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战略
迪迦 · 2010-02-26 10:38 · 37522 次点击
企业融资战略(CorporateFinanceStrategic)。融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组合,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因此,研究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影响企业融资战略的因素,对于正确选择融资战略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
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融资环境,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衡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实现融资结构的最优化,已经成为企业融资战略研究的重点。
目录
实施
分析
参考资料
实施
(一)融资规划的准备阶段
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操作阶段,也不能够自企业运营活动和业务相分离,实际上在企业成立之时,企业的领导者就应该具备融资规划意识和理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环节就应该有融资规划和操作的安排,而不是等到了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的时候。而对于项目融资,应该在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市场调研阶段,就要考虑到融资的可能,就应该有相应的融资计划安排。
融资的规划工作因为融资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基本可分为两类,项目融资和企业融资。项目融资通常就是指就单一的投资、建设、经营(商业营运)项目而施行的融资活动,是整个企业经营活动或发展的组成部分;企业融资是指就整个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所施行的融资活动;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融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特别重要。
融资的准备工作主要指为制定融资规划所进行的企业或项目的资料搜集、分析等基础工作,为包括:
1、企业基本情况(含历史,现状,股东及公司治理等);这里需要对出资方所需要了解的信息、合法性程度、企业文化、团队价值等进行总结和分析,加强出资方对企业经营能力的认知。
2、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业绩以及实施项目的渊源、市场目标等商业运营与发展的逻辑关系;将向出资方传达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
3、企业经营团队的现状、核心优势、人力资源规划等关于发展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因素;
4、企业财务各项数据及其量化分析,核心素材在于财务管理与资金控制运作能力。
5、企业或项目的市场环境及其竞争态势,特别是相关各类商业模式的比较、分析、预期等;
上述基本资料的梳理、整合,最终将指向一个结论性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融资能力。
一方面是企业对于自身的融资能力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对于融资规划与方案在企业内部制定、起草、讨论等过程和环节中,提供一手的、客观的依据;另一方面,将会使得在融资推介时可以完整地、全面地提供企业真实的资料,也会加强企业在融资活动中的信用能力。
属于企业融资的,应当注重按照以下两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资料整理,以充分体现和强化企业融资能力要素:
1)企业股权的完整性以及经营治理方面的规范和透明;
2)资产的有效性以及债权债务关系清洁。
属于项目融资的,应当注重按照以下两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资料整理,以充分体现项目融资能力要素:
1)项目的投资以及各项权益完整,权利无瑕疵,程序完备、合法;
2)项目运营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系统具备安全性和易退出的特点。
(二)融资战略规划的制定
融资战略规划的制定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实施,工作目标和方法因为处于不同阶段而有所差异。
第一阶段,融资战略规划的方案设计
主要就是提交融资营运活动基本构成的框架,包括融资的目的,程序,进度等环节,主要就是达到企业或项目的融资运营机构或成员对融资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并在方案的准备与设计过程中,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共同的工作方法,一致的企业文化。
1、对于融资模式的选择
选择融资引进资金的方式、路径、合作模式等是决定融资成败的关键,这是就与企业或项目价值市场的判断,也要求企业或项目在于资本对话、对接时能够考虑资本方的利益和价值取向。这种利益或价值取向一方面决定于资本方的盈利模式或习惯,另一方面也会反映资本运营团队的投资观念以及对企业或项目的选择喜好,同时不同的资本特性与资本进入项目与退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与设计。
这就要求企业融资运作人员能够了解不同资本对于项目或企业的要求。
财务融资的投资者最基本的特点是资本进入后的安全保障要求,比如有效的、可变现资产的抵押、金融机构或其他有效第三方的担保等;以及资本可实现如期退出的市场和监管机制,如确切的、有保障的营业收入和现金流,较高的财务速动比率,企业整体较低的财务负债比率,快速变现的商品、资产、债券,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经保理后的业务收入,应得期权收益等。
财务融资的出资期限一般在3个月到18个月之间,绝大多数在6-12个月,超过一年期限的财务融资只是极少数的个别案例,这也是财务融资的出资方对项目或企业占用资金和还款能力予以关注和评估的重要指标。因而在制作融资计划方案时,就要根据企业和项目的经营状况自行评价是否能够具备该标准,如故答案是否定的,就必须考虑其他的融资路径。
而对于房地产项目的融资,财务投资往往要求项目权属清洁,无瑕疵,特别是土地权属完整,无抵押,项目或项目公司无负债或或有债务。对于房地产项目的现金流、市场销售前景、销售价格、广泛的潜在客户群体等因素,出资方并不会予以特别关注,也不会将资金进入的安全保障与之相联系;出资人考虑资本退出的路径的通常是项目权属的抵押贷款、后续投资的增加、其他融资的进入等方式。
财务融资的出资方对于房地产项目的融资期限回避其他行业要求的期限更为短暂,一般少有达到12个月的时限,实际上,较多的案例在3-6个月。因此,在这些层面的归类分析,房地产项目的财务融资基本上是短期过桥。
而已当房地产项目资金退出较为困难时,往往融资方将会失去整个项目的控制权甚至整个项目的财产权益。这也是财务融资进入房地产项目时经常选择的最为简单的保障方式,这也就说明,一旦逾期还款,财务融资的出资方已经完全对项目方的运作和经营能力失去信心,并且很少会给项目方延缓或第二次的机会,财务融资的出资方会全面掌控项目或资产,并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将项目资产变现退出。这些都是房地产项目选择财务融资时必须予以了解和评估的。
股权融资的投资者通常是对企业或项目的市场前景、价值以及企业经营团队以及对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的领导能力等一致认可,但是,更多的股权投资将会选择获得企业控股权的方式进入;作为小股东,是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投资资本进入企业或项目的方式,而私募投资资本(特别是非基金性质的单一私募投资资金)往往就是运用资本的强势来实现猎取的目的,这也是资本投机和逐利的本性。
在这种资本角力中,融资方企业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财务状况等都必须非常地合法、公开、透明,企业或项目的创始人、经营者、实际控制人不仅仅是做好与股权投资者分享公司经营管理权力、决策权力的公司治理方面的设计安排,甚至还要有由企业所有人转变成为小股东、打工者、职业经理人等角色的心理准备。
分析
企业融资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企业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被忽视,却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本身就不被重视,或是被严重误导误读的情形下,讨论企业融资战略也是难以被企业理解和接受的。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在没有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类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融资战略,对于寻求外来资金推动企业发展和扩张,仍然是必要的。
第一个案例是一家南方的小型国有企业
该国有企业的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卷烟用纸材料,属于垄断行业及产品。2005年中期,与国外一家卷烟用纸巨头以及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烟草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四家共同成立一个高档卷烟用纸的合资企业,总投资为1亿美元,注册资本投入三分之一,约为3340万美元,其余投资由合资企业在投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融资解决。该国有企业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为15%,其对应投入的注册资本约为500万美元。
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项目投产后,合资企业的年度利润约为1.8亿元人民币,该国有企业每年可获得1800万元的平均投资收益。
该国有企业的融资计划是借款50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15年。在投产以后的年度会计决算后,逐年用项目收益偿还借款;根据该国有企业签署合资企业的出资协议办理用项目收益还款的保证协议书和公证事项。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融资战略方案设计,完全不了解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逻辑和资金方的目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主要问题分析:
1、没有人会同意借款被用于股权投资;
2、没有人或机构会作长达15年的长期借款,法律上也不允许;
3、没有人会接受以协议中的投资收益(股权收益)作为借款的还款保证;
4、该国有企业的投资大大超过《公司法》规定的对外投资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50%上限,很可能导致投资无效。
就该国有企业和该项目融资的基本情况分析,给出的较为可行的融资方案和路径是:
1、采取基于股权基础的财务融资的综合融资模式和方案;实际上仍然为借款,采取了股权投资合作的方式;
2、借款年限确定在3-5年左右,期满可续。
3、由该国有企业与资金方共同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来对合资企业出资;
4、以新公司的股权以及其在合资企业中拥有的股权作为融资资金和资产安全与控制的保障;
5、根据年限逐笔偿还借款资金及份额,视同该国有企业回购新公司的股权;
6、期满后,可将回购的股权质押给资金方(作为为还款项的保证),或继续进行外部融资(更低成本的资金)来偿还该借款。
7、在借款资金偿还完毕前,新公司的股权可由信托机构或相关资产管理机构托管(包括回购);
8、资金方违约不同意退出新公司的股权时,视为向该国有企业购买该项目和投资的权益,应当向该国有企业支付股权及项目溢价款项及违约金。
第二个案例是河北一家民营企业(河北天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该民营企业依靠工程施工起家,现涉及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餐饮娱乐等行业,由12家全资子公司,为河北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民营企业。为实现“实施跨行业、多渠道、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走项目尖端化、发展多元化、资本国际化道路”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开展广泛的融资业务。
就前述简单的企业发展战略看,该企业已经是走入了一个盲目发展误区,其企业战略本身并不符合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已经显露了该企业在对于发展战略选择方面盲目的市场跟从,缺乏主业方向和核心动力,缺乏确切的、可实现的描述。因而可以相信,该企业并不存在所谓战略文化,只是在追逐趋势,并且该战略实际上是由企业的“外面的人”在做,而不是该“企业”在做。
该企业的融资战略是期望通过实施收购、兼并、重组,运作包装上市来募集企业(也包括部特定的项目)发展和经营所需的资金。该企业对于企业上市地点的预期选择涵盖了全球的主要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法国、德国的证券交易所等)。
对该企业的融资战略的简评:
1、该企业还没有明白融资的目的,融来资金干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企业能够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缺钱显然不是答案,这实际上是一个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答案和课题。
2、“运作包装上市”的融资路径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套路,无论是国内证券市场,还是国际资本市场,都在对中国民营企业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查,投资者对中国民营企业也有更多的怀疑和不信任,更何况该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业绩符合证券市场所需要的题材吗?仅仅“编故事”是不行的。再趟这场浑水,那就是在拿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作赌注。
3、有理由相信该企业与政府及官僚的勾结是密切的,但是,这会是企业发展永远的捷径吗?在这种看似的捷径中,实际上蕴含了难以估量的风险,特别是该企业将政府的支持作为融资资源(如,国内股票发行放开后,优先获得本地区的上市名额)的先天性优势和市场预期的基础,也就加大了资本风险发生的可能。
4、基于多元化的收购、兼并、重组,无论是在企业发展战略还是融资模式的选择,已经有很多事例证明不会获得成功的,多元化常常被引用或延伸为一种野心,并不符合该企业的经营业绩,该企业和该企业的领导人以及他的继承人是不懂得、也不会(并且也许是永远的)有驾驭多元化(还有国际化)发展的文化、能力。
基于有限的素材和了解,我们给该企业的融资战略提出了“三点带动”的融资策略性建议:
1、以建设项目(如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性项目(如餐饮服务、农业)的单一的或独立的项目融资带动企业规模的发展
通过单一的项目融资,而不是通过整个企业融资,除非是股权融资。
如果是采取股权融资,问题在于该企业会有那种符合资本市场规范要求的公司治理系统与文化吗?
民企普遍的过渡集中,权利垄断等弊端导致资方的防范和不信任,而单一项目融资给资金方投资、管理与退出的风险构筑了一道防火墙,以及能够实现风险分散和可控制。
2、通过融资和资产规模的扩张带动企业价值和融资能力的提升
融资的目的不仅仅是找到资金,而是加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盈利能力,单个项目的融资只需有方案,而作为企业融资战略设计,应该和企业价值的创造相关联。
融资不仅仅解决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需要由以企业价值作为融资能力的基础,同时企业价值和企业融资能力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动的。
3、将融资活动转换成为企业的金融服务,带动企业经营和投资的资本管理融资、投资、经营、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结合形成企业内部的金融服务机制,融资不能够仅仅成为企业“找钱”的工具,而应该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手段,它应当充分应用多种资本工具、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手段、流程等为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资本管理服务,改变以资金腾挪、调头寸等方式为主的、甚至是瞒天过海式“资本运作”手法。
第三个案例是一家上市公司(华夏建通600149)
该上市公司准备开发和运营一个数字化社会服务网络系统,即基于网络运行和终端设备服务的公用和社会事业收费资源集合的服务平台,以及所搭载的资讯和广告服务。该项目刚刚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区域的示范建设,该公司期望融资或募集资本迅速在国内各主要大中型城市形成渠道垄断和市场垄断,切断后来投资者、模仿者的生存机会。
该上市公司在股市继续募集资本(增资、扩股、发行债券等)的机会很小,信贷融资能力较强,但是短融长投难以奏效。该公司对项目市场目标明确,但对于项目的投资运作以及融资规划模糊。该项目运营计划的业务涉猎范围过于宽泛所导致的投资人对于项目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担忧,同时项目概念松散,缺乏符合投资需求的简单明了的概念描述,市场定位也缺乏可操作性。现有的融资运作机构不能凝聚成为一个团队力量,(居然以所谓建立融资后备队伍的方式寻找资金来源)缺乏和不具备融资的知识能力和操作经验,企业旧有的体系、派别与文化遏制形成新的、强有力的经营文化。
该项目的设计(概念集合)人员在项目推广和资金募集过程中,竭力讲述和渲染该项目的广阔前景,特别是该项目终端上所能够搭载的延伸服务,因而大大弱化该项目的核心投资价值和竞争力,即庞大而快速的现金流量和相捆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为,投资人看到的是项目投产后的价值、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安全退出保障,对于将来的市场空间和拓展领域、行业,不是私募投资者所关注的
参考资料
1.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5/11/16/13928.html
2.http://wiki.mbalib.com/wiki/%E4%BC%81%E4%B8%9A%E8%9E%8D%E8%B5%84%E6%88%98%E7%95%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