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现象

  Baike ·  2010-03-10 10:12  ·  13305 次点击
衰变理论指出了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会衰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但如果进一步问,究竟衰变成了什么元素的原子呢?衰变理论并没有给出答案。十年以后建立了位移律,终于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中,通常把发生衰变的物质称为母体,把衰变后生成的物质称为子体。1908年,索迪归纳了大量α衰变母体及其子体的化学性质,发现母体物质发生α衰变后,其化学价总是减少二价,例如六价的铀变成了四价的铀X,四价的钍变成了二价的介钍I,二价的镭变成了零价的惰性气体氡等等。于是,他总结出一条规则:某一元素作α衰变时,生成的子体是周期表中向左移两格的那个元素的原子。1913年,一些科学工作者又总结出另一条规则:某一元素作β衰变时,生成的子体是周期表中向右移一格的那个元素的原子。这两条规则合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位移律,它把衰变时放出的射线的性质和原子发生的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在这段时间内,还发现某些不同的放射性物质,如鑀和钍、介钍I和镭等,它们的性质竟惊人地相似,如果偶尔把它们混在一起后,用化学方法就无法把它们分开。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一般是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分离的,不能用化学方法分离的一般是同一种元素。因此,势必得出如下结论:它们虽是不同的放射性物质,但属于同一种元素,于是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所谓同位素就是化学性质相同的一类原子,它们的原子量不同,但原子序数相同,在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
有了衰变理论、同位素概念和位移律,那许许多多已经发现的和进一步发现的放射性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容易搞清楚了。很快就建立起了铀和钍两个放射性衰变系列。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在这里先把原子核和射线方面的有关知识简要介绍一下。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带1个负电荷,质于带1个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在数值上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的质量数为1,中子的质量数也为1,电子很轻很轻,其质量一般忽略不计。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就是原子核或原子的质量数。α射线又称α粒子,它是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β射线又称β粒子,它是电子,带1个负电荷。如果原子发生α衰变,那就是从原子核内放出一个α粒子,因此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如果原子发生β衰变,放出一个电子,那就是相当于核内一个中子转变成了一个质子,因此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
放射性原子不但按一定的衰变方式进行衰变,而且衰变的速率也是一定的。某种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放射系中,始祖同位素的半衰期很长,铀-238的半衰期为45亿年,这与地球的年龄大致相同。钍-232的半衰期更长,达140亿年,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才使它们得以在地球上留存。
不过,放射系中其它成员的半衰期要短得多。最长的不过几十万年;最短的还不到百万分之一秒。显然,它们是不可能在地球上单独存在的。但是,放射系中的每个成员都不但会衰变掉,而且同时也会由于上一个成员的衰变而得到补充,因此只要放射系的始祖元素存在,各中间成员也就决不会消失。这就象水库里的水不会枯竭一样:水库里的水不断流出去,同时又不断由上游的河水得到补充。当放射系中各中间成员衰变掉的量与生成的量相等时,即各成员之间的比值保持恒定不变时,我们就把这种状态称为放射性平衡。
铀和钍两个放射系已经满意地建立起来了,许多放射物质与铀、钍伴生,确实是不无道理的,原来它们都是始祖元素铀或钍的子孙后代。可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锕在铀矿中的存在一直是一个不够清楚的问题。
经初步测定,锕的半衰期为二、三十年。因此,它之所以能存在于自然界,必须依存于某一个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另外,在含铀量不同的铀矿物中,锕量和铀量之间总有一个恒定的比值。由此看来,锕象是铀的后代。
但情况又不尽然。测量结果表明,作为铀的后代的镭,它与铀平衡时的放射性强度,远比锕(或锕的任一后代)与铀平衡时的放射性强度来得大。两者的比值约为97:3。因此锕不可能是铀的主链成员。
根据这一事实,1906年卢瑟福提出了如下的假说:锕及其后代(称为锕放射系)可能是铀放射系中某一成员的分支衰变产生的支系,即某一成员可能发生两种形式的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百分之九十七变成了镭放射系(镭及其后代),百分之三变成了锕放射系。这既符合衰变理论,又能解释锕总以恒定的比值存在于铀矿中这一事实。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