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Aluhao ·  2010-03-06 09:37  ·  21946 次点击
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准则.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基础管理不可替代的工具.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内各项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以及企业发展壮大,过于陈旧的"硬"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的制度应逐渐"软"化,符合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和现状
(一)强制制度
麦格雷戈的"X理论"以及泰勒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没有责任心,只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劳动,甚至不愿意工作.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也只会考虑到以怎样的方法强迫员工进行劳动.所以,在工业经济初期,管理制度是强制性的"硬"要求,严格规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对员工完成某项工作的动作都有要求.这种程序化的管理制度完全没有对员工的关心,只是一味地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员工迫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只能服从这种强制制度.
(二)约束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员工渐渐会反抗过于苛刻的制度,争取自己的权利.相应地,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修改的制度,出现了"软化"的趋势.正如"人际关系之父"罗伯特·欧文提出的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童工法、缩短工作时间等管理方法,都是前所未见的.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些措施的提出,已经不再把人当作"经济人",而是一种"社会人"来看待了.此时的管理制度已经开始对人本身有了关心和思考.
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制度.从员工来看,管理制度就是一只无形的手,约束他们的行为,若有违反便会受到处罚;但另一方面,员工对这种约束制度并不是特别抵触,制度中也有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对劳动环境的改善.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管理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不能过紧,否则会如强制制度那样压榨员工,使员工心存不满.此时的管理者不再把人和机器等同,管理制度也不会像机器的使用说明书那样严格教条了.可以说,现在的这种约束制度在管理制度上还是有一定的软化的,但无论从力度还是范围的角度看,都有一种"杯水车薪"的感觉.
二、软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陈旧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看似"严格"的管理制度却不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国企改革几经波折,终于逐渐确立了以"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制度的一种,管理制度也将随着企业制度的发展而发展,沿袭了多年的管理制度终究不能再顺应企业的需求,而将渐渐成为企业的绊脚石.因此,软化企业制度、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企业环境的变化决定了软化制度的必要性
1.外部环境.企业如同生物体的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且,它的生存和发展还必须紧密依赖外在环境的变化.近几十年来,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科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再用一成不变的制度管理企业,否则企业必将被错综多变的外部环境所淘汰.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超市都是用电脑结算,顾客不必等很长时间,收银员也比较轻松.但如果某个超市仍采用20年前商店的收款方式,要收银员用算盘一项一项地算,那这家超市恐怕是无人问津的.
2.内部环境.企业内在的环境是指企业自身的各种内部因素.如果说外部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影响作用,那么内部环境对企业来说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同时,内部环境也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变化同样要求管理制度的软化.例如,库存是企业生产运作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库存管理制度不能适情况而定,则要么付出不必要的成本,要么影响生产,导致流水线的停工.所以,内部管理制度也是一定要软化的,根据内部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人需求的改变决定了软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5种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经济人"的假设仅仅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社会人"的假设最多也只满足到人的社会需求.如今,现代人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人首肯的是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有一席之地,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想法促使现代人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在现代人这种自我实现需求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制度也必须有逐渐软化的趋势.如果还是以一种硬制度强制员工的行为,员工则要么消极怠工,要么抗议,甚至跳槽,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正是由于需求引发动机,动机又决定行为,如此看来,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才能促使员工真正地发挥才干,为企业服务.
(三)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软化制度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逐步向厂长制发展,以前的政企不分、企业完全是一个行政单位的企业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中,体现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具有独立财产权力、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的新型企业制度.同时,"质量为上、效率优先"逐渐成为各个现代企业追逐的目标.在生产方面,企业希望的上是降低成本;在销售方面,又希望提高利润.兼顾两者的企业,必须以适应其目标实现的制度做为指引企业行动的"风向标".制度不是僵硬的,而是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创新,制度制定地得体,进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一个企业的发展,成败不仅仅在于它的技术,而在于管理制度,因为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制度合理,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引入"引导"机制的实现方式
企业管理制度的软化,实质上是要求企业引入一种"引导"机制.现存的企业管理制度,"强制"也好,"约束"也罢,都是对员工行为的束缚,说到底还是由管理者制定并要求员工无条件服从.而现代企业倡导的应该是这种"引导"机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既不是生产的指挥者、调度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一个引导者、领路人,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员工说明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引导员工向规范的行为方向发展.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只需要"抛砖引玉",真正实现管理体制创新的还是员工.企业对于"引导"机制的引入,应视环境、发展状况而定,总的来说,是让员工体会到一种氛围.这里对于"引导"机制的引入方式有几点建议:
(一)以道德为导向,倡导人文精神,实现人性化管理
1.以道德为导向.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中不仅有理有法,更要体现情的存在.正如现在倡导由以法治国向以德治国转变一样,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应以道德为导向.管理者犹如一场音乐会的指挥,在工作中只有统筹各方、协调发展,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
2.人性化管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综合运用各种资源,使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管理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人,任何工作都无法进行,更谈不上管理了.正如日本着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说:"企业是否对社会有所贡献,从而蓬勃发展下去,关键取决于人".所以,人的作用是万不可忽视的.在倡导人文理念的今天,对企业的管理更要提倡一种人文精神,强调人性化管理的方法,甚至可以说,人本管理意识是企业的管理之本.企业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管理,它必须调动人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对人的关注去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人性化管理便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将现有的"约束制度"甚至"强制制度"软化,让员工在企业中切实感觉到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干.这种人性化管理在企业内不难做到,现在许多公司都会在员工生日时送上一份礼物,这一小小的举动便会让员工倍感温暖,因为他认为收到的不仅是公司给予的礼物与祝福,更是公司对自己的肯定,在日后的工作中定会更加努力地回报公司.相反,强制的硬制度会让员工对工作失去耐心,甚至对企业失去信心.
(二)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实行自我管理
1.标志着员工地位的提升.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地位越来越高.工业经济初期,员工只是企业的受雇者,甚至仅仅被看作是劳动机器,而现在许多企业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这种地位的提升,一方面是企业倡导的,另一方面是员工希望得到的.然而这种变化不应仅仅是口头上说说就了事的,员工的确从内心希望成为企业的主人,这不仅是一种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是企业对员工自身价值的肯定.因此,让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是大有裨益的.
2.制度制定妥当,便于自我管理.以往的制度由管理者制定,但实际的一线工作中必然有一些困难是管理者了解不到的,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容易让员工认为管理者不了解一线员工的疾苦,对制度不免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让员工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便可以使各种难处得以体现,制度制定地恰如其分,员工也便于自我管理.在制定制度时,可以向企业内的员工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或是成立一个由员工组成的制度委员会,及时了解员工对制度的感受.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让员工更容易接受.
(三)营造良好氛围,创建优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不单单是指企业提倡的厂旗、厂徽之类的表层文化,更应该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对于管理制度这种中层的企业文化而言,倡导通过明确员工的职责来推动文化的进步.企业不是在真空中发展,员工亦不是在真空中存在,只有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导致一致的行为规范,即良好制度的产生.
(四)及时修改不合适的制度
企业是在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着的,制度也不可能是静止的.用新的情况去套用旧的制度,必然会约束企业的发展.只有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管理制度,才能使之与企业的运行相适应.远大集团的制度化生存,崇尚的是制度,提倡的却是创新,任何员工如果发现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改正.这种制度的改变也是人本管理的一种,更新制度的过程体现出的是企业民主管理方式和随机应变的管理方法.
当然,管理者在决定充分引导员工的时候,还应做好一些前提工作:设法为员工发挥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等等,这样才能使员工在进行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前面提到的"人性化管理"、"员工自我管理"等软化企业管理制度的一系列方法,是引导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将这些具体的工作做到位,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和变革.
四、软化企业管理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一)视企业发展情况而定
这里倡导的软化企业管理制度,前提是运作了一段时间、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完备的企业,并不是说任何企业都应采取软制度.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就不能一味追求宽松,否则不仅制度不能建立起来,反而使管理者日后的工作难以开展.所以,在企业文化尚未初步确立,员工还没有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时候,最好不要软化制度.
(二)采取逐渐软化的方法,适可而止
企业管理制度的软化也不是说今天还在强制管理,明天就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软化管理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管理者不仅要明白何时软化制度,更要清楚软化的程度.软化的力度不够,相当于没有做工作,软化地过分,则对管理制度是一种破坏,以前建立的制度体系不仅会土崩瓦解,更会让企业呈现出一盘散沙、无人管理的局面.只有管理者把握适度,软化地恰倒好处,才能使制度真正地为企业服务.
(三)不能脱离科学管理的大前提
制度软化,并不是说要脱离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前提.从现代企业的角度看,科学管理理论是有一定的弊端,它过于忽视人本身的感受,但其提出的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等许多理论在当今的管理工作中仍应严格遵循.如果抛开科学管理谈"人性化管理"或是"自我管理",无异于不打地基直接建高楼,其结果是不得而知的.
综上所述,企业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管理,使工作有效地进行.在管理工作中引入"引导"机制,逐步实现管理制度的软化,必然符合知识经济时代下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全面进步.
烽火猎聘资深顾问认为管理有许多特殊的领域,例如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各种行业、部门和过程的管理.这些领域都有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专门的学科有许多共性的内容,如人、财、物的组织与计划问题,对人进行领导和激励的问题等等.一般地说,这些专门的学科都有管理这一含义.本书所要研究的正是这种一般意义的管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管理一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原因很简单,不同的人在研究管理时的出发点不同,因此,他们对管理一词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
强调工作任务的人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这种定义的出发点为:在社会中人们之所以形成各式各样的组织和集团,这是由于集体劳动所能取得的效果是个人劳动无法取得的,或者仅能在很小的规模上很长的时间内取得.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曾经聚集了几万名科学家、几千家企业为其研究、设计和制造.这样巨大的项目所需要的知识是任何人都无法全面掌握的,更谈不上具体地实现这项计划.即使像建造住房这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工作,单凭个人去做也仅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规模上,而且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总之,组织活动扩大了人类的能力范围.然而,要真正收到这种集体劳动的效果,必须有个先决条件,即集体成员的活动必须协调一致.类似于物理学中布朗运动的活动方式,是无法收到这种效果的.为此,就需要一种专门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管理.
强调管理者个人领导艺术的人认为:"管理就是领导."该定义的出发点为:任何组织都有一定的结构,而在结构的各个关键点上是不同的职位,占据这些职位的是一些具有特殊才能或品质的人,这些人被称之为领导者.组织中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在不同层次的领导者的领导之下进行的,组织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这些领导者个人领导活动的有效性.所以,他们认为管理就是领导.
强调决策作用的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狭义地说,决策就是做出决定的意思.广义地说,决策是一个过程,它包括收集各种必要的资料,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找出最佳方案,以及跟踪检查.该定义的提出者强调: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组织是由一些决策者所构成的系统;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这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如果决策错误,执行得越好,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因此,任何一项组织工作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决策的好坏.所以,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一词还有许多定义,这些定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也仅仅反映了管理性质的某个侧面.为了对管理进行比较广泛的研究,而不局限于某个侧面,我们采用下面的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说明了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项基本活动.这五项活动又被称之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每个管理者工作时都是在执行这些职能的一个或几个.简言之,计划职能包括对将来趋势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建立目标,然后要制订各种方案、政策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以及各种作业计划都是计划的典型例子.组织职能一方面是指为了实施计划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该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能否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了实现计划目标进行的组织过程.比如,要根据某些原则进行分工与协作,要有适当的授权,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等等.组织对完成计划任务具有保证作用.控制职能是与计划职能紧密相关的,它包括制定各种控制标准;检查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若工作发生偏差要及时发出信号,然后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纠正偏差或制定新的计划,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用发射的导弹飞行过程来解释控制职能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导弹在瞄准飞机发射之后,由于飞机在不断运动,导弹的飞行方向与这个目标将出现偏差,这时导弹中的制导系统就会根据飞机尾部喷气口所发出的热源来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直到击中目标.激励职能和领导职能主要涉及的是组织活动中人的问题: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要对人进行指导、训练和激励,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解决下级之间的各种矛盾;要保证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信息渠道畅通无阻等等.
管理定义中的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即利用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所谓协调是指同步化与和谐化.一个组织要有成效,必须使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直到各个人的活动同步与和谐;组织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也同样要同步、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均衡地达到多元的组织目标.一个以汽车为其主要产品并且管理良好的企业,它在人力、设备、厂房和资金方面都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每个部门、每个单位,以至每个人什么时间做什么,何时完成,送到什么地点,都将有严格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用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这就如同一支配合良好的乐队,尽管大家各奏各的音调,配合起来则是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管理定义中的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
企业管理的演变
企业管理的演变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必经的过程,通常演变由三个阶段构成,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
不同阶段的详细介绍
经验管理阶段:企业规模比较小,员工在企业管理者的视野监视之内,所以企业管理靠人治就能够实现.所以在经验管理阶段,对员工的管理前提是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性本恶,天生懒惰,不喜欢承担责任,被动,所以有这种看法的管理者采用的激励方式是以外激为主,激励方式是胡罗卜加大棒,对员工的控制也是外部控制,主要是控制人的行为.
科学管理阶段:企业规模比较大,靠人治则鞭长莫及,所以要把人治变为法治,但是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其对员工的激励和控制还是外部的,通过惩罚与奖励来是员工工作,员工因为期望得到奖赏或害怕惩罚而工作,员工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在管理者的指挥下行动,管理的内容是管理员工的行为.
文化管理阶段:企业的边界模糊,管理的前提是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性本善,人是有感情的,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这时企业要建立效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文化管理阶段时并不是没有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文化管理的基础,经验仍然是必要的,文化如同软件,制度如同硬件,二者是互补的.只是由于到了知识经济时期,人更加重视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对人性的尊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的内容
①计划管理
通过预测、规划、预算、决策等手段,把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围绕总目标的要求组织起来.计划管理体现了目标管理.
②生产管理
即通过生产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等手段,对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进行管理.
③物资管理
对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进行有计划的组织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
④质量管理
对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监督、考查和检验.
⑤成本管理
围绕企业所有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
⑥财务管理
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专用基金、盈利等的形成、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
⑦劳动人事管理
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劳动和人事进行全面计划、统一组织、系统控制、灵活调节.
经典企业管理法则
一、"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地剌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地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地温暖而又不致于被扎."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地"心理距离效应",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这样做可以获得下属地尊重.与下属保持"适当"心理距离,避免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二、"南风"法则
也称为"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地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地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地,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地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工作地积极性.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
由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了他理想中地女性地靓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对自己地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赋予雕像以生命.爱神为他地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靓女雕像活了起来,并娶她为妻.在这个神话地基础上,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地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地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地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其实,这是从学生地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地几个人.有趣地是,在学年末地测试中,这些学生地学习成绩地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地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地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地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地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地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地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地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四、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郊外地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地工厂,有较完善地娱乐设施和非常健全地社会福利,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效率也不高.后来,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用两年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并且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地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取得了意想不到地效果:工厂地产值大幅度提高.
?霍桑试验地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对人地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地、孤立地个体,他们地行为也不仅仅受工资地刺激;影响生产效率地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地人际关系.由于工人们对工厂地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地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
五、"金鱼缸"法则
金鱼缸是玻璃做地,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地情况都一清二楚.将"金鱼缸"法则运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者增加单位各项工作地透明度.单位地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领导者地行为就会被置于全体下属地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领导者享受特权、滥用权力,从而强化领导者地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单位地向心力和凝聚力.
六、"热炉"法则
就是每个单位都有自己地"天条"和规章制度,任何人触犯了都要受到惩罚."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摸也知道炉子是热地,是会灼伤地--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就会受到惩处.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地规章制度,就必定会受到惩处.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需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绝不拖泥带水,绝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地目地.
(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七、互惠关系定律
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猜疑就会被猜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是心理学上地互惠关系定律.当您真诚地辅助员工地时候,员工才能真心地辅助您,拥戴您.
八、手表定理
一个人同时拥有两只表时,他会无法确定时间.你要做地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地一只,尽量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地标准,听从它地指引行事.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地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地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地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地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九、酒与污水定律
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地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地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地人物,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地和谐.一个正直能干地人进入一个混乱地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地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地,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地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你地组织里有这样地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禅与企业管理》内容简介:
第一章人间禅道是沧桑
1、"禅"之本义--心灵自由之旅
2、"禅"之渊源--古老的中国智慧
3、"禅"之境界--何处惹尘埃
4、禅心--现代管理密匙
5、禅道--内圣外王之道
6、禅思--企业文化内核
第二章禅道中的经世济民
1、禅解古代中国及日本文化
2、禅解毛泽东思想
3、禅解百色禅师
4、禅宗的丛林制度--诚信为先
5、企业管理的精髓--以德服人
第三章禅的教育与修炼
1、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
2、以智慧为依归
3、禅学教化与企业精神
第四章智慧、顿悟与脑能开发
1、天水之朝--宋文化的精神内蕴
2、参要真参--引爆大脑激情
3、悟要实悟--洞开的智慧
4、涅盘妙心--当下的力量
第五章禅学的新生
1、5S管理中的禅道精神
2、思古与复古--现代制度的古老内蕴
3、日本企业文化与中国禅文明
4、企业生存的根本--不破不立之道
5、企业成败的关键--分寸与规则
第六章禅心如月我如镜--企业家的修养
1、禅的生死之悟
2、真修实证,不立文字
3、独立思考的能力
4、回报社会的行动
5、与天和道
6、和谐之学
7、大仁之学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