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谱

  Baike ·  2010-03-10 10:21  ·  34525 次点击
日全食的食既和生光的瞬间,在太阳边缘闪现的色球发射线光谱。日食时光球的光被月球掩盖,散射光很小,色球底部的起点定得比非日食时准,所以这种资料非常珍贵。
可以用有缝的或无缝的摄谱仪拍摄闪光谱。但有缝摄谱仪的狭缝对太阳的位置很难定准,所以一般用无缝摄谱仪来拍摄。食既和生光时由月球边缘遮蔽太阳边缘所构成的细眉形色球,本身就起了狭缝的作用,一条条光谱线实际上就是色球部分的单色像。闪光谱持续时间很短,约几秒钟,拍到的是日面上各个高度在视线方向的累积强度,要把2张相继拍得的底片谱线强度相减,才可得出相应的色球层次的发射光谱。因此,观测时要求快速拍片以取得高空间分辨率的资料。
分析闪光谱,首先应把不同的谱线在不同高度处的强度标出来,并算出其梯度值。不同的谱线强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各不相同,低激发谱线在1500公里处强度就已经降得很低,而高激发谱线可延伸到6000公里或更高处。这可能是因为温度从色球底层极小处开始回升,直至1百万度。
闪光谱底片上不仅有许多发射线,还有弱的连续辐射,它们是由负氢离子发射和汤姆孙散射造成的;在巴尔末线系限的短波侧,还重叠有自由电子跳到氢第二能态而产生的巴尔末连续辐射。各个波区不同高度的连续辐射资料中蕴藏着很多信息,利用它们同电子密度、氢密度依赖关系的差别,可求出电子温度、电子密度随高度分布的情况,从而建立色球模型。
闪光谱中氢线占很突出的地位。现在拍到的最高项巴尔末线已达H,因为低项巴尔末线自吸收比较大,所以分析起来比较困难。研究氦线的困难要小一些,因为可见光区的氦线自吸收都比较小。从这些谱线的研究中发现,色球并不处于热动平衡状态,而色球的静力学平衡也被破坏。
把氦线与巴尔末连续带加以分析比较,就可得出太阳大气中氢与氦的含量比:在3000公里以上高度大约为10:1,且不随高度变化。经过分析,针状物中的氢-氦含量比也是如此,不过在1000-3000公里高度空间,针状物中氢的含量较大。这一现象尚无确定的解释。
闪光谱中数量最多的是金属线,它们的梯度值相差非常大,除了电离钙的共振线之外,金属线的强度下降得很快。即使如此,其标高也有250-300公里,比静力学平衡预计的100公里大的多,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湍流的作用。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