来,然后用新长出的喙把老化的趾甲全部拔掉。等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这是鹰的惨状。TCL的李东生甚至专门写了一篇《鹰的重生》,对企业的自我变革难题进行了一番痛彻心肺的剖析。
李东生描绘了TCL所面临的危机:“公司内部风气变坏,员工激情减退,信心丧失,一些满怀激情的员工报效无门,许多员工也因此而离开了我们的企业。回想这些,我感到无比痛心和负疚。”面临危机的不只是TCL,不管是全球的卓越公司,如IBM、惠普、戴尔、摩托罗拉、索尼等,还是凶狠的本土公司,如联想、华为、TCL等,在数字时代的大震荡中,无一不是如履薄冰、胆战心惊,他们或有意识,或被迫地卷入一场变革中:企业再造。美国管理学者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一直是企业再造的话语权人物。在《企业再造》中,他们认为,有三种力量,正在驱使今天的公司越来越深地陷入令大多数董事和经理们惊恐不安的陌生境地。他们称之为3C(customers,competition,change),即顾客、竞争和变化。
尽管企业再造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性话题,但很不幸,大多数企业都没能成功迈过这个门槛。TCL想通过国际化以实施企业再造,却深受国际化亏损之累。另一个悲剧性人物是惠普前CEO卡莉?菲奥莉娜,她启动了对惠普的企业再造工程,主持了惠普和康柏的合并,却被董事会扫地出门,以至于在自传《勇敢抉择》的开头就不无幽怨地说,“到头来,董事会没有勇气面对我。”
可以肯定的是,企业再造,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策略。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给出的建议是,要抓住四个关键词:第一是“基本的”(Fundamental),企业人员在着手改革前,必须先就自己所属的公司及其如何运作,提出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干这项工作?为什么这样干?第二个关键词是“彻底的”(Radical)。即从事物的根本入手,把旧的一套抛掉。再造不是对企业现有业务工作进行改良、提高或修补,而是要重建业务流程。第三个关键词是“显著的”(Dramatic)。再造不是要在业绩上取得点滴的改善或逐渐的提高,而是要在经营业绩上取得显著的改进。点点滴滴的改进只需要微调,而显著的改进则需要破旧立新。第四个关键词是“流程”(Process)。在作者看来,绝大多数的企业人员并不是“以流程为导向”,他们忙于任务,忙于本位工作,重视人事,重视结构,但不是流程。那些公司在再造自己的工作流程时,都打破了旧的传统,建立其新模式的流程,一个重大原因是由于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
摩托罗拉CEO詹德发动企业再造的方法就是自我破坏。摩托罗拉总部大楼的12层就是总裁办公室,镶着桃花心木板,铺着手织地毯,糊着金色墙纸,并且带有浴室,像个圣殿似的,普通员工根本没想过在坐电梯的时候去摁那个按钮,上到顶层去看看。詹德上任后不久,决定要做一件震撼整个公司内部的事情,他下令把他的办公室里所有奢华的装饰统统摧毁,然后宣布了一个员工开放日。“我原来以为只有三五个人会来,没想到突然有上千员工涌进电梯,要去看看高高在上的圣殿是什么模样,结果他们的反应是,‘哦,这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
要想像鹰一样重生,CEO们必须要明白,企业再造的路上更有重重陷阱,不少英明神武的CEO,不是因为战略失误,却是因为误入陷阱。卡莉?菲奥莉娜曾说过,“大理念依赖小细节”。那些被人忽略的小细节,往往成为企业再造中的大陷阱。
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没有忽略这种小细节,事实上,这些小细节个个都很致命,比如,忽视人的价值观和信念、过早就收手不干、企业再造从不自下而上地发生、指派不懂得企业再造的人来领导改革。“只有把蛋打破才能做蛋卷”,这句格言也同样适用于企业再造。
书摘
尽管在1776年斯密首次将其思想公布于世之时,美国制成品在本国国内市场上占的份额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将斯密的组织原理应用于企业组织这方面,美国的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上的佼佼者。1776年时,美国全国人口仅390万人,而且由于道路差、交通工具少,彼此隔阂。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费拉德尔菲亚(即费城),正在蓬勃发展、壮大,居民也仅4.5万人。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329446z4qc4qmvcmuw7e4.jpg《企业再造》
可是,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美国人口爆炸般地激增,国内市场也相应扩大。例如,尽管费城的人口在此期间翻了两番,但纽约市却发展到拥有31.3万人,成了美国最大的城市。全国各地还迅速出现了制造业。
美国之所以出现这种发展变化,部分原因在于货物运输的方式有了革新。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人开始修筑铁路,不仅扩大并加速了经济发展,而且还推动企业管理技术的改进。正是铁路公司创造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机构。这在当时是一大革新。如果说工业组织正在愈来愈庞大,大得不能再由一个人来直接管理的话,那么,铁路公司的管理机构成了一种重要的举措。
为了防止列车在单线上相向行驶时发生互撞事故,铁路公司创造了规范化的运行程序以及为实施这套程序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机制。管理人员为每一种可以设想到的不测事件制定了规则。各种工作人员的职权划分得清清楚楚,报告制度定得明明白白。铁路公司安排职工工作的唯一依据是照章办事。但要使人们适应已经建立起来的程序,即使在目前,仍然是行政人员的要事。今天,美国大多数公司所实行的指挥和控制制度仍然体现了150年前铁路公司所应用的同样的原理原则。
今天的企业组织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第二个重大步骤出现在20世纪初,是由汽车制造业的两名先驱者率先迈出的。他们是亨利?福特和艾尔弗雷德?斯隆。
福特发展了斯密的劳动分工概念,把要干的活分成各种更细的、可以重复的操作。福特不是使用技术熟练的装配工把各个零部件集中起来,组装成整辆汽车,而是将每一名工人的工作任务简化成按照事先规定的方式对每一辆待组装的汽车安装一个简单的零部件。最初,工人从一个装配台干完活后,走到下一个装配台去干活。后来,福特作了革新,创造了自动流水线,把需要干的活用传送带传送到工人面前。福特也就因发明了自动流水线而名垂史册。
福特把汽车装配的劳动分解成一系列不复杂的操作,使汽车装配这项工作极其简化,但是,他要把干各种活的人协调起来,把他们操作的成果连成整辆的汽车,这个过程却复杂得多。
于是,艾尔弗雷德?斯隆便应运而登上了历史舞台。斯隆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始人威廉?杜兰特的接班人。福特的高效率工厂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斯隆创造了这种管理制度的原型。
无论亨利?福特也罢,杜兰特也罢,过去都不懂得如何去管理庞大的企业。而他们在流水线生产上获得的成就,既需要有工程、制造、装配和市场营销,又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尤其是杜兰特,由于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产量很大,型号很多,他经常发觉:公司生产的有的型号的汽车产量过多,超过了当前的市场需求,而有的型号的汽车因采购的原材料不足而停产。斯隆接手通用汽车公司后,对福特开创的那套制度加以完善。这整套制度至今仍应用于汽车的大批量生产。
斯隆创造了较小的、分散的部门,以便管理人员可以从规模较小的总部密切注视和了解生产和财务状况。斯隆为每一种型号的汽车如:雪佛兰、庞蒂亚克、别克、奥尔兹莫比尔、凯迪拉克,设立一个分部,此外,还设立一些分厂分别生产汽车的部件,例如:汽车发动机和驾驶装置。
福特把斯密的劳动分工原理运用于生产,同样,斯隆把这个原理运用于管理。在斯隆看来,公司的主管人并不需要具备工程或制造方面的特别的专门知识,专家们能够对这些职能领域进行监视。相反,主管人需要懂得财务方面的专门知识。他们只需要注意由公司的各个部门提供的“数字”——销售额、盈亏、库存水平、市场份额,等等,以了解这些部门的业绩是否良好;如果业绩不佳,主管人可以要求它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正。
斯隆在管理方面实行的革新挽救了通用汽车公司,使其免遭覆灭。更有甚者,他还解决了那些曾经迫使其他公司扩张的问题。斯隆的制度需要新的营销专家和财务经理,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互相补充。通用汽车公司的领导人在对下层的手工劳动实行分工的同时,还坚决对白领专业人员的劳动实行分工。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公司组织形式,它的发展演变的最后一步出现在美国,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20世纪60年代之间的经济大发展时期。福特汽车公司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体制、国际电话?报公司(ITT)的哈罗德?吉宁体制以及通用电气公司的雷金纳德?琼斯体制成了当时企业管理制度的代表。高级管理人通过调查研究和精心计划,决定想搞哪几种行业,应该给每一种行业投入多少资本,希望主管这些行业的部门经理分别向公司上缴多少回报。公司大量的管理人员、计划人员和审计人员成为公司管理层的耳目,收集有关部门的业绩的材料,干预部门经理的活动以便协助他们调整计划。
在美国发展起来的这种组织模式,先是迅速传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然后又传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这一个时期,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又在加速增长,故而,为此设计出来的公司组织的这种形式完全适应了战后年代的形势。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