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传感器

  Aaron ·  2010-08-06 22:41  ·  32169 次点击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Zadeh教授首次提出了“模糊理论”与“模糊逻辑”的概念,为控制和测量学科的发展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模糊传感理论是模糊逻辑技术起步较晚的一个分支,75年L.Finkestein首次发表了有关测量概念符号表示的论文,为模糊传感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88年,L.Foully在论文“AnUltra—sonicFuzzySensor”给出了模糊传感器的定义,即模糊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在线实现符号处理的聪敏传感器。随着模糊传感技术不断发展,对模糊传感器的定义也进一步完善化。D.Stipemicer将模糊传感器定义为:模糊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为适于人类理解和感知的信号的智能测量设备。鉴于模糊传感器的理论基础为符号化测量,E.Benoit给出了符号传感器的定义:符号传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和处理与测量有关的符号信息的智能传感器。以上定义为模糊传感器的理论研究指出了方向。1995年,国内首次给出关于模糊传感器的描述,即模糊传感器是以数值测量为基础,能产生和处理与其相关的符号信息,实现被测对象信息自然语言符号化表示的智能传感器。模糊传感器的研究基础仍然是数值测量,其输入量是由传统的传感元件决定的,而其输出量则是经过转换后的模糊参量。传统的传感器描述的是数值一数值的转换过程,即定量(定量信息的变换,它具有精度高,无冗余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测量结果不易理解,数据存储量大和涉及人类自然行为以及某些高层逻辑信息难以描述的问题。而模糊传感器描述的是定量(定性信息的变换,是在经典的数值测量的基础上,经过模糊推理与知识集成,以自然语言符号描述的形式输出结果,这种输出更适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更加智能化的传感器。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