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暗示效应

  Baike ·  2010-02-26 22:45  ·  38620 次点击
反暗示效应是指用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相反结果的效应。广告商可利用反暗示效应推销产品,这与逆反心理不同,而与调动人们注意力有关。广告过头,也造成反暗示效应,结果使消费者产生怀疑,反而不敢去轻易购买他的产品。反暗示效应可有效应用于市场营销和商品广告中,使消费者对所需商品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达到销售和宣传的目的。
目录
简介
案例
应用
参考资料
简介
反暗示效应是即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相反结果的效应,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一个人不自觉地接受暗示,并按暗示作出行为反应的心理现象叫暗示效应。一具做面具的人,在专门制作凶恶的面具时,自己也常常出现横眉立目的表情,显示出敌对的表情;而他在制作善良、充满笑容的面具时,会不自觉地面带笑容,表现出好心情,这即是暗示效应,它是社会生活中极为普遍的心理效应。
案例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也没有多少军队。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口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前看后,疑惑不已,就下令撤退。别人不解,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如果进去,正好中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三国中有一段“望梅止渴”的故事,讲曹操率兵马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一口水井和一条溪水。于是曹操便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大家可去。”梅子是酸的,人们一提到“酸”,或一想到“酸”,自然会大量分泌唾液,可暂时解渴。曹操巧妙地利用了暗示效应。
中国古代有个笑话:朱生是有名的聪明人。汤生有一次在室内对朱生说:“都说你聪明,你若能把我从屋内骗出屋外,我便佩服!”显然,汤生暗示朱生没有让出屋的本领。此时,朱生叹口气说:“当然,你坐在屋内舒舒服服的,谁能骗得出,但若你在屋外,我肯定能将你骗入屋内。”汤生听罢,说:“好,我马上出去,看你如何将我骗得进来!”说着,便出屋去,朱生笑曰:“怎么样,一句话就把你骗出去了吧!”朱生因灵活使用反暗示效应而成功。
应用
一.儿童教育
很多家长朋友可能都有注意到,有的孩子,在很多时候,家长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孩子就能从中领悟,让人觉得这孩子有很高的悟性,很聪明。其实,这些都示暗示效应。
一双竭力感知周围世界的小眼睛和小耳朵,时刻在注意观察父母的一举一动,倾听父母的一言一语。虽然父母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表示,要求去看什么、听什么、做什么,而孩子却出人意料也表现出一系列有规律的行为变化。这种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使孩子心理和行为所发生的变,称为暗示效应。
暗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无意识的暗示和有意识的暗示。
无意识的暗示往往是没有明确目的,是在无意中使孩子产生暗示效应。有意识的暗示是有明确目的性,是有意识的暗示孩子,使他产生预定的效应。
暗示表现的方式,一般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进行的,但也可以通过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来示意。
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暗示的影响。父母对孩子进行暗示时,还必须注意性别、年龄、知识经验、个性和特点以及当时的场合、环境、时间等因素。由于暗示的效果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暗示又只存在于无对搞状态度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效能,这是产生暗示的先决条件。否则,不仅不能产生暗示效应,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必须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才能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良好的暗示效应。
二.教学
暗示教学法在许多国家被尝试运用,并成为教育界纷纷探讨研究的课题。
(一).暗示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
暗示教学法有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神经生理学理论、精神治疗学理论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心理学理论。洛扎诺夫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四条心理学上的依据:
1.人的可暗示性
即人的可意会性、可启示性、可影响性,“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人虽都具有可暗示性,但接受暗示的能力各不相同。它受制于发出暗示和接受暗示双方各自的体力、智力、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如果前者在这些方面都优于后者,那么就可产生较强的暗示能力,反之则可能使暗示受到抵制以至失去作用。人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但同时也具有反暗示的能力。
2.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
无意识活动又称非理性活动,是与有意识和理性活动相对的概念。人在进行理性活动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伴有非理性活动的存在。暗示学的研究认为,“即使最强烈的观念,除非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相结合,和他的态度动机相结合,和他对某一事物的期待相结合,和他的需要兴趣相结合,并且和他的个人的情绪、智能、意志记忆要求等特性协调,否则是不能产生暗示效果的。”
3.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
这是一种人未注意到的心理反应,如一个人听另一个人说话,听者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说者所说的内容上,这是一种注意的心理反应,也称为特定的心理反应。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表情以及伴随而来的动作、手势、姿态等,也时不时地引起听者的部分注意,这是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即模糊的注意。这种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就是非注意心理反应。
4.人的潜力
是指潜藏在人的大脑里和身体里的还未发挥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人深藏着还未动用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
暗示教学法的心理学理论根据都来自科学实践,符合人的客观实际。它所依据的人的可暗示性、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人的潜力,总括起来,都是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感情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而这些也可理解为包含着人的情感和认知、人的直觉和创造性、人的个性与发展、人的潜能等因素。
(二)、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愉快而不紧张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消除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紧张、恐惧等感觉和情绪。
2.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
无意识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洛扎诺夫认为,如果教学过分相信理性的力量,不顾及感情调节理智,无意识调节有意识,最终只能造成理智和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加剧彼此间的不平衡,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3.师生互相暗示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但能把握学生的情感,而且能使之与理智趋于一致,使学生通过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心理活动渠道去更多更快地接受知识。
(三)、暗示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暗示教学法的实施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暗示教学时,可以有很多种暗示的策略,如手势暗示、目光暗示、语言暗示、艺术暗示、情绪暗示等等,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种途径。
第一,心理途径。要求教师特别重视无意识的知觉,尤其是外围知觉,创造愉快气氛,消除紧张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喜悦,把暗示引向激发人的潜力,创造高度的动机和好奇心、求知欲。
第二,教育途径。暗示教学法要求教材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要求教师对环境的布置和教材内容之间充分协调,利用愉快的背景,首先排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困惑感,使其充满了信心。
第三,艺术途径。艺术本来付诸于人的直觉和感情的,因而利用艺术手段进行教学,感染能力强,效果好。
2.暗示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第一,教师与教材的权威化。这里讲的权威(authority)是指某些人物、观念或教材,经过时间考验后取得人们尊重、崇敬的信任感。运用这种权威的影响力,使人能乐于受教,易于接受暗示,增强学习能力。教师的权威无疑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要求教师不仅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还要关心爱护,平等相待;不仅专业知识精深,且知识结构广博;不仅要动作技术优美娴熟,还要具有健美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特征。在使用权威这一技术时还应注意,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权威的作用不能太明显,因为当学生不知道教师使用的技术时,反暗示防线更容易被突破。
第二,稚化。稚化(infantilization)这一技术针对成人教学而言。稚化并非消除或弱化成人的生活体验和智力,而是使成人在学习中利用儿童的某些特点,如自发性、自信、好奇心、记忆能力。稚化技术能够帮助(高年级)学生消除暗示,即将他们从过去受到限制的、不利的暗示中解脱出来。通过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以及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来达到稚化,对于引发轻松的学习气氛,消除压力和恐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双重交流。双重交流(double-planeness)指来自环境的无意识刺激(如教室的装饰)和教师的教学特色(表情、手势等)对学生无意识心理的刺激。这些边缘刺激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暗示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布置,同时教师应保持愉快、热情、自豪、饱满的精神状态。此外,在运用双重交流技术时,教师还应经常性地向学生渗透高期望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自身的期望效应,激发学习的自信。
第四,高超的教育艺术。运用暗示教学,并非简单地做几个手势,放几段音乐,说几句鼓励的话那么简单。真正的暗示,是需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暗示技巧的,比如如何把握有效的暗示时机,如何有效突破学生的反暗示防线,如何不留痕迹地达到暗示的效果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因此,运用暗示教学法之前,教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培训。
暗示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难以规避的局限性,如在大规模的群体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施加的暗示,常常难以保证预期的效果。洛扎诺夫最初进行的实验主要是针对语言教学中记忆力的提高,因此暗示教学在其它能力的协同培养和发展方面的效果是否显著还有待科学验证,加之人们对其实验本身的科学价值尚存质疑,因此在移植和借鉴暗示教学法时,也应持慎重态度,既不能过分夸大暗示教学的效果,也不必一概否定。但是,从心理学依据的角度而言,暗示教学所倡导的关注学生无意识心理倾向,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动机,关注学生非理性因素在教学中的意义等,对于克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恐惧心理,提升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期望,发掘身体运动潜力等方面,还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可以说,心理暗示是体育教学中非常有价值的辅助性教学策略,如果可以和其它教学策略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动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资料
博客http://www.eduqy.com.cn/blog/user1/lingzi/archives/2008/2008115201120.html
MBA智库http://wiki.mbalib.com/w/index.php?title=%E5%8F%8D%E6%9A%97%E7%A4%BA%E6%95%88%E5%BA%94
教育手拉手网http://www.jysls.com/thread-157105-1-1.html
教师网http://www.ty121.cn/tylw/llyj/200803/12837.html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