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

  管理百科 ·  2011-12-03 21:50  ·  40297 次点击
特点
e-Learning与虚拟学习社区
支持知识建构
知识管理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
特点
1.地域和时间:网络学习社区是功能性的没有地域的限制,其成员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能够连接Internet
虚拟学习社区的个体学习者。如果有必要,网络学习社区也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全天24小时对社区成员开放。
2.范围和规模:网络学习社区如果从社区成员的来源地域来分,它的范围可以大到国际性的网络学习社区,其成员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小到一个学校的一个班级甚至一个班级的一个学习小组或兴趣小组。其规模也因参与者的人数多少可大可小,少则几个人,多则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
3.参与者的层次:网络学习社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可能有着不同的学历和不同的知识背景,他们在社区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动机。一些参与者是作为学生注册并考取学分的,一些参与者虽然参加社区的所有学习活动但并不注册和考取学分,还有一些参与者选择并参加社区的部分活动。这同时也会导致学习社区活动的一些混乱,需要指导教师和主持者明确他们各自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4.参与者的责任:在网络学习社区中,参与者完成布置的作业或任务是因为他们为了每一个社区成员的利益所需要做的必须的工作,例如引导一次讨论的开始,创造一次学习的机会等。这样做,首先是为了做这项活动的本人的利益,接着是为了所有后来在某种程度上和他们共享学习经验的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5.多样性:在学校班级和网络学习社区中都存在着多样性,这些多样性都能够丰富和充实班级和社区,但多样性在网络学习社区中扮演着一个更广泛的角色。在学校班级中,学习者的积极性绝大部分来自外在的学分的奖励和推动,而在社区中,积极性的获得必须依靠其它途径。多样性和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的多重展望所创造的有吸引力的品性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激励源。
6.灵活性:网络学习社区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丰富多彩,交互形式非常灵活多样。从学习的对象到讨论、交流的主题,以及沟通的方式(如email,讨论,游戏,角色扮演,聊天等)都非常富于变化。
7.信息:在网络学习社区中,为了保持讨论或者交流的新颖性和实时性,社区成员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不断获得外部信息并及时更新社区的信息基地和资源库。
8.自我管理:小型社区成员较少,管理者也不需要太多,大型社区成员较多,一般有两种管理方式:更多的管理者和分散管理。班级管理一般采用的是前者,而目前社区的成功管理大都采用后者。让每一个社区成员都参与一定程度的管理,网络学习社区就无需为此再额外增加新的管理者。
9.费用:创建和维护网络学习社区的费用是一笔比较庞大的开销。当然它的开支与自身的规模大小和功能是否完善有密切的关系。社区成员向社区缴纳一定的费用对于保证网络学习社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e-Learning与虚拟学习社区
从e-Learning的定义来看,e-Learning是一个很大的学习系统,它包括政策制定、环境创建、技术实施、资金支持、管理等各个方面。从组成系统方面来看,它包括学习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学习对象库、著作系统、学习社区等多个方面。从人员组成上看,它包括e-Learning总管(可以有不同的称呼)、网站管理员、教师/指导者、教学主题专家、媒体内容开发者等等。e-Learning既可以是基于个人的独立学习,也可以是基于课堂和合作的学习。从e-Learning系统的传递机制来看,它包括知识库、知识模块、社区、实时指导、专家系统、混和模式等。学习社区是e-Learning合作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在e-Learning学习环境中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因此网络上也把虚拟学习社区叫做e-Learning社区。可见,e-Learning是学习社区的上位概念,学习社区是下位概念。
从目前的e-Learning实践来看,e-Learning偏重于“自主”的独立学习,主要是通过课件学习知识,完成学历教育和企业培训,其形式偏向于正式学习。e-Learning的重点应在于合作学习,而虚拟学习社区/实践社区学习的特点是“交互”,是一种合作性学习,其形式偏向于非正式学习。虚拟学习社区是e-Learning的一种重要的应用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它们是一个连续系统,其学习形式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的发展趋势正体现了这种融合的方向,是一种“内容课件+社区互动”的模式。
支持知识建构
(1)文字表达。协作学习应该促进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以简捷的形式保存观点。简单的文本编辑器可满足基本要求。有的系统还提供多种脸谱符号,以表达多种感情状态。为了鼓励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系统还引入流程图、脚手架、提示语言或小精灵。有些还提供了图表插入和编辑、地址链接、大纲编辑和头脑风暴区等功能。
(2)个人观点陈述。个人观点的公开陈述会面对其他成员的审视、评论。虚拟学习社区展示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成员可以从多种角度提出多种观点,多个成员也可就某一个观点达成共识。
(3)成员的公开陈述。知识建构环境应该为各种观点之间的比较提供支持。学习者可查看各种观点论述,或采纳某一种观点。把各种观点放在一起是为了便于比较,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在各种思想、见识和阐释上取得一致意见,达成共识。
(4)相互讨论。知识建构环境最常使用的工具是讨论论坛。这种异步的交流系统让参与者对他人发表的帖子做出回应,以时间序列和树型目录形式排列不同的观点。一个知识建构环境应该避免无方向性和目的性的讨论,而必须使发散的观点得到收敛,形成共识和公认的思想。
(5)论据/原理。虽然论坛上的每一个回帖都是对他人的帖子的回应,但讨论必须有更复杂的内在结构。一般来说,参与者的回应可能是赞成或反对他人的观点,或者提供证据支持或反驳他人的命题。这种辩论结构可以用概念地图的形式来表达,使之明晰化和条理化,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建构过程的理解,让他们发现有哪些论据还不足,需要补充,或者为他们寻找另外的方法提供思路和参考。
(6)意义辨析。小组或学习社区建构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达成共识,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参与者可以通过相互辩论,对各种论述中的关键词汇和术语的意义进行辨析,促成各种观点的收敛。这种对术语意义的讨论,能够使参与者显现出对术语的不同理解,并逐步达到准确的理解。通过对各种观点的交流、共享或协商,在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也就向着观点的收敛方向发展。
(7)共享理解。关键词汇、术语意义的讨论,经过补充、纠正、弃用、完善等环节,其定义在参与者同意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样就产生了小组的共同语言——小组术语表。小组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各种观点中的关键词汇、术语进行辨析,从而达到一致理解的过程。
(8)观点协商。协商阶段是知识建构的最重要的阶段。此时,对论点理解的巨大差异常常被显现出来。公开和平等的讨论氛围是必须的。相对面对面的讨论来说,学习社区的虚拟性可以避免因地位、身份和学识的不同,导致不平等的讨论,并可以在协商的过程中,将与论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讨论清楚。更重要的是,协商是促使各种观点达成共识、使之收敛的关键环节。学习社区平等对话的交互环境,为这种观点的收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
9)共享知识。对共享知识的协商和综合的结果,形成了虚拟学习社区内各个小组的共识。像个人观点一样,小组的共识可以展示在学习社区,为整个学习社区所共享,这样,它们往往被个人接受和继承。参与者在他们各自的观点和小组的共识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并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价这些共识,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10)形式化/客观化。共享的知识并不是协作知识建构循环的最后阶段。这些知识必须经过归纳整理,成为形式化的文档或图表。当这些知识可以用文字表达清楚时,也可用其他的符号系统来显示,或者合并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知识体系结构中。例如,在研究领域,这些知识可以进入课堂,可以以会议论文、杂志论文和著作出版。以这样的方式,这些思想就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讨论范围,扩展到社会领域。而人们则开始接受或修正这些新的知识。
(11)文化制品/展示。这些共享的知识最后以文档、知识库、出版物或其他文化制品的形式展示,并被人们所接受。作为学习者自己知识图式的一部分,共享的知识随之也成为人们构建新知识的基础。例如,虚拟学习社区资源库中的许多学习资源,都是来自其他社区的成果,并作为支持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知识管理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
目前所实施的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是对既往的知识管理活动的归纳和总结。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中得出的许多观点已经对学习以及学习社区产生了很多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应该有三个方面:
1、强调分布式知识,从而强调知识的共享。
虚拟学习社区中存在着分布式认知、分布式智能和分布式专业技能。每个学习者都具备专业技能和特长之处,通过资源共享、经验分享,每个人与他人分享知识,在彼此的互动、互助和双向沟通下,既成为知识的传授者,也成为知识的受益者。因而,知识的来源是多元化的。
2、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分及两者转化的重要意义。
这为学习社区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传统的教学是知识的单向流动,传授的主要是显性知识,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而互动正是学习社区的优势,学习者和指导者之间,特别是学习者之间存在多向互动,这就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3、强调知识实践社区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的实践社区正是一种学习社区。学习者在学习社区的交流和共享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自的认知能力、智能水平和整个社区的集体智慧。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习社区就成为知识创新的孵化器。
4、强调知识管理对知识建构、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发展的支持。
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社会化、外化、综合和内化)的四个知识转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管理以知识为核心,是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应用和创新的过程。知识的共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管理系统对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分类和重用,这些都有力地支持着个体智慧的运用和集体智慧的发展。
在e-Learning和虚拟学习社区中应用知识管理技术
1、促进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e-Learning中应用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的四个转化过程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社会化的目的在于共享隐性知识,但就其本身来说,是非常有限的。隐性知识的传递非常有意义,因为隐性知识被看作是虚拟学习社区中创新的来源。如果这种隐性知识不能转化为显性知识,它也就不能扩大成整个社区的知识。同样,仅仅只把那些显性知识加以综合,这实际上并没有延伸和扩展社区现有的知识。只有当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时,创新才会发生。这四种知识转化模式是相互连续、螺旋上升的。在这个逐渐扩大的过程中,社区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显性知识不断积累,知识库的存量不断增加。
2、促进知识创新和共享。
在一个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必须得到创新并在所有成员之间得到共享。学习社区中存在着分布式认知、分布式智能和分布式专业技能。因而,知识的来源是多元化的。每个学习者都具备专业技能和特长,通过资源共享、经验分享,个人与他人分享知识,在彼此的互动、互助和双向沟通下,既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又成为知识的受益者。学习社区环境促进个人知识建构和社会知识协作建构的紧密融合,促进各种观点和思想的发散、联结、收敛、扩展和深化,产生新的知识和形成集体智慧。
3、促进知识管理的技术和工具的应用。
为了解决e-Learning存在的问题,虚拟学习社区可以应用知识管理的各种工具和技术。此外,学习者个人也必须具备知识管理的技能和方法。
(1)知识管理工具。虚拟学习社区里的学习者使用Intranet、视频会议、协作群件等技术获取和传播显性知识,使用学习平台(如WebCT、LearningSpace等课程管理系统)来分发学习资源。这些都是管理虚拟学习社区的显性知识的有效工具。恰当地应用知识管理工具,不仅有助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有效地管理显性知识,而且减少了学习者之间的时空分离感。像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同步交互媒体,允许学习者开展讨论,增加了在线通讯的交互层次,也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感、身份认同和学习承诺,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2)知识管理技术。应用知识管理技术(如过程管理和空间管理)帮助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a)过程管理。是指创建支持性的组织结构和实践活动,以便鼓励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更方便地创建、共享和使用知识。过程管理可以包括引入鼓励知识创新和共享的激励机制,也可以包括新的标准和实践活动,以便虚拟学习社区里的每一个学习者都有同等的机会访问知识库。(b)空间管理。是指以知识管理技术创建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帮助虚拟学习社区里的学习者彼此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学习伙伴。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者逐步形成一种共同的语言系统和对意义的共享理解能力。随之,发展身份认同、彼此信任、相互承诺和共享知识。最终,当虚拟学习社区里的学习者彼此已经懂得其他成员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的时候,这样就形成了学习社区文化。
(3)知识管理技能。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除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之外,应具备较强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技能。这些技能是21世纪成功完成知识性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通常,可以概括和定义为七项核心个人知识管理技能: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展示信息、信息安全及信息协作与协作学习。
(4)知识管理方法。随着个人的知识资源的日益增多,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一般可分为六个步骤:分析学习中对知识资源的需求,选择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建立知识的分类和编目准则,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更新个人知识库,使用知识资源。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