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并购理论

  Baike ·  2010-02-27 22:44  ·  39479 次点击
纵向并购理论概述
企业并购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方面,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协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并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但实践证明,并购后企业的业绩并非都得到了提高,MarkSirower调查了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168宗并购交易,发现有2/3的并购活动减少了公司的价值。美国《财富》杂志的调查也发现有3/4的并购活动所产生的并购收益不足以弥补其成本。对于这一现象,不同的学者做出了不同解释,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第二次并购浪潮的发生则推动的纵向并购理论的发展,纵向并购是指与企业的供应厂商或客户的合并,即优势企业将同本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生产、营销企业并购过来,以形成纵向生产一体化。
代表性的理论有交易费用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如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从市场机制失灵和交易费用的角度,对并购的功能作了分析。他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交易费用是企业经营活动、发生交易等的成本,如果市场的交易费用很高,市场就不是一个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而应由企业来完成,通过并购可以将外部交易费用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而乔治。斯蒂格勒则运用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的原理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业的并购程度随产业的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并与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致,新兴产业或产业发生的前、后期容易发生并购。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