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10-02-08 11:41 · 36401 次点击
目录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概念的提出背景
人性学
人性化管理的四阶段
人性化管理的要点
人性化管理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人性化管理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管理哲学。因此,必须对人性有所了解。
人性化管理概念的提出背景
人性化管理这种概念的确定,是经过100多年社会变迁、企业更迭的历史演进的结果。起源于早期工业革命的企业管理,在上个世纪初形成了经典的“泰罗模式”:其科学性在于精确的计算,从每道工序、每个动作所需的时问,到工人上厕所的时间,都有严格的测算和规定,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其特征是把人变成了机器。“泰罗模式”的内涵是以老板为中心的生产导向管理,它的理论依据是“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论,即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工作,逃避劳动。所以在工人头上必须随时高悬一根大棒子,不老实,就惩罚。但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泰罗模式”就逐渐显出弊端,职工与公司领导之问的不信任根深蒂固。职工在生产经营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工作效率下降,企业发展受阻。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式团队”企业管理模式引起全球企业关注,其特点是让职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并效忠于这个家,鼓励成员参与“家庭”事务,同时服从家长,必要时为“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当然不是被逼的。它让日本人乐于“抱团”,甘愿为企业拼命。若从人性角度分析,这也许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之反映,是以职工为中心的人本导向管理。美国人吸取了“日本式团队”精髓,在重新构建公司的系统工程中,构建了“美国式团队”,即人性化管理模式。
人性学
1.自然属性的三个定律:
(1)人的生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2)人的心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
(3)人的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
2.社会属性的三个定律:
(1)对行为后果的考虑。
(2)对自己长远目标的考虑。
(3)对人生价值的考虑。
企业只有了解了人性中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工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全员潜能的管理目标。
人的社会属性受心灵支配,而心灵则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类社会属性产生的源泉,可以通过人类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得到丰富。
思想意识在现代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先进性是社会进步、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抓教育,抓培训、抓文化已成为现代管理成功的必由之路。企业家必须牢牢掌握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人性化管理的四阶段
人性化管理其实是对企业文化培育和发展的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人性化管理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人际权力管理阶段、人际沟通阶段、合作管理阶段、奉献管理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实际是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意识或文化意识进行整合的过程。
人际权力管理阶段(规范约束阶段)由于员工来自四面八方,员工的文化意识不一样,而可能出现混乱和冲突,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并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促使员工服从企业管理。
人际沟通阶段(换位思考,求同存异阶段)其实已进入人性化管理的意识培育和调整阶段,是为企业发展、成长塑造企业文化的开始。在此阶段应着重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并开始逐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合作管理阶段是培育企业文化的重要阶段,企业领导如不注重研究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就没有文化上的创新,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且这一个阶段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奉献管理阶段(共赢阶段)是全文化管理阶段,就是企业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全体员工也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之中,这时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自觉地在企业文化的支配之下,并能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很快地联合行动,采取对策。
人性化管理的要点
1.承认人性的自然属性,满足人性自然属性中的基本需求。
2.承认人性的社会属性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
(1)不同行业,应培育不同风格的文化意识,使人的社会属性组织化。
(2)思想意识的第一任务是为其生理、心理满足服务。因此,企业组织要有合理、明确、科学的分配制度和规章。
(3)思想意识完成第一任务之后就要为长远目标或其他目标服务。因此企业要有满足这种欲望的措施,要塑造自己的行业意识和企业文化,使来自四面八方,在社会属性形态上有差异的人逐渐统一于企业的行业意识和企业文化之下。一旦这种文化意识达成共识,团体的工作效率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类的职业有成千上万种,社会组织的功能也千差万别,即使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也存在着职业上的很大差异。因此,它们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属性形态是有选择的。企业家在组织领导企业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否则将会导致由于社会属性形态与职业差异太大而使管理失败。
3.承认人类自然属性和其心灵意识中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天性。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有符合这种双重天性的机制。为了使合作与竞争的自然属性能有序高效地得到发挥,必须通过一种社会化组织结构和一种社会化的意识文化加以联结、控制和导向,使人性中这种竞争与合作天性在企业家的组织领导下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性化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广东北电的人性化管理分析
广东北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北电网络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通信公司。伴随着中国电信业的成长,目前的广东北电已成为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其他专网在内的网络运营商的主要设备供应商。
虽然仅有十年的发展历程,广东北电却被誉为“集优秀的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合资企业。2003年,全球通信市场步人低潮,广东北电在不得不大幅降薪的情况下,员工流失率仍保持在2%左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广东北电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究竟有着怎样的优势,以吸引、保留住大批的优秀员工呢?
一、以人为本
作为合资公司,广东北电充分吸收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北电集团的优秀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真正将“以人为本”贯彻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这主要体现在:
1.所有员工在人格上一律平等。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与首要前提。这种平等的氛围最直接地表现为:无论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在食堂吃饭时都是同样排队、打卡。
2.创造宽松、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广东北电处于高新技术行业领域,对研发人员的要求在于专业技术和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而非异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宽松的工作环境更能够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广东北电尽量将约束性的规则减少,如员工上下班不用打卡,也不对工作时间的着装加以限制。同时,崇尚开放的沟通,员工可以就公司的政策、经营状况等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
3.对员工充分关怀的个人保障体系。广东北电的员工个人保障体系包含有很多人文关怀的因素,如员工生病、亲属过世,公司都会派人前往慰问。为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广东北电采用EAP系统,以便员工遇有心理负担、心理障碍时,拨打免费电话,向专家咨询求助。
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千余名员工的大型企业,如何在如此宽松的工作氛围中,保证生产、管理的秩序井然?这就是流程规范的作用。1995年公司成立之初,即引入了ERP系统,这在当时国内通讯行业尚属超前之举。同时,引入成就管理体系(managefor—achievement),并相继通过ISO9000、ISO14000,以及针对电信行业的TL9000认证。通过这些举措,广东北电实现了从信息流程到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二、完善的个人发展计划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员工更为看重的不是薪酬、福利,而是个人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广东北电建立了完善的员工个人发展计划与培训计划。
1.持续完善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广东北电认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寻求动态中的平衡。每一年度,公司都会根据员工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如沟通技巧培训、当众表达技巧培训等。同时通过内部轮岗帮助员工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更好地认识自我,寻求职业生涯发展的更多可能。
2.完善的内部晋升体系。上升空间对于员工不仅仅意味着更高的职位与薪酬,更是对其价值的肯定,以及获得更多工作经历的机会。在广东北电出现职位空缺时,人力资源部会及时发布公告,所有员工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竞聘,这为员工提供了在不同部门、方向发展和不断学习的机会,对其个人发展有很大帮助。
3.多层次的员工培训系统。广东北电为员工的学习、发展提供了很多资源,不仅鼓励员工在本岗位上不断提升,而且鼓励员工就未来可能担任的岗位进行学习。首先,对于新人职员工采用“师傅制度”,每名新员工都有师傅并在工作、生活上给与其帮助、指导,使其尽快融人企业。其次,公司引进了E-learning系统,在这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上,员工能够通过局域网、外部网学习共500多门课程,进行不同类型的培训,人力资源部也会指导各部门经理创造支持学习的环境。同时,公司自主开发了领导力课程,供内部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学习。
三、全球技术交流平台
通过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良好的员工个人发展计划与完善的培训体系,广东北电吸引了大批知识型员工的加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员工队伍中78%以上具有大学或以上学历。那么,广东北电是如何保持住如此众多知识型员工的呢?其人力资源总监周良文认为,知识型员工最为看重的是其个人潜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会不会增值。
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在专业领域内可以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保持同步,不断学习、成长,这一点尤其重要。广东北电开放式的企业文化即为研发人员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技术人员可以分享所有最尖端的技术和资料,档案室、资料查阅室也对其完全开放。更为重要的是,广东北电广州研发中心作为北电网络全球三十余个研发中心之一,其每星期的进程都与世界其他研发队伍保持同步。北电网络的研发系统有着极为细致的分工,如CDMA的研发,在全球各地有很多研发小组同时进行,并定期通过公司的ESN系统(北电网络类似电话分机的电话系统)召开电视会议,共同讨论研发进程以及技术的完善。广州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同来自法国、印度、美国、加拿大等不同地区的员工共同开发同一项目。
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保持同步,对于员工不仅仅意味着自身含金量的增加,更充满了职业自豪感。周良文说,“在广东北电,员工人在广州,但他的心、他所从事的工作却是全球的,绝不会落后!”
参考文献
↑周三多.管理学(第2版).出版社:高等教育.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