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

  wish8088 ·  2010-03-13 09:56  ·  23038 次点击
唱片
唱片是一种音乐传播的介质概括。其物质形态可以分为早期的钢丝唱片、胶木78转唱片、黑胶唱片及今时今日的CD光盘等等。
目录
CD唱片的分类
唱片的发展
唱片兴起原因
唱片的收藏价值
中国首家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LOGO
参考资料
CD唱片的分类
普通CD:
普通CD唱片的采样频率为44.1kHz,16比特量化。可以达到20-20kHz的频响和90DB的动态范围以及不低于90DB的信噪比。普通激光唱片的频率响应非常平坦,底噪声很小,动态范围相当大。在模拟录音的时代,动态范围达到80DB已属不易,但数字录音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到90DB。既然普通CD唱片的技术指标不错,为什么后来又推出了很多种格式的CD唱片呢?这主要的因为普通CD唱片的采样频率过低,量化的比特数也不够高。因此在聆听老一代的CD唱片时,总会有声音粗糙,缺少细节的甜美的歌唱性等问题。在重播的音场深度、宽度等方面也比较窄、比较紧,整体的空气感和临场感不太好。
改良型普通CD:
1994年,美国泰拉克唱片公司推出了采用20比特录制的CD唱片。在母带的录制、编辑过程中,动态范围达到了112DB。然后转换成16比特进行数字压片。1995年,美国泰拉克TELARC唱片公司推出了双声道环绕声录音方式的CD唱片。这在录音史上具有阶段性的意义。因为通过双声道环绕声方式,在普通的立体声音响系统中,你可以听到更深、更宽的音场,能够体会到一定程度的包围感了。其实泰拉克唱片公司早在1986年就推出了采用双声道环绕声技术录制、出版了CD唱片。只不过那时的双声道环绕声录音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唱片投放市场后,效果良好。在经过了十年的改进与完善之后,正式推出了双声环绕声系列CD唱片。1996年,飞利浦唱片公司推出了采用24比特录制和模拟母带24比特重新制作的系列CD唱片,并且采取限量发行的方式。这批唱片的采样频率仍是44.1kHz,24比特量化。主观听感的改进很大。音色甜美、细致,具有丰富的细节。歌唱性不错,可听性很强。以上的CD、20比特CD、双声道环绕声CD、24比特CD都属于普通CD的范畴。HDCD虽然采用了专用的编解码技术,但最终还是落在了普通CD的技术范畴之中。在播放中,均与普通CD机良好地兼容。从以上的CD技术发展来看,不论是提高录音时的采样频率还是提高量化的比特数,都能够获得比较丰富的信息。最后落实到16比特普通CD唱片上,在重播的音质、动态、歌唱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改进。
HDCD:
HDCD
1992年,在普通CD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HDCD。HDCD的含意为高精度CD唱片。同年,美国RR唱片公司推出了编号为RR-S3CD的HDCD样片。HDCD的主要技术原理是:采用18比特进行录音。在录制的过程中,16比特为普通全频带数码录音:另外2比特经过高通滤波器等设备专门用于记录包含有大量相位信息的高频与超高频。然后在编辑、制作母盘时,将全频带部分压缩成为14比特,将相位专用的2比特单独记录。然后压制成HDCD唱片。HDCD唱片在普通CD机上重放时,只能读出14比特的全频带音频信号。这时的动态范围仅能达到78DB。在具有HDCD解码功能的CD机上,可以读出并复合2比特的相位、高频信号,增加了播放时的透明度与细致度,音场的宽度同时也会有所改善。HDCD由于采用比特预留的预加重方式制作,虽然与普通CD机有不错的兼容性,但不论在何种解码的工作方式下,都压缩了动态。对于动态不大的录音来说,清晰度提高了;但对于大动态的录音来说,会有一定的损失。再加上HDCD的播放机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大量上市的;世界上各主要唱片公司对HDCD的支持态度也不够大,采用HDCD方式的唱片软件不够丰富。HDCD唱片与播放机真正的普及年代是2000年。在此期间已有多种格式的CD唱片问世,还正式推出了SACD和DVDAudio两种格式的CD唱片。因此,HDCD唱片的普及具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DDDD:
1993年,**德国DG唱片公司**推出了4D录音格式。CD唱片原来最多只具有3个D,这就是数字录音、数码母带和数字压片(DDD)。在这其中还有另外三种方式:这就是模拟录音、模拟母带制作、数码压片的AAD方式;模拟录音、数码制作母带、数字压片的ADD方式和数字录音、模拟编辑制作母带、数字压片的DAD方式。4D录音是在数字录音机的前端,增加了话筒用的模拟、数字转换器和数字调音台。同时采用21比特量化。使原始的动态记录范围达到了118DB。声音的细致、甜美程度有了不小的改善。然后以21比特的方式进行母带编辑制作,最后转换成16比特进行数字压片。4D唱片明显的播放效果,重播的整体音色厚道了,细致度提高了。
SACD:
SACD是由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的第二代高密度光碟。SACD的采样频率是2.8224MHz,是普通CD采样频率的整整64倍,SACD采用的是DSD(DirectStreamDigital)数字音频技术,从头到尾都是1Bit形态,不需任何转换。SACD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SACD。除了使用专用的播放器材之外,和任何一种播放器材都不兼容。SACD还有一种复合盘的制作方式。在唱片的下层是SACD,在唱片的上层是普通CD。属于典型的单面双层式结构。复合盘的SACD与普通CD机良好地兼容。**SACD的记录格式有两种:一种是双声道格式,另一种是多声道(6声道)格式。**SACD的音乐播放效果非常理想:就连复合后的普通CD,其播放效果也相当好。目前DVD-Audio和SACD唱片的价格很高,专用的播放器材也很贵;对高格式CD的普及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XRCD:
CD唱片
XRCD也是为音响发烧友津津乐道的另一种可以出得好音质的CD唱片。XRCD和HDCD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重播XRCD版本的CD唱片不需要特殊的CD唱机和解码器,目前的CD重播设备均能重放XRCD版本的CD唱片。而且,那CD完美的16bit音频的音响效果都能够以最高的境界表现出来,因此受到发烧的极度欢迎。但有人称XRCD为“后CD时代”的“末代皇帝”,主要是由于价格高昂,而且音质更好的DVDAudio和SACD已经出现,所以难以普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XRCD全称ExtendedResolutionCompactDisc,就是“扩展解析度CD”,是由日本JVC公司开发研制出来的独家技术。使用JVC自身开发的K2数码界面系统,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压片制造工序、硬件与理论等多方面成果,技术的主要重点是:加强母带录音处理及CD唱片的制作,其目的是让聆听者听到更高保真度和更好音质表现的录音效果。而且XRCD的录音处理技术均在目前的CD标准范围之内。但这就使得其在加工成本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所以不论是JVC自己品牌出的XRCD,还是其他少数公司的重新刻录XRCD发烧碟,价格都很昂贵,普通发烧友无法张张都买,只能择其精品下手。事实上,也正是由于昂贵的因素,大多数唱片公司都难以支持XRCD,所以在市面上看到的XRCD品种实在寥寥无几。
唱片的发展
一、录音技术的发明
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十九世纪末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录音机。他原本是想把这种圆筒式录音机作为听写机来推广,结果这个计划遭到了所有那些靠记录老板讲话吃饭的秘书们的一致反对,不幸夭折了。但录音机却在音乐市场找到了用武之地。人们只要买一个录音圆筒,就可以从家里的录音机上欣赏到各类音乐。
索尼第一台磁带录音机1950年
几乎与此同时,机械钢琴(Pianola)被发明。这是一种用打孔纸带操纵的钢琴,你只要买一卷纸带,就可以在家里的机械钢琴上“高保真”地欣赏到名家的钢琴独奏。这个新玩艺儿极大地推动了“拉格泰姆”音乐(Ragtime,一种经常使用切分音的钢琴音乐)在美国的普及。“拉格泰姆”音乐可以说是第一个欧洲没有的,纯美国风格的音乐形式,是公认的爵士乐的前身之一。
这两样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欣赏音乐的方式。以前,人们要么自己弹琴,要么买票去听专家弹,总之不那么容易。有了录音技术和机械钢琴,音乐才算第一次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里。这两样发明还造就了现代模式的音乐工业,吸引了众多的人材专心从事音乐生产,为音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现代音乐工业的诞生还打破了传统民歌的生存基础。按照公认的定义,民歌是指经过人们世代口头相传而流传到今天的民间音乐。民歌爱好者之所以喜爱民歌,一是因为民歌背后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是因为民歌经过了几百几千年的竞争淘汰,存留下来的一定是久经考验的优秀作品。不过有的人因此就小看了流行音乐,实在大可不必。其实这两者完全是个萝卜青菜的问题。流行音乐虽没有民歌那么富有历史感,可流行音乐的现代感又是民歌所没有的。有人说民歌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可他们忘记了,过去是没有录音机的,音乐的传播速度很慢,传播面也很窄,所谓考验也就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小范围里。而现在的流行音乐,一出世就面临众多听众的检验,能经得住这样考验的流行音乐不一定就比民歌差。换句话说,录音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流行音乐,它代替了过去的民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民歌。
二、七十八转唱片
爱迪生圆筒十分粗笨,使用极为不便。一个名叫埃米尔·玻里纳(EmileBerliner)的德国移民于1888年发明了唱片。后经包括爱迪生在内的许多人的改进,成了二十世纪初期录音音乐的主要载体。因为技术的限制,那时的唱
78转手摇式留声机
片转速很快,每秒78转。因为转速快,这种唱片每面最多只能录不到三分钟。这一时间上的限制决定了当时的流行歌曲一定是短小精悍的。其实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的传统民间音乐鲜有这么短的,传统文化里的音乐形式原本是风格多样,长短不一的。但随着78转唱片的问世而诞生的所谓“流行歌曲”却从此把人们听音乐的习惯标准化了,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一直延续至今天,束缚了听众的欣赏口味,钝化了人们的音乐想象力。流行歌曲之所以被烙上了诸如“速食面”、“快餐文化”等诸多贬义烙印,当初78转唱片的长度限制是罪魁祸首之一。
78转唱片以人工上弦作为动力,无需电力,这在缺少电力的美国南方农村显出了优势。尤其是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广播开始在美国城市流行,唱片销售受其影响而大幅下滑。唱片商不得不把眼光转移到农村,开发适合农民口味的音乐种类,正是由于这些商人们的努力,美国民歌才得以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复兴,大批真正的民歌手被唱片公司发掘出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后来美国流行音乐的格局。
三、麦克风的改进
早期录音是不靠麦克风的。乐手对着几个大喇叭口演奏,声音直接进入录音设备,带动刻录针在唱片上刻下沟纹。这样录音麻烦自不用说,录出来的声音质量极差,根本没法还原结构复杂的人声。因此早期唱片录的大都是器乐演奏,听众也就是听个响动。1925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电动麦克风,它依靠的是电容对极板厚度变化的灵敏反应。而构成电容的材料也经历了从金属、碳再到空气等改进,频率响应越来越好。正因为如此,人声才有可能逐渐代替器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流行歌曲的演唱者才有可能代替演奏家,成为大众明星。
麦克风和相应的扩音设备的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歌手的演唱方式。在此之前,不管是欧洲的歌剧,还是中国的戏曲,甚至包括源自农村的民歌,其演唱者都必须扯着嗓子拼命唱,才能盖过乐器的声音。随着麦克风的出现,音乐界才第一次出现了平·克劳斯贝和福兰克·辛纳屈这类用真嗓子演唱的“温柔”歌手。没有扩音设备,管弦乐的宏大音量早就把他们的肉嗓子淹没了。
四、广播业的兴起
自二十年代开始,广播逐渐在美国普及。这一新兴的传播方式在诞生初期曾极大地影响了唱片销售。原因很简单,古今中外人类的共性其实是一样的,免费的东西总是最能吸引消费者。就象现在唱片商起诉互联网一样,当初美国的唱片出版组织ASCAP也曾多次起诉过广播业,并迫使美国政府通过了新的法律,强迫广播业主付费给唱片商。广播业主们起初也想尽办法赖帐,但最后被逼无奈,干脆自己成立了一个新的名为BMI的组织,与ASCAP抗衡。由于ASCAP签下了大多数主流歌手,BMI就只能去发掘那些地下的,另类的音乐家。在当时,这无疑是指黑人音乐家。BMI的兴起直接导致了黑人音乐在美国的兴盛。没有黑人的影响,当今的美国流行音乐简直就无从谈起。
早期的广播用的是“调幅”(AM)传播方式。这种方式技术上简单,而且传播距离远,但却具有噪音大,保真度低的致命弱点。早在1923年,一个叫埃德温·阿姆斯特朗(EdwinArmstrong)的工程师就开始研究另一种传播方式:“调频”(FM)。在广播界巨头RCA的帮助下,他终于在1936年向公众展示了FM广播系统。可是,当时RCA却已经改变了经营策略,转向了更有前途的电视业。为了与FM争频道资源,RCA游说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试图把FM挤出“高频”(VHF)频段。虽然当年FCC还是把VHF的第一频道给了FM,可二次大战结束后,FCC终于裁定把FM永远排除在VHF之外,只能使用“超高频”(UHF)。这一裁定使得FM的传输距离大大缩短,噪音也变大了。赞助商因此纷纷退出,转向利润更大的电视业。阿姆斯特朗在绝望中跳楼自杀。
由于以上原因,AM电台又独霸美国广播业三十年。而音质较之出色得多的FM电台却成了非主流电台,只能在穷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得以流传。
当时RCA转向电视的决定从商业角度来说并不算坏。电视业(以及好莱坞)从一开始就远远走在了广播和唱片业的前面,并因此吸引了大部分财力雄厚的大垄断资本家的注意。这一现象不仅阻碍了FM电台的发展,而且还使得AM电台也受到了相对较少的关注。在这种大气候之下,许多地方性的小AM电台得以迅速发展,并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这些独立电台,以及它们雇佣的一批很有眼光的独立DJ,为黑人节奏布鲁斯,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早期摇滚乐在美国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五、电吉它的发明
电吉它
木吉它(或者叫做原声吉它)的历史据说可以追述至公元前1200年。这种乐器简单易学,演奏者可以很方便地同时演唱,这两条优点使得吉它(或类似的乐器)成为许多地方民歌手的主要伴奏乐器。但木吉它的声音较小,在早期爵士乐当中不得不充当给吹奏乐器打节拍的角色(钢琴的地位与之类似)。1924年,第一个可接放大器的吉它问世。可是人们当时还无法接受这种原始电吉它所发出的声音,所以很不普及。直到三十年代,电吉它才开始被爵士吉它手们所青睐,他们开始尝试在演奏中加进吉它独奏(solo),并从此彻底改变了吉它的形象。早期的电吉它大都是由吉布森(Gibson)吉它公司生产的。
为了改进早期中空电吉它在声音上的一些缺点,吉它手兼发明家莱斯·保罗(LesPaul)发明了实心(SolidBody)电吉它。他与吉布森吉它公司合作生产的“吉布森·莱斯·保罗实心电吉它”以及另一位吉它先驱里奥·芬德(LeoFender)设计生产的“FenderStratocaster”型实心电吉它成了吉它手们的最爱,并很快就扩展到布鲁斯领域。可以说没有电吉它,就不会有节奏布鲁斯,那样的话,摇滚乐也就不会存在了。
六、唱片的进化
七十八转唱片所用的主要原料是虫胶(Shellac),大部分来自印度。二战期间,虫胶的来源被切断了,唱片公司被迫要求买主必须上交一定数量的旧唱片才能换一张新的,这一政策使得大量早期78转唱片被销毁,许多珍贵的录音也因此永远丢失了。
布鲁斯
随着虫胶的越来越稀少,各大唱片公司不得不纷纷放弃黑人等少数民族音乐市场,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主流音乐市场上。这种倾斜政策一直延续到二战后。面对随之产生的真空,一大批小型唱片公司纷纷出来填补空白。它们对音乐的选择和对音乐家的限制远比大唱片公司要来得宽松,因此,一批别具一格的黑人音乐才得以被录成唱片,节奏布鲁斯因此才能此脱颖而出,并逐渐红遍全国。
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唱片于1948年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问世了,其发明人是该公司的首席工程师皮特·格德马克(PeterGoldmark)。他本人是个古典音乐爱好者。他对用78转唱片播放古典音乐时必须不断换唱片这一点感到十分不满,并发誓要改造唱片,延长播放长度。要达到这一点,减慢唱片的转速并增加沟纹数是当然的选择。可这样做势必增加失真度,增大噪音,并缩小频率响应范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格德马克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从唱针唱臂,再到唱盘材料等许多地方对唱片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他们采用钻石做唱针,乙烯基塑料(Vinyl)为唱片材料,把唱片转速降到每秒331/3转,并增加沟纹密度,使得一张12英寸(约30厘米)唱片每面可放二十多分钟的音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密纹唱片,又叫“长时唱片”(LongPlay,LP)。LP唱片的音响规格很高,因此带动了从麦克风到放大器再到扬声器等音响设备的一系列革新,再加上1957年诞生的立体声唱片技术,现代高保真音响(Hi-Fi)工业才算正式启航了。这一新的音响标准在许多方面对音乐风格的进化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其中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许多音响发烧友变成了只听音响不听音乐的怪物。顺便插一句:在中国,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的“复兴”与这两者比较适合“发烧”很有关系。
让我们再回到五十年代,面对哥伦比亚新推出的LP唱片,其主要竞争对手RCA立刻作出了回应。其实早在三十年代RCA就曾推出过331/3转唱片,可因为音响质量差而没有被老百姓接受。RCA的领导阶层仍然坚持认为单曲唱片
45转胶木唱片
还将延续很长的时间,因此他们推出了一种新的规格:45转唱片。这种唱片每面还是只能放不到五分钟,但声音质量却比78转唱片好多了,甚至比LP还好一些。当时RCA的一个副总裁曾武断地对该公司古典部门的负责人说:“换一次面其实只需要七秒钟,消费者不应该在乎这么短的时间。”那位哭笑不得的负责人回答:“这就好比你正和你哥们儿的老婆偷情,卧室的门却总关不严。其实也不是总开着,就是每隔五分钟开一次,每次七秒钟……”。不用说,哥伦比亚的LP唱片很快就在古典音乐领域把RCA彻底打败了。
但是45转唱片也有自己的优势。它直径小,唱片薄,又不容易碎,运输成本低,十分适合讲究时效的单曲市场。另外,45转唱片播放技术相对容易,RCA大批量地制造出一种便携式的,自带喇叭的唱盘,在青少年当中推销,结果很受欢迎,成了他们开派对时的最佳选择。青少年们干脆把这种唱盘叫做“Hi-Fi”。这类“Hi-Fi”的流行极大地促进了五十年代单曲市场的繁荣,而LP则只在那些听严肃音乐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学以上程度的听众中流行,并最终为流行音乐的艺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七、录音磁带的发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造成了78转唱片市场的萎缩,却阴差阳错地从另一个方面对流行音乐市场提供了帮助。原来,德国的工程师们为了更好地广播希特勒的讲话,经过多年的研究,在磁带录音技术上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二战后,美国把这一技术原样拿了过来,并很快就运用在流行音乐领域。磁带录音方便可靠,价钱便宜,质量又好,使得投资不多的小型录音公司得以生存下去,为五十年代独唱片立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前面提到过,这些小型公司的兴起直接促成了摇滚乐的诞生。
六十年代中期,RCA发明了可以在汽车上使用的八轨磁带(8-Track),这一发明立刻吸引了众多以前不怎么买唱片的消费者的注意,美国的音乐销售也从这一时期开始直线上升。七十年代初,一批自称是“低者”(Downer,相对于传统的“Higher”)的吸毒群体发现在高速行驶中的汽车里听震耳欲聋的重摇滚对达到“状态”很有帮助。这种说法很快在听众中流传开来,并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七十年代初期重摇滚的流行。一批重摇滚乐队因此受益匪
重摇滚乐队—黑色安息日
浅,如“深紫”(DeepPurple)、“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和“AC/DC”等,他们的磁带销售往往会占到总销售额的70%以上。
再后来,杜比技术的发明让可录音的卡式磁带走进了消费者的家中。这一新技术使得盗版磁带开始在地下泛滥。唱片商不得不象当年对抗广播业一样,又开始借助法律手段进行抵制。不过,磁带的录音质量比不上LP,再加上因为各种原因,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市场格外繁荣,因此盗版的影响不算太坏,倒是一些歌迷在地下市场交换私自录制的歌手实况演唱录音,算是弥补了录音室唱片的不足。这些非法录音不但为乐队造就了一批批铁杆歌迷,而且为后来音乐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帮助很大。
八、录音技术的革新
唱片工业自诞生初期开始的前五十年里,可以说一直是扮演着“现场录音记录者”的角色。绝大多数唱片都不对音乐家的现场表演做任何改动,听众也是抱着听现场的心情听唱片。电吉它的出现是一个异数。电吉它发出的声音和原声吉它相去甚远,听众当初很不适应这类电子声,不把它当音乐来看待。后来因为电吉它的许多优点,有越来越多的乐手开始在舞台上演奏电吉它,老百姓也就渐渐熟悉并接受了这种怪声音。但这种接受还是没有离开舞台表演的范畴。
前面提到过的那个电子工程师兼吉它手莱斯·保罗把录音技术提高了一大块。他于三十年代末期开始尝试多轨录音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音乐家把分别录好的伴奏或者人声部分混在一起,让人听起来就象是有许多个音乐家在同时演奏一样。保罗一开始这样做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在唱片中增加一把吉它而已,在音乐概念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直到五十年代末期,一个名叫费尔·斯拜特(PhilSpector)的制作人开始大规模地在流行音乐唱片中使用多轨录音技术。与保罗不同的是,他在录音中加进了大量的乐器,营造出一种象墙一样的巨大声场。因此后人把他制作的这类音乐叫做“音墙”(WallofSound),这种前所未有的新鲜声音镇住了当时许多听众,为由他制作的唱片成为排行榜上的常胜将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斯拜特的这种“声音墙”技术说白了不过是大量常规乐器叠加而产生的宏大效果而已,交响乐中早就有了,并不新鲜。真正对唱片制作进行了革命性改革的是披头士乐队的那张著名的《帕配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Pepper'sLonelyHeartClubBand)唱片。当时乐队成员刚刚去了趟美国西海岸,目睹了一批迷幻乐队在旧金山的兴起。受他们影响,或者说是受到了迷幻剂的启发,乐队回到了伦敦的阿比路录音棚(AbbeyRoadStudio),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花费了十万美元的经费(也只有披头士才花得起),制作出了这么一张被音乐界普遍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辑。
披头士乐队的著名制作人乔治·马丁(GeorgeMartin)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录音技术(其实也不过是台四轨机,但马丁利用多重混音的办法,实际上相当于使用了九轨),使用了各式各样的古怪乐器,并大量采用延迟、失真、回声和用现代眼光看近乎手工的剪接技术,营造了一个现实世界里没有的声音仙境。整张专辑没有任何单曲,而是用音效把每首歌连在了一起,唱片中的许多歌曲讽刺了现代人平庸而又毫无意义的生活方式。象这样不
披头士乐队
刻意突出单曲,而是通过整张唱片表达某种概念的所谓“概念专辑”(ConceptAlbum)自《帕配军士》之后迅速在欧美流行开来。如果没有LP,没有现代录音技术,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披头士们本来是想在这张唱片里表现一个虚拟乐队的现场演出的情景,可结果却是结束了传统唱片只能成为现场演出替代品的历史,使唱片本身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从此,音乐的定义被大大扩展了,她不再只是旋律、和声和节奏的简单组合,许多诸如电子声音、变形音效、环境噪音和其它各种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声响都可以通过艺术家巧妙的组合而被赋予某种深刻的含义。一句话,现代录音技术(尤其是后来电子合成器的广泛运用)解放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九、FM卷土重来
前面提到,由于多种原因,六十年代以前,极端商业化的AM电台在美国占据了大部分江山,FM电台则被迫成为只为少数民族服务的超小型电台。可是,随着披头士对流行音乐的彻底改造,越来越多的美国乐队开始偏离传统的流行单曲风格,向艺术摇滚的方向发展。可这类乐队在美国却十分缺乏对外宣传的有效渠道。
这类乐队最集中的地方要数旧金山,那里发达的LSD文化和当地特有的崇尚自由的精神孕育出一大批迷幻乐队。1967年4月的一天,当地一个名叫汤姆·唐纳休(TomTonahue)的AM电台DJ正在为该电台没法容纳他喜欢的先锋摇滚乐而苦恼,他的一个朋友向他提起了FM电台,旧金山居住着很多华裔和拉丁裔居民,他们都听FM电台。唐纳休受到启发,开始四处打听行情。最后,他了解到当地一个名为KMPX的FM电台正因一个中文DJ的离去而犯愁,于是便自告奋勇地要求填补空缺。就这样,美国第一个先锋摇滚FM电台正式成立了。
KMPX给了唐纳休绝对的自由,他也正好尽情发挥,在他的节目里随意地播放先锋摇滚、民歌、布鲁斯、爵士乐、古典音乐和电子音乐等所有他喜欢的音乐种类。与流行歌曲相比,这些“另类”音乐都对音响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具备立体声的FM电台正好能满足这种要求。很快,唐纳休的先锋实验开始在旧金山流行开来,并引起了许多地方电台的注意。不久,一大批先锋FM电台在美国各地冒了出来,赞助商也开始注意起FM电台了。这一风潮极大地促进了先锋摇滚乐在美国的流行,从旧金山的许多迷幻摇滚乐队到来自英国的一批先锋摇滚乐队都从中得到了好处。这一风潮还促使后来许多摇滚乐队开始广泛借鉴其他音乐形式,摇滚乐的融合期到来了。
十、演出音响的进步
磁带唱片的流行和广播电视的普及很容易让我们忘掉了音乐的演出功能。其实,音乐现场表演方式的进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音乐风格的演变。这种进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出音响的进步。举个例子:如果没有电子扩音设备,摇滚乐还能存在吗?
早期扩音设备都是电子管的,笨重不说,功率也不够大,所以那时的摇滚乐演出都只能在室内进行,到了室外就蔫了。熟悉鲍勃·迪伦的读者可能都知道,他在1965年那次著名的新港民歌节上首次插电演出遭到了台下大多数听众的抗议,可你们也许不知道,那次演出所用的糟糕音响,而不是迪伦的摇滚乐,才应该负主要责任。那本来是个民歌演唱会,台上的麦克风没几个,音响功率也不够大,调音师更是不懂怎样调摇滚乐。迪伦突然带了一个摇滚乐队上了台,那个调音师立刻就慌了。他把乐器的声音弄得很大,而因为台上没有监听音箱,迪伦也无法知道效果怎样。结果台下听众根本听不清迪伦在唱什么,很多人起哄其实是在抗议这一点!迪伦是栽在了音响上面。
和迪伦的遭遇相反,另一只伟大的乐队当初则是得益于他们的音响。“感恩而死”(GreatfulDead)乐队刚成立那会儿在旧金山的一批迷幻乐队当中并不十分突出。但他们有一个靠贩卖毒品发了财的朋友。此人十分精通音响设备,花了一大笔钱为乐队购置了一套当时最好的舞台音响,而迷幻摇滚乐非常需要好音响来增加效果。这里当
舞台音响
然不是说他们的发迹靠的是音响,但这套音响确实帮了他们的大忙,他们这种以大段的即兴演奏为特点的现场表演之所以能成为最受欢迎的演出,音响起了很大作用。
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的普及,演出用音响可以做得越来越轻便,功率却越做越大了。大功率演出音响的出现使得所谓“体育场摇滚”(ArenaRock)乐队的出现和流行成为可能,也为现在众多讲究音效的摇滚乐队常年不断的巡演创造了条件。
现代的摇滚乐演出甚至不光要有好的音响,还要有好的视觉效果。如果你有幸去现场“听”过平克·弗洛伊德(PinkFloyd)乐队的演出,你一定会发现你更多的时候是在“看”他们演出。他们在现场演出中用现代科技所营造的迷幻世界是欧美乐队中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
不光是演出音响可以左右音乐的演变,个人听音乐的方式也和某些音乐风格的流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个人人都躲在自己的蚊帐里听耳机的社会,摇滚乐是很难流行开来的。同样地,在一个人人有车,汽车音响又很容易搞得很夸张的社会,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讲究低音和鼓点的“说唱”音乐(Rap)为什么会那么流行了。
十一、音乐的数字化
CD的出现除了为唱片商提供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外,一个很大的“成果”就是宣告了概念专辑的死刑。因为选曲
CD机
的方便,听众完全可以不必被迫听完一整面音乐了。这一点在因特网流行起来以后更是越来越明显。如果将来听众都习惯于在网上听歌的话,概念专辑将不复存在。
当MP3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以后,许多人都曾预言流行音乐的销售将会直线下降。这时美国流行乐坛仍然形势一片大好。我认为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在新兴MP3网站Napster出现以前,网上免费MP3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但去年刚出现的Napster从根本上改变了MP3的面貌,它的影响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了。第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一个国家的流行音乐消费理论上就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也许没有因特网,这个市场本来是应该更好的。
如果说因特网在近期内不会对整体音乐市场产生致命冲击的话,它对音乐种类的分布则已经产生了某种影响。具体地说,就是那些主要针对青年和成年男性的音乐种类受到了冲击,因为这批人是因特网的最忠实的用户。比如当今美国,从电台的播出率到演出市场走向,你根本看不出另类摇滚风潮有明显的衰退,本人认识的那些二三十岁的男性朋友们仍然在听这类摇滚乐,可他们都已经开始学着从Napster上下载,再烧到CD上。于是,唱片销售排行榜上你很难再找到这些摇滚乐队的影子了,取代他们的尽是些针对中学生以下的少男少女们的偶像歌星唱片。
另类摇滚从此就一蹶不振了吗?倒也未必,关键是看他们怎么去适应。比如,他们可以利用因特网所产生的巨大知名度和听众群,把主要精力和商机集中在演出市场上。今年夏天美国的演出市场就充满了这类乐队。这种趋势今后将会越来越明显。
随着因特网带宽的增加,流行音乐势必还会发生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唱片兴起原因
首先,胶木唱片的存世量越来越少。据世界唱片联合会估计,全球的LP唱片(即胶木唱片)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据了解,我国的LP唱片损毁情况更为严重;其次,LP唱片风行世界近百年,记录了历史各个时期的声音,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如新闻、名人演讲、领袖讲话录音、电影录音剪辑、地方戏曲、京剧、歌剧、歌曲、相声等等。唱片,作为文化的载体多次入选“时间舱”,从而说明唱片是研究历史文化最真实可靠的资料。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现在在广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黑胶又称LP,longplay,是立体声黑色赛璐璐质地的密纹唱片。为什么叫LP,主要是针对过去古老的粗纹短时间唱片而言。这是个简单解释。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主要是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如果你听过了LP,你将会对现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数码声不能忍受。而现代的CD为了尽量减弱数码声而开发了众多的电路和录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敌。放LP的设备叫turntable,一般不带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级的输出,拾音模式大约有动磁,动圈和动铁的唱头,以动铁+线性寻迹的唱头唱臂为最优。
1948年开始,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发行,经过几年的发展,单面可录音时间将近30分钟,比以往长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称之。相对的,以当初的科技状况,有所谓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钟是78转。现在通行的唱片几乎都是33转,所以黑胶唱片就被直接称为『LP』。
简称SP唱片(standardplayingrecord),抛开各种技术参数不谈,在发展至今的各种音乐记录材质———唱片、磁带、CD———中,SP的音质最接近原声,是爱乐者所追求之境界。众多重量级演奏家、指挥家、大乐队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数均以黑胶唱片作为首次发行。SP只要保存得当,寿命长久,而通常
CD十年左右就完蛋了。目前,黑胶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数十年前的名盘,更是珍品。这次石原带来的数十张SP经典唱片,在1926年录音后,就一直被封存在这些唱片中,非常完美,几近原声。
1982年,我国已将“文革”中品种稀少的毛主席像章烈火当代文物,“主席用瓷”也被人称为革命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唱片的丰富文化内涵逐渐被人们认识,也被列入了现录代文物的范围。1996年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粤剧文物征集大行动”时,明确将唱片列入征集范围,并征集了大量的粤剧唱片。1998年4月10日,《中国艺术报》刊登了《音乐文物保护刻不容缓》一文中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音响文物列为“世界的记忆”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唱片和其他藏品一样,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其精美的封面设计有着众多的艺术家参与。如王叔晖、戴敦邦、李苦禅等,还有毛泽东、郭沫若等书法大家题名。另外,唱片的收藏还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欣赏方式,改写了传统艺术品只能用眼睛欣赏的历史,那就是用耳朵来欣赏优美动听的歌曲、乐器演奏等。由于听觉能引发视觉效应,人们在欣赏老唱片,感受老唱片柔和、真实的音韵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幅幅难忘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因而感到特别亲切。笔者曾数次遇到这种情况:听闻谁家有老唱片,上门求购,不卖,问其原因,答曰本人自己爱听。我以怀旧老歌VCD换之,答曰:本人爱的就是这老唱片的味儿。说明这种欣赏方式最能为大众所接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需要像欣赏其他艺术品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唱片的收藏价值
唱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收藏品,在国外早已有人专题收藏,并造就了不少收藏大家,然而在国内很久以来却不被广大收藏爱好者所看好。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已经有不少藏友认识到唱片的潜在价值,并逐渐形成一股唱片收藏热,并向各地发展的势头。有媒体1997年刊文披露:“新近,一张1934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
人民唱片
品的《金蛇狂舞》和《彩云追月》,在香港分别以1.2万港元和0.5万港元拍卖成交。”不久前,笔者在西安古玩城曾见到一套“文革”期间江青、张春桥、陈伯达等人的讲话录音唱片,共计8张(编号为WM—24至WM—31),索价高达两万多元。由此可见,唱片必将成为收藏品市场继“文革”品、连环画等之后的又一匹“黑马”。
首先,胶木唱片的存世量越来越少。据世界唱片联合会估计,全球的LP唱片(即胶木唱片)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据了解,我国的LP唱片损毁情况更为严重;其次,LP唱片风行世界近百年,记录了历史各个时期的声音,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如新闻、名人演讲、领袖讲话录音、电影录音剪辑、地方戏曲、京剧、歌剧、歌曲、相声等等。唱片,作为文化的载体多次入选“时间舱”,从而说明唱片是研究历史文化最真实可靠的资料。
黑胶又称LP,longplay,是立体声黑色赛璐璐质地的密纹唱片。为什么叫LP,主要是针对过去古老的粗纹短时间唱片而言。这是个简单解释。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主要是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如果你听过了LP,你将会对现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数码声不能忍受。而现代的CD为了尽量减弱数码声而开发了众多的电路和录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敌。放LP的设备叫turntable,一般不带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级的输出,拾音模式大约有动磁,动圈和动铁的唱头,以动铁+线性寻迹的唱头唱臂为最优。
1948年开始,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发行,经过几年的发展,单面可录音时间将近30分钟,比以往长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称之。相对的,以当初的科技状况,有所谓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钟是78转。现在通行的唱片几乎都是33转,所以黑胶唱片就被直接称为『LP』。
简称SP唱片(standardplayingrecord),抛开各种技术参数不谈,在发展至今的各种音乐记录材质———唱片、磁带、CD———中,SP的音质最接近原声,是爱乐者所追求之境界。众多重量级演奏家、指挥家、大乐队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数均以黑胶唱片作为首次发行。SP只要保存得当,寿命长久,而通常CD十年左右就完蛋了。目前,黑胶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数十年前的名盘,更是珍品。这次石原带来的数十张SP经典唱片,在1926年录音后,就一直被封存在这些唱片中,非常完美,几近原声。
1982年,我国已将“文革”中品种稀少的毛主席像章烈火当代文物,“主席用瓷”也被人称为革命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唱片的丰富文化内涵逐渐被人们认识,也被列入了现录代文物的范围。1996年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粤剧文物征集大行动”时,明确将唱片列入征集范围,并征集了大量的粤剧唱片。1998年4月10日,《中国艺术报》刊登了《音乐文物保护刻不容缓》一文中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音响文物列为“世界的记忆”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唱片和其他藏品一样,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其精美的封面设计有着众多的艺术家参与。如王叔晖、戴敦邦、李苦禅等,还有毛泽东、郭沫若等书法大家题名。另外,唱片的收藏还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欣赏方式,改写了传统艺术品只能用眼睛欣赏的历史,那就是用耳朵来欣赏优美动听的歌曲、乐器演奏等。由于听觉能引发视觉效应,人们在欣赏老唱片,感受老唱片柔和、真实的音韵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幅幅难忘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因而感到特别亲切。笔者曾数次遇到这种情况:听闻谁家有老唱片,上门求购,不卖,问其原因,答曰本人自己爱听。我以怀旧老歌VCD换之,答曰:本人爱的就是这老唱片的味儿。说明这种欣赏方式最能为大众所接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需要像欣赏其他艺术品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1908年,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东方百代唱片公司”,标志着我国唱片业正式诞生。自此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一直以78转粗纹唱片一统天下,由于78转粗纹唱片储藏信息量少,容易破碎,既厚且重等缺陷,1962年中宣部成立“中国唱片艺术委员会”,随之开始流行33转密纹唱片。它的信息储藏量较78转粗纹唱片提高了数倍,并且其他缺陷均有较大改进,至1972年彻底淘汰了78转粗纹唱片。1968年中国唱片厂成功研制出塑料薄膜唱
78转的京剧老唱片(白蛇传)
片后,各地唱片厂均大量发行。80年代中后期,随着盒式录音磁带、CD唱片的出现和大力推广,LP唱片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又卷土重来,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宠儿。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现在在广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唱片在中国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古老灿烂的文化,艺术品种多种多样。戏曲就有360多个剧种。单京剧剧目就有5000多出戏。
1877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蜡筒留声机诞生,成为留声事业的鼻祖。而德国科学家伯利纳1887年研制出来的圆盘式唱片和留声机为世界留声事业开创了新纪元。于是世界各地都争先恐后地生产留声机和唱片。
唱片传入中国,最早要属德国BEKA公司,时间约于1895年—1897年。从此以后,COLUMBIA公司、利威公司等等,相继进入中国,在中国政府注册专利,在中国灌制唱片或开办唱片、唱机公司。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境内的中外唱片公司共约60余家。解放后,从1949年6月开始生产唱片,后统一收归国营,共灌制了十余万张唱片模版,发行唱片近10亿张,各种唱片版本近200种,留下了极其难得而珍贵的音像资料和历史艺术的遗产。
在中国灌制唱片的国内外唱片公司大约有:BEKA、COLUNBIA、VICTOR、德商、利威、百代、高亭、开明、长城、荣利、丽歌、宝塔、胜利、歌林、昆仑、福泰、中国、大中华、传声、蓓开、国乐、物克多、北海、新月、百乐、得胜、太平、兰鸟、孔雀、峨嵋、金翼龙等等。
这些公司所灌制的唱片,记录下了中国历史上的艺术音响和珍贵资料,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只是文物,收藏它可欣赏、可学习、可借鉴、可研究、可弘扬,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鉴证资料。
到了20世纪30年代,留声机、唱片在我国已非常普及,大街小巷、商店住户到处可闻唱片声。随着唱片的普及与繁荣,很多有声文艺资料都保存了下来。但是受战争、政治运动等等的冲击,唱片历史上出现了几次灾难。、
自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正式打响后,连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由于战争的影响,很多人把家产变卖,带家人和细软逃往他乡,逃到没有战争的地方躲藏起来,谁还顾及唱片。所以唱片、唱机也只能低价卖给一些小贩。一时间,市场上常见一些古玩、工艺品、藏书、字画、唱片、唱机,尤其是唱片摊贩,市场上比比皆是,大量积压,售价也很便宜,但由于当时的政局不稳,很少有人问津。直至解放后的50年代,才逐渐缓解。
由于旧唱片的大量积压,有人想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把唱片改制成“碟子”,即把唱片的边缘卷起,或圆边或花边,盛一些干果,尤其在春节前畅销。这种“碟子”一直持续到50年代初,一张唱片当时1000元(一角钱)卖不动,一只“碟子”2000元(两角钱)畅销。笔者当时正值少年,曾购得两只“碟子”,一只是圆边的,片心为王又宸的百代钻针唱片《南阳关》;另一只是花边“碟子”,外国名曲《金与银》。笔者当时以为是坏唱片改制,因为边缘约3公分高,不能放唱,就把边缘剪掉,一放唱原来是好唱片。这两只“碟子”本想留作“碟子”纪念,作为历史的纪录,一直保留到“文革”期间,还是被毁掉了。
从两只“碟子”分析,一张京剧,一张名曲,当时还有别的,笔者所见的“碟子”中还有地方戏、曲艺、外国音乐、歌曲等,不知毁掉多少唱片。何况,此次“碟子”灾难不只是天津市,可想而知,全国有多少“碟子”?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此期间,新灌制出版的唱片仍在唱片商店出售。
唱片“碟子”的使用,多在春节期间畅销,平时几乎没人要,于是又有“高人”灵机一动,有了新的“创造”——用唱片做扣子。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不少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穿蓝色制服(就是今天的校服),并由校方统一定做。校服上的扣子很多都是用唱片改制的。用唱片做扣子,源于1936年,当时是有人想用残坏的唱片改制成扣子,是废物利用,是低成本的“经济扣子”。但没想到用好唱片改制扣子,也是一“伟大”的创举。唱片扣子的特点是,衣服洗得次数多了,扣子就自然散裂了,因为唱片怕水,可想而知,做“扣子”的唱片需要量远远超过“碟子”。
大约在1956年——1957年,电台搞了一次“旧歌重放”——播放三、四十年代的歌曲唱片,从而掀起了批判“黄色歌曲”的运动,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抒情歌曲、电影歌曲一律都打成“黄色歌曲”、“靡靡之音”,有的演员如姚莉还在电台做了检讨“…我犯下了罪…”,这个时期的老歌曲唱片也受到了影响,更是销毁的对象。当时对外出售的老唱片只有戏曲和曲艺的二种,歌曲唱片禁止出售,一律收同送往纽扣厂。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革命”。于是古老家庭的家具、工艺品、古书、古玩、文物、古董全成为“革命对象”。唱片更是不例外,不管是老唱片,新唱片,中国的,外国的,凡是1966年以前出版的,全被列为“封”“资”“修”(即“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产品。如李少春录制的一张“打渔杀家”唱片,还没面市就被封杀了,有的唱片“上缴”,有的唱片“查封”,有的唱片罚没,有的烧毁,有的砸碎,也有少量的做了“碟子”等等。全国所毁掉的唱片总数,那是无法估计的。
现在民间收藏唱片,几经风雨保存到今天已很不易,有的原收藏人已去世,唱片留给了后代,后代不懂,但只知道这些唱片已是稀世之物,密不示人。而唱片的价值需要聆听,聆听的内容相当广泛,价值也不一样,有的唱片有历史价值,有的有艺术价值,有的有资料价值,有的有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等等,邮票是不可比拟的。
作为“古董”和“文物”收藏,又不懂得保存常识,致使唱片自然干裂或断开,不能放唱,或由于把唱片放置阴暗潮湿的地方,致使唱片受潮、发霉、变形而不能放唱,失去唱片的意义。
多少年来,从未见到过国家部门收购、整理唱片或出版文章书籍,所见到的只有国营废品收购站收购唱片(天津当时最高价每市斤0.22元),收购后统一交到扣子厂改制扣子,或改制其他电木制品和其他零件。
虽然,国家有唱片库、版库,但不知民间收藏中有难得可贵的唱片,多少家公司的唱片国家唱片库没有,多少种版本国家没有,甚至中国最早于哪年有唱片都不能定论。
中国的唱片,戏曲也好,曲艺也好,歌曲也好,音乐也好,从它们的发展看出,它们最辉煌的时代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1966年前)。从演员的造诣,流派纷呈,演唱技巧,都是最强音,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年他们唱出和奏出的是人物情感,重在情字。
在英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就整理自己民族和世界的音乐艺术,保存在英国国家声音博物馆内,其中还有中国的戏曲唱片,有中国京剧陈德霖和郝寿臣的唱片。
唱片进入中国起码有107年之久了,而不让老唱片失传,填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空白,这还是一项长远的工作。
中国首家唱片公司
东方百代唱片公司
1908年,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东方百代唱片公司”,标志着中国唱片业正式诞生。自此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一直以78转粗纹唱片一统天下,由于78转粗纹唱片储藏信息量少,容易破碎,既厚且重等缺陷,1962年中宣部成立“中国唱片艺术委员会”,随之开始流行33转密纹唱片。它的信息储藏量较78转粗纹唱片提高了数倍,并且其他缺陷均有较大改进,至1972年彻底淘汰了78转粗纹唱片。1968年中国唱片厂成功研制出塑料薄膜唱片后,各地唱片厂均大量发行。80年代中后期,随着盒式录音磁带、CD唱片的出现和大力推广,LP唱片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又卷土重来,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宠儿。
(图)唱片
成立与1930年的华纳唱片公司也是后来发展很成功的唱片公司之一。华纳唱片(Warner/Wea)集团是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原隶属于拥有好莱坞华纳兄弟(WarnerBrother)影片公司,时代杂志,财富杂志,CNN有线电视新闻网等传媒巨子的时代华纳(TimeWarner)集团。WarnerBros公司1930年因收购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顺利进军唱片业。随后又分别于1968年和1970年兼并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Nonesuch两家唱片公司,并成立了华纳唱片集团(简称WEA)。近年来,Wea先后将法国Erato公司,德国Teldec公司,芬兰Finlandia公司收归帐下。2004年3月,时代华纳正式将旗下的华纳音乐集团以26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由前任环球(Universal)集团总裁小艾德加·布隆夫曼(EdgarBronfmanJr.)领导的美国布隆夫曼投资集团,之后华纳音乐集团(WarnerMusicGroup,WMG)内部经历了巨大的人事动荡,公布了一系列重组措施。
(图)唱片
滚石唱片公司,全名为“滚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RockRecordsCo.,Ltd),是由段钟沂、段钟潭兄弟于1980年所创建的一家台湾唱片公司,目前也是亚洲最大的独立唱片公司。张艾嘉、罗大佑成为旗下签约的第一批歌手。此后,小虫、李宗盛、陈升、齐豫等人也陆续加入滚石,形成了早期的校园民谣风格。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台湾滚石唱片的鼎盛时期。此时滚石已拥有赵传、伍佰、张信哲、周华健、林忆莲、辛晓琪、苏慧伦等众多当红歌手。而随着台湾地区业务蒸蒸日上,滚石唱片也乘机扩大版图,于1993年成立了滚石香港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LOGO
(图)唱片
(图)唱片
(图)唱片
(图)唱片
(图)唱片
(图)唱片
(图)唱片
(图)唱片
参考资料
中国唱片网http://www.changpian.net/
京剧老唱片网http://oldrecords.xikao.com/
环球音乐网http://www.umusic.com.cn/
逐浪网音乐知识专题http://www.zhulang.com/28653/
乐网音乐http://know.yuenet.cn/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