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价值链
Baike · 2010-02-26 20:27 · 26108 次点击
绿色价值链的概念
绿色价值链可定义为: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产品营销和物流、产品消费直至回收再生的动态闭环流程,此流程兼顾商业目标和道德目标,将绿色产品价值和绿色社会价值纳入价值范畴,以最大化绿色价值为目标的过程。
价值链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寻求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活动可分为主要环节活动和维持性活动。主要环节活动涉及产品实物创造、向买方的销售和分销以及售后服务;维持性活动是主要环节活动的支持性系统。能够增加价值的主要活动环节有:(1)内部后勤管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仓储和存货控制;(2)经营过程管理——生产、产品包装、设备维修、保证质量措施等;(3)外部后勤管理——收集、储藏、运送最终产品和发货等活动:(4)售后服务管理——安装、技术援助、备用零件处理和维修等活动。维持性活动能增加价值的具体环节有:(1)技术及研究开发——产品加工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开发、基本数据和信息处理等;(2)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评价等;(3)全面经营管理——全面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处理、律师法律咨询以及安全与保障活动等。企业以独特的方式去重组价值链体系中的环节以及提升各环节的层次,是企业获取或增加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向顾客转移尽可能多的价值的途径。上述价值链的各环节都蕴含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可能,对上述各环节进行绿色创新从而形成绿色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绿色价值概念并将传统价值链进行闭环连接从而形成绿色价值链。
绿色价值链的发展
绿色价值链是在传统价值链基础上的拓展。首先,传统价值链分析视角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价值增值过程,因而忽视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价值,事实上对道德价值目标的追求已被企业广泛地接受。其次,即便从企业的内部的价值增值过程看,绿色价值也已成为客观存在的价值形式。例如对德国等国家的有关调查表明,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一定的额外代价。而且,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觉醒,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道德型消费。近年来,对欧洲消费者的调查显示,现今的企业形象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道德,而非企业的形象标识,甚至不是传统的产品质量。可见,绿色形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形象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而这在传统的价值链中并没有被重视。从价值形成的各个环节看,绿色化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式和发展趋势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潜力。再次,传统价值链是开环的,没有考虑到产品回收再生的逆向增值过程,是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的产物。有研究表明,除了道德意义之外,逆向过程同样具有巨大的增值潜力。
绿色价值链的系统模式
绿色价值链由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处理等基本活动环节构成,通过消费和绿色处理实现价值链的闭环。支持此循环流程运转的还有一系列辅助性活动,如绿色计划包括绿色经营理念、绿色战略、绿色政策、绿色方针、绿色会计、绿色组织。
绿色价值链管理的关键因素
第一,充分认识绿色价值链的战略价值。资源环境问题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约束,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企业构建循环型价值链,走绿色化经营道路是目前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的绿色化经营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我们把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结合起来,生产其他的东西,或者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创新包括五种情况,即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按这种创新观,企业的绿色化经营是一种在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来源和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等的全方位创新,包括绿色产品创新,清洁生产技术与清洁生产组织的创新,绿色市场创新,绿色材料和再生材料的创新以及企业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其结果将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绿色竞争优势。
从企业的竞争优势演变历史看,随着生产技术、生产模式、消费方式等的发展,企业主要竞争优势的来源也不断变化。大批量生产方式取代手工生产,企业获得了低价优势;当细分市场形成时,高差别化成为主要竞争优势;而当柔性化定制生产取代大规模生产后,低价格和高差别化成为主要的竞争优势。上述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变是在大规模生产方式下进行的,伴随着较高的环境负荷。若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的经营范畴,即要求企业的产出必须以较低的环境负荷为前提,企业的竞争优势又将如何演变呢?可以预见,其演变轨迹将是从高价格低差别化到低价格、低差别化再到高价格、高差别化直至低价格、高差别化。
所以,绿色价值链是一种环境导向的企业综合创新,将会创造出环境约束下的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对此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认识。随着大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的兴起,绿色产品将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的绿色形象会越来越重要,绿色价值链将创造出企业绿色竞争优势。
从经营环境变化趋势看,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和绿色道德约束将越来越严厉,世界各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将越来越得到强化,资源环境方面的成本会越来越高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着企业走绿色化经营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施绿色化战略是突破诸多约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二,确立绿色经营理念。经营理念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指针,具有统一思想和行动,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等重要功能。企业的经营理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体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所谓绿色经营理念,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向消费者大量提供其所需要的绿色产品,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
绿色经营理念包含绿色经营意识和绿色价值体系,是生态意识、企业内外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识和兼顾企业长短期利益意识的觉醒,是将生态价值、道德价值、短期和战略性价值等的统一。绿色经营理念在具体经营原则上可归纳为绿色竞争原则、绿色分销原则、保全企业环境原则、承担社会责任原则、守法原则、绿色沟通原则、不断核查原则、降低成本原则等。
企业绿色经济系统的构建需要更新传统的经营理念,特别是要放弃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有关理念。只有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企业的经营行为才不会步入误区。
第三,有效的组织及制度保障。企业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及制度保障。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绿色经济理念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目前在管理体制上,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以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直接参与,直线式组织与矩阵式组织灵活应用的组织方式,以提升绿色价值链的重要性等级和提高运作效率。此外,通过建立和完善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核算制度、绿色激励制度、绿色教育制度、危机管理制度等,使绿色价值链的顺利运作得到规范和不断完善。企业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效组织及制度等管理原则可归纳为5R,即研究(Research),将环保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企业的环境对策;消减(Reduc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再开发(Reuse),变传统产品为环保产品,积极采取“绿色标志”;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保护(Rescue),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整洁活动,对员工和公众进行绿色宣传,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绿色价值链构建的关键因素
1.绿色经营观念的确立是企业构建绿色价值链的基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是非可持续发展模式,必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企业不管是从道德的角度还是从绿色形象的角度都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环境因素将成为企业经营必须考虑的越来越重要的经营要素,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认识和对待,绿色经营系统的构建是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绿色经营系统构建的有效性取决于从经营理念、战略、策略乃至具体行动计划的协调和匹配,而规范的管理是绿色经营系统有效性的关键。
2.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成本将越来越高。从全球范围看,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不断觉醒为企业绿色价值的创造提供了越来越强烈的动力,许多公司出于占领潜在的绿色消费市场、建立企业绿色社会形象等方面的考虑,正主导或影响全球供应链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对中国企业而言,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或融入全球供应链,绿色价值正成为一道重要的门槛。从国内环境看,资源环境问题极为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因此,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出击,尽快构建企业绿色价值链,进行绿色化经营,这对企业具有战略性价值。
3.跨国公司正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出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建立绿色企业形象的需要,跨国公司透过其全球供应链通过绿色采购影响供应链甚至产业链的不断绿化,这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中国而言,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许多企业是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积极推进绿色化经营,对顺利地融入全球供应链并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4.企业绿色化经营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在宏观意义上,由于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和激励企业的绿色化经营,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体系必然是空中楼阁。有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是“更多看到的是政府主导的身影。而作为市场的主体,数量庞大的各类企业似乎置身事外”,从而形成政府主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尽管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主动积极参与。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应重点在于创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通过制度创新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