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分析法

  管理百科 ·  2011-11-27 08:14  ·  33306 次点击
目录
什么是因果分析法
因果关系的类型
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因果关系分析法应用步骤
因果分析法案例分析
什么是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通过因果图表现出来,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刺图或石川图,它是1953年在日本川琦制铁公司,由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最早使用的,是为了寻找产生某种质量问题的原因,发动大家谈看法,做分析,将群众的意见反映在一张图上,就是因果图。用此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便于集思广益。因为这种图反映的因果关系直观、醒目、条例分明,用起来比较方便,效果好,所以得到了许多企业的重视。
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因测果或倒果查因。因果预测分析是整个预测分析的基础。
因果分析法(技术)运用于项目管理中,就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逐步深入研究和讨论项目目前存在问题的方法。因果分析法的可交付成果就是因果分析图。
一旦确定了因果分析图,项目团队就应该对之进行解释说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测试、收集有关问题的更多数据或与客户沟通来确认最基本的原因。确认了基本原因之后,项目团队就可以开始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改进了。
因果关系的类型
在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大致可分为函数关系、相关关系、因子推演关系等几种不同的类型。
1、函数关系
函数关系是指几种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在预测具有此种函数关系的经济事物中。常用的方法有直线回归模型、二次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等预测方法。
2、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经济现象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但在数量上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因变量可以有几个数值与之相对应,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随机性,但又总是围绕着它们的平均数并遵循着一定规律而变动。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变量间的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着确定性数量对应规律的称为函数关系,可以用数学函数式表达。变量间不存在确定性数量对应规律的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统计学上研究有关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叫做相关系数。相关分析可以得到一个表明相关程度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这种方法对于不能在实验室用实验方法分析的社会经济现象显得特别重要。通过相关分析,还可以测定和控制预测的误差,掌握预测结果的可靠程度,把误差控制在一个范围内。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和形态。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来看。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在某些经济现象之间,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时,因变量y的值也随之相应地增加,这佯的相关关系就是正相关。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时,因变量y的值随之而呈减少的趋势,这种关系就是负相关。
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直线相关与非直线相关。当x值发生变动时,y值随之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增加或减少),表现在图形上,其观察点分布于狭长的带形区域之内,并近似地表现为直线形式,这样的关系通称为直线关系。当x值变动时,y值随之呈不均等变动(增加或减少),表现在图形上,其观察点的分布近似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曲线形式,这种相关关系通称为非直线相关。相关关系法重要的是确定判断变量相关系数。
3、因子推演法
因子推演法即根据引起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变化的因子,来推测某种现象变化趋势。例如,每年新建立的家庭数目是住房需要量的因子;青年结婚的数量是家俱和衣服的销售量的因子;婴儿出生人数是玩具需要量的因子;汽车的销售量是汽车配件需求量的因子等等。根据某经济现象的因子就可以预测它的需求量变化趋势。
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因果关系分析法,是从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质的规定性出发,用统计方法寻求市场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数量变化函数表达式的一类预测方法。这类预测方法,在市场预测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回归分析法
当预测目标变量(称因变量)由于一种或几种影响因素变量(称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根据某一个自变量或几个自变量的变动,来解释推测因变量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常用回归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
回归分析法: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来描述它们间数量上的平均变化关系。这种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
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中,又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市场预测中的一种重要预测方法。
(二)经济计量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场所,它一方面是企业营销活动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将社会经济系统视为其环境。这种市场现象间的系统关系,使市场变量间的某些因果关系不能只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而忽视因变量对自变量的逆向影响或各种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样一种市场变量间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回归分析法往往就不能对其做出系统描述。
经济计量法就是揭示这类市场变量间复杂因果关系数量变化关系的方法。
经济计量法,是在以经济理论和事实为依据的定性分析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一组联立方程式,来描述预测目标与相关变量之间经济行为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这组联立方程式称为经济计量模型。
因果关系分析法应用步骤
因果关系分析法预测应用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对市场经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探讨,说明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然后,选择恰当数学模型描述因果关系主要变量间的关系形态;最后,根据数学模型预测市场发展前景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因果关系分析应用步骤大致如下:
(一)利用资料分析市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预测目标以及因变量和自变量
分析市场现象因果关系必须做到:
1.凭借人们拥有的经验、知识以及思维判断能力,对预测问题在质的分析基础上,明确表征预测目标的运动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的诸多市场变量。
2.选定因变量和自变量。
通常情况下:
表征预测目标的变量称因变量(如卷烟零售量或额);
表征影响预测目标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变量称自变量。
从市场预测过程来讲,明确预测目标选定因变量是首要任务,但能从众多影响预测目标的因素中选定参与预测的自变量,是保证预测结果可信度的关键。
(二)根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类型,选择数学模型,并经过运算,求出有关参数,通过统计检验建立预测模型。
(三)预测分析,确定预测值
市场的客观经济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数学预测模型只能明确、形象地显示出市场从过去至现在发展过程中有关事件观察数据中呈现的因果关系,而如何确定符合市场需要及其变化客观实际的预测值,还需要预测者掌握丰富的市场信息,依靠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最后做出科学判断。
运用量的分析中的因果关系分析法进行市场预测时,还需要与质的分析相结合,把各种主要因素考虑进去,参照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可能性,综合分析判断,对预测模型计算出来的预测值作恰当调整,确定最终预测值,使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
因果分析法案例分析
以给排水管道漏水的质量问题为例,阐述采用因果图来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通过对这些原因进行逐一控制,将施工质量问题消灭在可能发生的时候,最终实现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
所谓因果图,就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如下图)。
通过因果图来分析控制施工质量,就是根据下图中所指出的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因”的控制,以实现工程质量合格这一“果”,即通过控制“因”以实现合格的“果”,从而实现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
1.人的控制
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要控制施工质量,首先要实现对人的控制,人是质量控制中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人既是质量控制的主体,又是质量控制中的受控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作为受控对象,要尽可能地避免犯错误。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直接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产品质量归根结底是制造出来的,工人的状态如何,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但是,管理层的质量控制意识才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为了有效地进行人的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是全面、全过程、全员质量控制的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岗位责任制应包括: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管理职责;主管施工员的管理职责;质量员的监督职责;施工人员的直接责任。例如:在管道安装施工前,施工员、质量员必须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施工时,应按规定进行监督,质量员按规定进行抽检。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人员身上的岗位责任制度是实现全员管理、主动控制、事前控制的具体体现。
(2)强化管理意识
一般认为,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当。在同样的专业技术条件下,由于管理水平参差,其产品质量、消耗、效益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烈的管理意识,进行现场施工管理的人员,不仅要熟悉管道的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质量管理理论、手段和方法。
(3)持续培训
施工质量靠的是相关人员的良好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就在于教育,尤其是对质量控制起关键作用的管理人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规范的不断更新,培训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持续培训,既可提高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也可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最终达到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的目的。
(4)引入激励机制
无论是作为受控对象,还是作为质量控制主体,在合理的激励机制下,人员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根据工作绩效给相关人员以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这里所讲的激励包括奖优和罚劣两个方面。如工程项目部对施工人员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减少了损失,就应给予适当的奖励等。
2.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劳动对象,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质量。正确合理地选择材料,控制材料的规格、性能特性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的形成。
PDCA循环(戴明环)的四个阶段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可建立企业内部材料合格供应商质量评估文件。在订货时必须考虑材料的质量因素,从价格性能比权衡利弊,不能一味追求低价,价格最低不一定最经济。另外,尽量减少供货商的数量,这样可减少质量的波动。
(2)严格检查验收
订货时明确地提出所需原料的质量要求,并要求供货方作书面保证。对进场原材料应进行外观质量验收,管材尺寸及偏差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给排水管材标准,在整个管道系统中,与管材的质量相比,管件的质量更难以保证,可以说,管件质量的好坏,基本上反映了该品牌管道系统质量的好坏,这一点在选购材料时应加以注意。验收时应全面检查原材料质量要求是否符合供货方的质量保证指标和合同要求,对不合要求的原料应坚决拒绝接收。
(3)建立材料管理台账,以保证施工材料的可溯性
当发现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知道该批材料已使用了多少,使用在那些部位。
3.方法的控制
方法的控制包括在施工和质量检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技术方案、组织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而组织方案主要是合理进行施工程序、施工流向等方面的组织。质量检查是质量控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对以前施工环节的事后控制,也是对下一个环节的事前控制,避免不合格的环节向后延伸为不合格的产品。
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管道出项变形、偏移等情况,必须立即进行检查分析,判断是否管材、管件有问题,还是支架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管道连接完毕,应做水压或灌水试验,只有管道试验合格后,才能覆盖管道。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机具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选择、操作、维修和故障排除等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在短期内能掌握的,因而施工机具应有专人负责。主要设备应建立档案,制定维护计划,并对维护情况进行记录。所有仪器设备都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送检,无检定(校准)合格证的仪器设备禁止用于施工计量。
5.施工环境的控制
环境因素作为质量问题形成的诱因,一般情况下按影响质量的次要因素进行控制。但是如果环境因素控制不当,同样会变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实践表明,在所有发生的管路渗漏事故中,二次装修过程中人为造成的管路破坏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应加强装修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对暗埋管道应在地面或墙面用油漆标示管线的位置,避免钻孔造成人为地破坏管道。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