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辛格效应

  Baike ·  2010-05-03 18:52  ·  12163 次点击
目录
包辛格效应
正文
配图
相关连接
包辛格效应
正文
塑性力学中的一个效应,指具有强化性质的材料由于塑性变形的增加,屈服极限(见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一个方向上提高,同时在反方向上降低。此效应是德国的J.包辛格于1886年发现的,故名。在金属单晶体材料中不出现包辛格效应,所以一般认为,它是由多晶体材料晶界间的残余应力引起的。包辛格效应可用中的曲线来说明。σ和ε分别表示应力和应变。具有强化性质的材料受拉且拉应力超过屈服极限(A点)后,材料进入强化阶段(AD段)。若在B点卸载,则再受拉时,拉伸屈服极限由没有塑性变形时的A点的值提高到B点的值。若在卸载后反向加载,则压缩屈服极限的绝对值由没有塑性变形时的A′点的值降低到B′点的值。图中OACC′线是对应更大塑性变形的加载-卸载-反向加载路径,其中与C和C′点对应的值分别为新的拉伸屈服极限和压缩屈服极限。包辛格效应使材料具有各向异性性质。若一个方向屈服极限提高的值和相反方向降低的值相等,则称为理想包辛格效应。有反向塑性变形的问题须考虑包辛格效应,而其他问题,为了简化常忽略这一效应。
配图
相关连接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