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管理百科 ·  2011-11-27 08:14  ·  30701 次点击
目录
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概述
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的意义
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概述
1949年,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CharlesEgertonOsgood)提出了能预测学习迁移(LearningTransfer)效果的“迁移与倒摄曲面”(transferandretroactionsurface,或称迁移曲面)三维模式图。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与倒摄曲面是他在总结大量对偶联想式学习迁移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偶联想学习的一般形式是给学生一系列成对的材料(由词汇或无意义音节组成),这些成对材料的第一项称为刺激项目,第二项称为反应项目。迁移与倒摄曲面即表明了刺激或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应的相似程度与迁移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绿色曲面即为迁移与倒摄曲面。正负迁移在Z轴上通过0点的水平面来分界。在该平面之上为正迁移,在该平面之下为负迁移。与该平面相交表示迁移为零,S轴表示新旧课题之间反应相似性的变化,从相同的反应到对抗的反应。R轴表示新旧课题之间刺激相似性的变化,从相同刺激到无关刺激。由此可见,迁移的性质和数量是刺激条件和反应两者相似性变化的函数。在迁移曲面上可以看出,若先后两种材料的刺激相同(SI),反应亦相同(RI),则两种学习的迁移最大,即出现最大的正迁移。若先后两种学习材料刺激相同,反应由相似(RI)到不同至对抗(RA),则迁移由正到负,以至最大的负迁移。如果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反应不同或对抗,刺激由不同到相同,则负迁移由最小到最大。如果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刺激不同,反应由相同到不同,以至对抗,迁移效果都是零。如果前后两种学习的反应相同,刺激由不同到相似以至完全相同,则两种学习的正迁移从零至最大。

图:迁移与倒摄曲面
奥斯古德发现,当两套学习材料的刺激和反应相似性发生一系列变化时,迁移的性质和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先后学习源任务的刺激材料相似性不断增加时,在后继任务相同的情况下,会产生正迁移作用,其强度从0到+∞;在后继任务不同或无关的情况下,会产生负迁移,其强度从0到-∞。当先后学习的反应材料相似性不断增加时,在刺激材料不同或无关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迁移作用;在刺激材料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从负到正的迁移作用,其强度从-∞到+∞。达列特(K.M.Dallet,1962)选了四种相似程度不同的刺激材料和三种相似程度不同的反应材料进行学习迁移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奥斯古德的迁移理论模型。
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的意义
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不仅能够解释和描述对偶联想学习的迁移情况,而且还适用于解释类似的技能学习迁移。例如先学习骑自行车,然后学习驾驶摩托车,这两种学习属于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的学习,所以会出现正迁移。再如在一种装置上学到了一种特殊的反应动作,然后又在这种装置上要求学会恰恰相反的一种动作反应,就存在着极大的负迁移或干扰。例如,驾驶员学习驾驶一架飞机,飞机的节气阀需要拉杠杆才能打开,然后却改为推杠杆才能打开,这就使后一种推压杠杆的学习受到极大的干扰。
当然,三维迁移模式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例如,根据三维迁移模式,对抗性反应比不同反应产生更大的负迁移,但至今尚无可靠的证据证实这一点。此外,在刺激不同的两种学习中,如果反应相同,并经过大量的练习,也会产生正迁移。这一点也与奥斯古德三维迁移模式的预测不同。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