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锚

  管理百科 ·  2011-11-27 08:14  ·  13805 次点击
目录
职业锚理论的概念
职业锚的研究现状
职业锚的发展及内容
职业锚的功能
职业锚的个人开发
职业锚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职业锚的应用意义
职业锚的案例分析
职业锚理论的概念
职业锚理论产生于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是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研究中演绎成的。斯隆管理学院的44名MBA毕业生,自愿形成一个小组接受施恩教授长达12年的职业生涯研究,包括面谈、跟踪调查、公司调查、人才测评、问卷等多种方式,最终分析总结出了职业锚(又称职业定位)理论。
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问卷是国外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职业锚问卷是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自我了解的工具,能够协助组织或个人进行更理想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了解职业锚的概念,要注意几个方面
(1)职业锚以员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职业锚发生与早期职业阶段,新员工已经工作若干年,习得工作经验后,方能够选定自己稳定的长期贡献区。个人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工作生活情境之前,不可能真切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可行的职业选择。因此,新员工的工作经验产生、演变和发展了职业锚。换句话说。职业锚在某种程度上有员工实际工作所决定,而不只是取决于潜在的才干和动机。
(2)职业锚不是员工根据各种测试出来的能力、才干或者作业动机、价值观,而是在工作实践中,依据自省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现实地选择和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3)职业锚是员工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动机、需要、价值观、能力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
(4)员工个人及其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职业锚,是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个人将停止变化和发展。员工以职业锚为其稳定源,可以获得该职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个人生物社会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的成长、变化。此外,职业锚本身也可能变化,员工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可能会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重新选定自己的职业锚。
职业锚的研究现状
Schein教授提出职业锚概念以后,对于职业锚主要集中在职业锚概念本身、职业锚的类型以及与职业锚的相关领域等理论性研究,近些年来关于职业锚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型研究开始多了起来。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为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作经历如工作轮换制或建立工作岗位描述书为员工提供不同工作、不同岗位的信息来在认定和开发的职业锚;也可以根据不同员工的职业锚类型为其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如华为公司为员工设计了管理阶梯和技术阶梯两条职业路径,中兴公司为员工设计了管理线、研发线和业务线三条职业路径,两种生涯规划措施都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组织绩效。职业锚与工作绩效有关,在人际压力环境下,管理锚个体的智力和绩效负相关,安全锚个体的智力和绩效呈正相关。在管理中配置人力资源必须考虑员工职业锚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管理型职业锚的人要安置在行政梯队,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的人要放在业务梯队,安全型、服务型职业锚的人比较适合做教师,而成功的企业家大多是创新型职业锚的人。另外,有效地激励需要兼顾员工的职业锚类型,对于管理型职业锚的人,激励的重点是授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领导机会;对于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的人,激励的重点是技术和经费的支持以及较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对于自主型职业锚的人来说,放权、弹性工作制更有吸引力。
Schein教授认为职业锚的确认需要一个过程,要经过早期几年的工作实践,并不断地加深对自己的能力、动机、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认识以后才能够达到,因此,很难在进入职业领域前就通过直接测试获得。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避免试图直接通过测试直接帮助学生确认其职业锚、混淆职业锚和职业倾向、扩大职业锚的功能,把其用于大学生的择业指导等。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锚理论以促进其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展得对职业锚的认定等。
职业锚对于个体工作满意度和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的职业锚类型,安全型和服务型职业锚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最高、管理型和自主型职业锚的教师工作满意度低,学校必须根据教师职业锚类型的不同,采取弹性职业发展规划、奖惩制度和培训模式,满足不同职业锚类型教师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职业锚的发展及内容
职业锚以员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产生于早期职业生涯。员工的工作经验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职业锚。1978年,美国E.H.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包括五种类型:自主型职业锚、创业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技术职能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
逐渐发现职业锚的研究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在90年代,又发现了三种类型的职业锚如下:安全稳定型,生活型,服务型职业锚。施恩先生将职业锚增加到八种类型,并推出了职业锚测试量表。
技术∕职能型(TechnicalFunctionalcompetence):技术/职能型的人,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来自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喜欢面对来自专业领域的挑战。他们一般不喜欢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因为这将意味着他们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
管理型(GeneralManagerialCompetence):管理型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自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它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个部分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的技术/功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自主∕独立型(AutonomyIndependence):自主/独立型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意愿放弃提升或工作扩展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与独立。
安全∕稳定型(SecurityStability):安全/稳定型的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他们可以预测将来的成功从而感到放松。他们关心财务安全,例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诚言、忠诚、以及完成老板交待的工作。尽管有时他们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创造型(EntrepreneurialCreativity):创业型的人希望使用自己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想向世界证明公司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建的。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他们在学习并评估将来的机会。一旦他们感觉时机到了,他们便会自己走出去创建自己的事业。
服务型(ServiceDedicationtoaCause):服务型的人指那些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即使这意味着即使变换公司,他们也不会接受不允许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工作变换或工作提升。
挑战型(PureChallenge):挑战型的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对他们而言,参加工作或职业的原因是工作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新奇、变化和困难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如果事情非常容易,它马上变得非常令人厌烦。
生活型(Lifestyle):生活型的人是喜欢允许他们平衡并结合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足够的弹性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环境。甚至可以牺牲他们职业的一些方面,如:提升带来的职业转换,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他们认为自己在如何去生活,在那里居住,以及如何处理家庭事情,及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是与众不同的。
职业锚的功能
职业锚在员工的工作生命周期中,在组织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1)使组织获得正确的反馈
职业锚是员工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这一搜索定位过程,依循着员工的需要、动机和价值观进行。所以,职业锚清楚的反映出员工职业追求与抱负。
(2)为员工设置可行有效的职业渠道
职业锚准确的反映员工职业需要及其所追求的职业工作环境。反映员工的价值观和抱负。透过职业锚,组织获得员工正确信息的反馈,这样,组织才可能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职业发展设置可行的、有效的、顺畅的职业渠道。
(3)增长员工工作经验
职业锚是员工职业工作的定位,不但能使员工在长期从事某项职业中增长工作经验,同时,员工职业技能也能不断增强,直接产生提高工作效率或劳动生产率的明显效益。
(4)为员工做好奠定中后期工作的基础
之所以说职业锚是中后期职业工作的基础。是因为职业锚是员工在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后产生的,它反映了该员工价值观和被发现的才干。当员工抛锚于某一种职业工作过程,就是自我认知过程。就是把职业工作与自我观相结合的过程,开始决定成年期的主要生活和职业选择。
职业锚的个人开发
职业锚是个人早期职业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的职业定位。在职业锚的选定或开发中,雇员个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提高职业适应性
一般而言,新雇员经过认识、塑造、充实规划自我等诸多职前准备,经过一定的科学的职业选择,进入企业组织,这本身即代表了该雇员个人对所选择职业有一定的适合性。但是这种适合性,仅是初步的,是主观的认识、分析、判断和体验,尚未经过职业工作实践的验证。
职业适应性是职业活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了的适合性。每个人从事职业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之中,个人从事职业的态度,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价值观、技能、能力、客观的工作条件、福利情况,他人和组织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及奖励情况,人际关系情况,以及家庭成员对本人职业工作的态度等等。个人的职业适应性就是能尽快习惯、调适、认可这些因素,也就是雇员在组织的具体职业活动中,适职业工作性质、类型和工作条件,与个人需要和价值目标融合,使自身在职业工作生活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职业适应的结果能保证雇员个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而且能保证雇员在职业活动中有较高的效率,有利于雇员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因之,雇员由初入组织的主观职业适合,通过职业活动实践,转变为职业适应的过程,即是雇员搜寻职业锚或开发职业锚的过程。职业适应性是职业锚的准备或前提基础。
(二)借助组织的职业计划表,选定职业目标,发展职业角色形象
职业计划表是一张工作类别结构表,是将组织所设计的各项工作分门别类进行排列,形成一个较系统反映企业人力资源配给情况的图表。雇员应当借助职业计划表所列职工工作类别、职务升迁与变化途径,结合个人的需要与价值观,实事求是的选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一旦瞄准目标,就要根据目标工作职能及其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有目的的进行自我培养和训练,使自己具备从事该项职业的充分条件,从而在组织内树立良好的职业角色形象。
职业角色形象,是雇员个人向组织及其工作群体的自我职业素质的全面展现,是组织或工作群体对个人关于职业素质的一种根本认识。职业角色形象构成主要有两大要素:一是职业道德思想素质,通过敬业精神、对本职工作热爱与否、事业心、责任心、工作态度、职业纪律、道德等等来体现;而是职业工作能力素质,主要看雇员所具有的智力、知识、技能是否胜任本职工作。雇员个人应当从上述两个主要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很好的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性腺,为自己确定职业锚位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三)培养和提高自我职业决策能力和决策技术
自我职业决策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决策能力大小、决策正确与否,往往影响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乃至一生。在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职业发展转折关头,例如首次择业、选定职业锚、重新择职等,具有强制职业决策能力和决策技术十分重要。所以,个人在选择、开发职业锚之时,必须着力培养和提高职业决策能力。
所谓自我职业决策能力,意指个人习得的用以顺利完成职业选择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个性心理品质。具体到,要培养和提高个人如下几方面的职业决策能力:(1)善于搜集相关的职业资料和个人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2)制定职业决策计划与目标,独立承担和完成个人职业决策任务;(3)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不是犹豫不决、不知所措、优柔寡断,而是有主见性,能适时的、果断的做出正确决策;(4)能有效的实施职业决策,能够克服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职业决策能力运用于实际的职业决策之时,需要讲求决策技术,掌握住决策过程。首先,搜集、分析与评价各项相关职业资料及个人资料,这一工作即是几种职业选择途径的后果与可能性的分析和预测。其次,对个人预期职业目标及价值观进行探讨。个人究竟是怎样的职业价值倾向?由此决定的职业目标是什么?类似的问题并非每个人都十分清楚。现实当中,经常会发现价值观念不清、不确定的情况。所以,澄清、明确和肯定个人主观价值倾向与偏好当为首要,否则无法做出职业决策。最后,在上述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将主观愿望、需要、动机和条件,与客观职业需要进行匹配和综合平衡,经过权衡利弊得失,确定最适合、最有利、最佳的职业岗位。这一决策选择过程,这一决策选择过程,是归并个人的自我意向,找到自己爱好的和擅长的东西,发展一种将带来满足和报偿的职业角色的过程。
职业锚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在个人不断地进行职业锚的求索的过程当中,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应当做好基础工作和管理工作,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建立岗位说明书
在组织中,员工尝试做不同工作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员工缺乏尝试的机会显然对员工寻找自己的职业锚非常不利。岗位说明书主要从岗位职责、所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关知识等方面进行说明,这样做可以使员工充分了解自身岗位及自身岗位之外其他岗位的详细情况,使员工了解了自己的发展机会,以及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从而方便员工尽快找到自己的职业锚。
2.建立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
在组织中建立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尽量使每种职业锚的员工都能够找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最终使员工能够找到在组织中的“系留点”。所谓职业生涯阶梯是指一系列的工作职位,体现为组织为员工设计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和晋升的职业路径。每个阶梯里都有对等的层级,而且各个阶梯层级结构应该平等,在对等层级的员工都可获得和同层级管理者同样的报酬、权限、地位和尊重。组织如果能够建立起与员工职业发展意愿和需求相适应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员工就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在组织内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无形中每个员工都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无疑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内在热情大为高涨。
3.了解员工的职业锚类型,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要发挥职业锚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用,就要了解员工不同的职业锚类型,有效识别个人职业抱负和职业成功标准。职业锚是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这一搜索定位过程依循着个人的需要、动机和价值观进行,它在帮助员工了解自我的同时也使组织掌握了员工的职业需要。如果组织能够给予员工帮助和指导,帮助员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其提供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并且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员工就会心怀感激,为组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忠诚和业绩来回报组织。因此,最好的管理就是帮助员工实现梦想。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组织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职业锚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注意结合组织目标,引导员工形成不同的能满足组织发展需要的各种职业锚,形成一个合理的职业锚体系。
4.根据员工的职业锚、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
辨识员工的职业锚的目的是为不同“职业锚”的人疏通能实现其职业目标的渠道,对员工进行不同职业性质的激励,使他们更有满足感,从而愉快地高效地工作,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为组织创造更多的财富。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呢?由职业锚的类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职业锚的员工有着不同的理想、愿望和需要,因此激励措施的制订首先要考虑不同职业锚员工的需要,针对不同职业锚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使之完美地适应每个员工特定的职业锚需要,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5.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制度具有目标导向和强化激励的作用。组织应当对每一个岗位及每一系列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都建立一套明确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评价的方面包括能力、态度和绩效等,绩效评价一般标准容易确立,所以是评价的重点。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注意从职业锚角度考虑,评价应适当加强对能力的评价,尤其是对其能力的提高程度和提高方向的评价。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员工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及各方面的认识也会逐步提高和清晰起来,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对于员工正确地找到自己的职业锚并提高自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倾向于能力提高的评价体系会引导员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员工的职业锚建立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结合起来。
6.建立合理的有效的人才内部流动制度、进行适时动态调整
员工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实现理想和抱负,并实现自我价值时,由于员工的需求及自身能力在不断变化,同时组织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当员工发现目前的岗位或工作阻止了个人目标的实现,觉得在一个职业生涯发展阶梯里没有发展空间了,或对其他阶梯的职位发生兴趣,而不能转到另外的阶梯里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该员工就会越来越感到不满、愤慨,为组织献身的精神也会越来越差。如果员工的工作环境不能及时改变,员工可能会提出辞职,从而组织会因此失去一位本来应能成为很优秀的人才。但如果组织有合理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也就是员工可以在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里横向、纵向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阶梯,使员工能及时合理的流动,就会使员工在组织内部找到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锚,从而避免了人才的流失。所以员工的职业锚开发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员工个人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总之,职业锚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目标有机统一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对个人而言,职业锚是个人职业选择的依据,是影响个人才能发挥的决定性力量;对组织而言,建立在职业锚理论基础上,针对组织成员深层次职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才能,从而实现组织效能的最大化,保证组织的良性运转。
职业锚的应用意义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锚已成为许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必选工具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
个人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时,可以运用职业锚思考自己的具有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工作相匹配。只有个人的定位和要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己的价值。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进行工作轮换,对自己的资质、能力、偏好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使个人的职业锚具体化的有效途径。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雇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轮换,了解雇员的职业兴趣爱好、技能和价值观,将他们放到最合适的职业轨道上去,可以实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职业锚的案例分析
日本丰田公司在运用员工的“职业锚”方面给了我们有益的借鉴。丰田对于岗位一线工人采用工作轮调的方式来培养和训练多功能作业员,这样既提高了工人的全面操作能力,又使一些生产骨干的经验得以传授。员工还能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从而进行准确定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一旦员工确立了自己的职业锚,工作起来将会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效率将会有很大提高。
丰田采取5年调换一次工作的方式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每年1月1日进行组织变更,一般以本单位相关部门为调换目标,调换幅度在5%左右。短期来看,转岗需要有熟悉操作的适应过程,可能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但对企业长久发展来看则是利大与弊。经常的有序换岗还能给员工带来适度的压力,促使员工不断学习,使企业始终保持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