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佐成
Aaron · 2010-08-06 22:08 · 27670 次点击
目录
人物简历
生平概况
人物简历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52900i74zhrx90eqbqii6.jpg金陵大学
1897年6月11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下邵乡丁家山村。
1908—1914年就读于宁波四明中学。
1914—1918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
1918—1921年任南京金陵大学助教。
1921—1923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电器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1923—192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
1924—1925年任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工程师。
1925—1954年任大华科学仪器厂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1954—1966年任大华仪表厂总工程师。
1966年12月6日逝世于上海。
生平概况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52900wqho4tha3z5ah54e.jpg浙江镇海
丁佐成,浙江省镇海县下邵乡丁家山村人,生于1897年6月11日。他排行第四,上有二兄一姊,下有三弟。其父系清朝秀才,在本村开办私塾,为本村子弟启蒙教育。由于家庭人口众多,束修之资不足以养家,故其母制作锡箔,作为副业。
丁佐成幼年在其父所设私塾就读。年稍长,课后进山砍柴,至市上变卖,贴补家用。后去四明中学读书,因秉性诚实,聪明好学,为一美籍教师赞赏。中学毕业后,由彼资助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1918年毕业,留校任教三年。在任教期间,见学校实验室所用进口仪器损坏后无人修复,搁置不用,深感可惜;更感当时国家工业落后,不会制造仪表,一切依赖进口,利权外溢,由此萌发研究仪表,创建民族仪表工业的志愿。
丁信奉基督教,得教会资助,于1921年至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电器工程专业。1923年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一年。后去西屋电器公司任工程师,了解到电表设计和制造工艺。他曾去威斯登电表厂要求参观,被拒之门外,并遭讽刺:“中国人想制造电表,还要等30年。”丁气愤之余,激发了自力更生志气,立即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于1925年3月回国。
回国后,从事仪表工业的开拓工作,买下了美国人在上海博物院路20号(今虎丘路131号)修理幻灯机的厂房和设备,建立中华科学仪器馆,资金6000元,职工4名,设备仅一台台钻及少量手工工具。建馆后曾研制成功船舶和航空用无线电收发报机,承包了当时中国航空公司两条航线上的通信设备,还亲自为招商局轮船装置收发报机,为发展中国航空航海事业通信设备作出了贡献,同时获利14万元。因经营有方,宁波商人朱旭昌集资和他合作,于1927年组成大华科学仪器厂股份有限公司。丁出任经理,朱任董事长,王性尧任秘书。因营业蒸蒸日上,1928年职工人数增至60人左右。其后,无线电收发报机制造权被美商亚洲电气公司以15万元代价收买。丁以此作为制造电表的资金,于1929年10月制造成功R301型直流电表。以后又扩大品种,先后制造了多种类型、规格的交、直流电表及电力表、功率因数表,还自行设计制造了供学校物理电学实验用的电阻箱、分流器、检流计、可变电阻器等,实现了用国产仪表装备学校实验室的愿望。在此期间,丁还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鲍西?劳姆光学仪器公司等代理远东经销业务。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52901hoawhamd01ae09va.jpg无线电收发报机
中华科学仪器馆及其后的大华科学仪器厂的创建,在中国仪表工业史上写下了三个第一:中国第一位仪表专家——丁佐成;中国第一家仪表制造厂;中国第一只国产仪表——R301型直流电表。
日本侵略军侵华期间,工厂产销发生困难。丁一面经商,一面办厂,以商养厂,惨淡经营。丁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制造航空仪表,坚持了民族气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丁再度去美,收取代销佣金,并购买制造电表用的原材料,陆续寄回国内,准备继续大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亲朋劝他去台湾。丁拒绝离沪,说:“我的事业在中国上海。”并毅然将多年赢利购买地产,购置钢材、设备。上海解放后,立即在上海东大名路1188号建造装配大楼、车间、食堂。当时的厂房、设备,在国内仪表行业中是第一流的,电工仪表的产量、品种也居全国第一。
1954年,丁佐成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公私合营。大华科学仪器厂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大华仪表厂,丁任总工程师,负责全厂技术工作。1958年,大华仪表厂试制成工业用自动记录仪表。以后又从电子管仪表发展到晶体管仪表,进一步发展为集成电路仪表,连上了三个台阶。丁佐成在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现在开发成功并生产的智能化仪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仪表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等领域。现在,大华仪表厂已经发展成为仪表行业的骨干企业。丁佐成为大华仪表厂和中国仪表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52901mkk828cvcmtf232f.jpg建筑材料
上海解放后,市场上仪表需求激增,大华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丁佐成便加快兴建东大名路新厂房。当时建筑材料紧缺,他到处奔走筹办,还抽空到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和进度。经过一年多施工,一座四层楼的新厂房拔地而起。1951年8月,大华搬进新厂房,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生产发展很快,业务蒸蒸日上。
新中国要走一条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丁佐成创办仪表事业之初就立志要做中国的鲍西、劳姆,建立一个如鲍西·劳姆(博士伦)光学仪器公司那样的跨国大企业。这使他对新政府的一些做法一度产生一些不理解。但矢志不移的振光中国的理想,加上政府的帮助和教育,最终仍使丁佐成一步一步从不理解甚至是消极消沉的状态,走向公私合营,无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过去大华曾有过规定,仪表装配车间的女工结婚后不得继续工作。等到1951年新厂房落成,增加了许多新工人,组织起了工会筹备会。过去一些被大华辞退的女工便通过工会向厂方交涉,要求回厂工作。经过劳资双方多次协商,同意女工回厂工作,这场风波得以圆满解决。
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大华工人在党的领导下,揭发出一些公司在资本主义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后来政府本着实事求是和过去从宽的精神,还是评定大华公司为完全守法户,但丁佐成并没有看清自己的前途,拒绝承认“剥削”,对工人阶级领导也不服气。他不再理会厂里的生产,成天在厂里的空地上种花莳草,成了一个花园工程师。工厂生产很快停顿下来,一座可以容纳四五百人的厂房里空荡荡的只有七八十个职工,百分之七十的资金积压,百分之六十的机器设备停工。最后丁佐成向董事会推荐王性尧担任厂经理职务,自己只作为总工程师,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52901nu2ylgjgfllcfhot.jpg电阻箱
1953年,公私合营过程中,丁佐成也一度想不通。他的学生——新华电器厂的邵鹤年带头申请公私合营,以此推动大华参与。邵鹤年对丁佐成说:“新华如被批准合营,必然能优先得到国家订货,那时候,大华就只能吃些剩羹残菜了。”这番话打动了他,沉思半晌,终于表示大华愿意申请公私合营。
1954年秋,政府批准大华、新华、太平洋、中国磁钢4厂合并合营。四厂共有职工368人,大华厂资产达到380万元,由原第一重工业局派驻大华的特派员施家溥任公方代表兼厂长,丁佐成任私方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性尧任经理,陆仁和、邵鹤年两人任副经理。
合营后不久,施家溥奉调离开,原永新电工器材厂公方代表刘友谅转任大华公方代表兼厂长。这两位公方代表对丁佐成的帮助和听取劳资双方意见,使厂里的生产有了转机。他对丁佐成十分尊重,遇事先和他商量,谆谆善诱,因势利导,不但使丁佐成对他的看法由原先的看不起转为非常钦佩,也使丁佐成逐渐看清了自己的前途。刘友谅更是和丁佐成一见如故,他认真贯彻党的对私改造政策,热情关心丁佐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积极支持他的新产品设计。他与丁佐成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共同研究修订新的规章制度,成立新科室,把企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从而激发全厂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丁佐成被感动了,他看到自己的技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重视,他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动了。他和职工一起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试制各种自动化仪表,合营第一年就试制出新产品11种,其中有的支援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有的到莱比锡国际展览会参展。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52902z2igp8898auzgxee.jpg磨轴尖机
在公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营后在大华也焕发出新的青春风采。他们自制成功磨轴尖机,一次磨制的轴尖相当过去手工磨制一年的数量。他们改变冲模工序,冲制零件从每月9万件提高到20多万件,不必再依靠外包加工。像这样经过工人们创造革新将生产效率提高1倍到30多倍的事例不生枚举。刚合营时,第一季度只生了2000只电表,其中100多只返修;三季度起,每季主量就增至8000只左右,须返修的只有几只。1954年,大华厂人均年产值为5385元,1955年猛增至12170元。1954年,4厂(大华、新华、大平洋、中国磁钢)合计年产值937000元,1955年合营后同样的人力和设备,年产值达到207万元,产品的价格平均降低51·7%,还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利润指标。合营3年,就试制成功了0·2级电表,而这种电表,美国威斯登公司开厂17年后才能生产。
看到如此巨大的变化,丁佐成感叹道:“私营三十年不如合营一年。”他真正认识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1956年,他被提名为全国政协委员,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回来之后,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劲头更大了,他主动向上级领导提出要培训青年,决心为祖培养更多的仪表制造人才。
就在1956年丁佐成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先后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常委会、全国工商联执委、全国政协第三第四届委员。1966年,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他于12月6日不幸去世,终年70岁。1979年8月16日,上海市仪器仪表工业公司为他举行了追悼会,郑重为其平反,恢复名誉,骨灰移葬上海市龙华烈士公墓。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529020wrh1crhhntqjntf.jpg文化大革命
综观丁佐成的一生,是为中国仪表制造事业奉献的一生。几十年来他以高超的科学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国的仪表生产做出了巨大的成绩,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仪表专家。
丁佐成平易近人,自奉甚俭,中午在厂内用餐,经常是蛋炒饭加清汤。但对职工的困难,常能鼎力相助。他的长兄丁立成学医,在宁波创立华美医院,任院长。丁佐成在办厂有一定成就后,曾以医疗仪器设备资助,使该医院的设备在当时达到一流水平。丁佐成对厂内职工患有肺结核病者(这在当时是重症),送至该院治疗,一切医疗费用由丁负责支付。又资助某职员子女就读大学,完成学业。
“文化大革命”中,丁受到迫害,于1966年12月病逝。1979年,由上海市仪器仪表公司为其平反昭雪。
丁佐成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执行委员和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当选为上海物理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