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认证
仪器信息网 · 2011-11-10 22:02 · 11096 次点击
概述
企业认证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种。其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在ISO/IEC指南中对“认证”给予了明确的定义“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1.产品认证
主要是指对产品质量的认证。在我国,目前最热门的是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和体现国民待遇的原则及其国家“3C认证”的有关文件规定,自2003年5月1日起,列入第一批实施3C认证目录内的19类132种产品,除了生产、进口和经营性活动中的特殊情况,可申请免办3C认证外,所有产品如未获得3C认证标志就不能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
2.体系认证
主要是指管理体系的认证。所谓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目前在世界各国(地区)得到普遍重视和迅猛发展的管理体系认证主要有: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等。上述三个体系标准具有很能强的兼容性,核心都是围绕产品的质量管理。企业开展体系认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
企业认证的意义
(一)可以改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经营环境
以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例,突出体现在:
1.提高管理效率
如:通过建立质量体系和取得认证的过程,企业可运用Iso9000标准的先进的管理理念,重组和界定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并以文件化、法制化的质量体系文件规范管理、执行等内部各层面人员的活动行为,理顺人、财、物、信息、指令等内部流通及反馈的各种关系,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层决策效能的目的。
2.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贯彻Iso9000标准的全员参与、对与经营、生产等有关的各种行为的法制化的约束及人员培训与考核的要求,以扩展内部人员知识领域、提高工作技能,并使人员培训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计划性,通过考核筛选最适合岗位的人员上岗,以此激发人员的自主学习与提高的主动性,从而保证人员素质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3.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生产过程主要因素、检验及检验设备等环节的有效控制并通过运行自我能力评价和纠正、预防措施的机制,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等环节的不合格品率,以达到减少物耗成本的目的。
4.促进企业产品技术改进
遵循Iso9000标准设计要素的控制原则,企业可以建立较完善的产品技术改进以及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开发、设计、验证、更新的运行机制,缩短从产品设计到市场销售的周期,增强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
(二)可以增强企业在外部环境的综合竞争能力
1.企业通过取得认证资格、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完善服务形式、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等体系运行效果,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誉,树立品牌形象。
2.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如: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可使企业在内部设计能力、产品的生产组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销售、用户服务等市场环节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效率进一步增强,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环节成本的降低和产品附加价值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扩大销售渠道的销售量,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更大利润。
3.有助于树立全球经济意识,提高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点,抓住机遇,赢得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和生产基地国际化是21世纪企业实现飞腾的良机。企业可以通过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克服贸易壁垒,取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如:在当前绿色壁垒将更多地取代非关税壁垒的国际背景下,企业取得Iso14000认证证书将成为消除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可以说,在21世纪,企业是否拥有iso14000证书将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
4.顺应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的管理变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第九条明确提出"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并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领导在有关讲话中多次表明了随着市场体系的建立,以一证代多证的管理变革思路。企业获得认证资格,可避免重复抽查和检验,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企业实施认证的对策
1.管理者重视
管理者必须加强认证知识和有关标准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标准和管理体系作用的认识,改变传统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和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定期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有规则的、系统的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制定改进体系的措施并层层落实。
2.全员参与
专家把现代质量管理比做“木桶效应”。木桶的储水量同每一根木条有关,缺一不可;而质量管理同木桶一样,产品质量的好坏同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有关,生产环节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联。一步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质量等级。因此,企业各级管理者应该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标准和根据标准制定的本企业的质量/环境手册和程序文件,通过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鼓舞士气,增强工作积极性;人人参与,增强内部团结和凝聚力。因为在建立和实施产品和体系认证过程中有大量的工作及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一个强有力的骨干工作队伍和具有较高质量意识的员工的共同配合,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工作。
3.运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支持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比如,目标管理,为企业制定和实现质量/环境目标提供了方法;系统管理为企业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方法;市场调查和分析使企业能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或期望,能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的信息,等等。企业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才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地运行。
4.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文件体系,通过文件控制进行有效管理
一般企业在接受认证前都有指导工作的程序,但由于缺乏可行性、适用性、系统性,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致使工作杂乱无章,低质低效,缺乏系统、完整、规范的工作标准和文件的有效管理,过期文件、失效文件滞留现场,随意性、口头性指令过多,导致工作接口及职责不明确。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体系文件的编写开始就注意文件的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通过文件控制程序,有效地保证各部门文件的有效性;通过定期修改手册,确保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做好记录,以便验证体系运行是否有效。
5.分清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水平及效率
一般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职责和权限划分不清、纵横两个方向联系受阻,使原有的机构设置受阻,在管理中出现“管理死角”、“扯皮现象”,工作行为不规范,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废品率高等。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建立管理体系,详细而明确地规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职责及权力,以及相关接口处的职责,并且建立健全可操作的工作程序及作业指导书,落实贯穿于各个层次的产品质量保证链,以改善活动本身的运行质量,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减少不同部门重复工序的发生,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进而提高各部门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运作清晰度及对问题做出反应的速度,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质量成本。
6.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生产现场是各项管理工作交叉点,因此现场管理一直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后,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分别归属于一定的要素,而每个要素由相应部门负责,并通过统一的标识,使现场管理的脉络清晰、责任明确,便于考核,以提高整个生产状况的透明度。
7.树立“事前预防”意识
通过预防不合格现象的发生,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由于产品和体系认证要求不仅仅局限依赖产品的最终质量检验来控制,而是通过涉及到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过程控制,包括设计开发、材料采购、工艺策划、生产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贮存、销售运输、安装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整体控制。因此企业获得了产品和体系认证证书,那就意味着其生产的产品已经通过了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按照某个标准进行的检测,其生产厂的质量体系也经过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能够保证持续地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为此,企业应当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用户意识”、“一次成功”、“不合格品不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果这些要领能够被认证企业的员工普遍接受,就保证了建立的操作体系能有效运行,从而使废品和返工率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8.持续稳定地改进产品质量
企业应当对所建体系不断地进行符合性、适宜性及有效性的判断与证实,进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所有的不符合质量的问题能得以快速有效地纠正。内部审核能够不断检验质量体系文件的先进性、适应性,并加以纠正。通过企业总经理亲自组织和主持管理评审活动,评价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和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此外,认证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监督审核,能够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有效并得以不断改进,循环上升。
9.保持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持续保持体系有效运行,有助于减少客户的投诉,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企业应迅速圆满地解决各种投诉,并通过实施纠正措施程序,有效防止重复的投诉再次发生,从而增强企业信誉,挽留现有客户,并通过现有客户的口头宣传,吸引新的客户。
几点启示
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外产品“串门”的机会越来越多,但要想早日赢得定单,各厂家除了苦练“内功”,生产优质优价的产品外,更需要取得平等的竞争条件。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必须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进行产品和体系认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获得产品认证并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所花去的成本与得到的好处与受益相比绝不能说是一种支出,而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一种商业的必需,是各国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和管理的通行做法,也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战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