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保存现状堪忧 完成全部修复或需数百年
XZKL1234 · 2013-08-31 07:20 · 60727 次点击
日前,据媒体消息,国家图书馆将修复珍贵古籍“天禄琳琅”,并全程记录修复过程。这一消息引起了公众对我国存世古籍现状的广泛关注。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张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我国有5000年悠久文明,传世书籍数目庞大,古籍因其不可再生性不能受到任何损毁。近年来,尽管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古籍保护力度,但古籍保护与修复的现状仍然堪忧。对此,有专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古籍保护设备的资金投入,并重点培养相关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
古籍遭侵蚀严重专业修复人才匮乏
古籍属于文物的一种类型,指编纂、写印于1912年前的书籍。珍贵古籍又称为善本,主要指具有较高文物价值、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籍。由于现存绝大多数古籍都以纸和丝织品为载体,容易受到水火、虫霉、各种污染的损害。
据国家图书馆统计,目前全国各公藏单位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多万册,大概数量有1500万册。一个较为熟练的专业古籍修复师最多一年修100册,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据此可以计算,要完成全部修复工作仍需数百年,且前提是古籍不再继续遭到破坏。
一方面是亟待修复的古籍,一方面具有专业技术的修复师却少得可怜。古籍修复专家张平曾指出,目前全国有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除国家图书馆有20个人从事古籍修复外,其余中心大多只有8个人专门做修复工作。这其中含有4个外聘岗位,用以解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如果只计算固定岗位,即使将全国各省市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在岗正式员工加起来也不足200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传承人杜伟生介绍,在目前存世的古籍中,相当一部分都有虫蛀、鼠啮等小毛病,需要修补;有的还曾经被火焚烧过,部分文字根本看不清楚;而古籍中更常见的是书叶自身的老化、絮化、粘连等问题,处理起来也需要很多时间。而古籍纸质文献本身的脆弱性,加上环境的污染,许多古籍善本文献正在加速酸化和脆化。更令人担忧的是,少数民族有迹可查的传世书籍本就不多,再加上历年来纸张本身的老化、战争等外力的损毁,部分少数民族古籍甚至会面临失传的境地。
古籍保存不善:修复材料难得资金投入不足
开展古籍修复工作需要相应的硬件投入。然而,据媒体报道,许多图书馆提供用以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仍然相当有限。而高校图书馆在古籍保护方面,由于长期没有适量的资金投入,古籍保存环境往往落后于公共图书馆。
资金问题固然存在,人才不足也一直是扼制“古籍修复”的瓶颈。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古籍修复”人才如此匮乏呢?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设立了涉及古籍修复方向专业的大部分是中专和高职院校。在不少高等院校中,“古籍修复”尚未形成专业,只设立了相关实践课程。
业内人士介绍,现在集中收藏古籍善本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藏单位,一般以本科及以上为招收人才的学历标准。而且当前社会对于古籍修复行业的认可度尚低,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涉足,“国内很多人还将古籍修复视作一种工匠手艺”。
古籍修复材料的难得也对古籍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修复古籍一般使用古代材料,这些材料会越用越少。随着这种材料的日渐短缺,将来用于古籍修复工作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杜伟生说,现代的纸张酸性很大,要保存古籍,一般都使用“生宣纸”,除了纸张,市场上出售的糨糊也不能用于古籍修复,因为里面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对书造成破坏。公藏机构修书一般自调糨糊,同时还要掌握好浓稠度,太过浓稠的话不好往下揭,违反古籍修复的“可逆”原则。而且,并非所有技术都可以用到古籍修复上。古籍修复专家张平介绍,有些用于古籍修复技术和方案,并不是都能拿来用。比如古书可能经历过多次修补,对于古人修补后的补丁怎么处理也是个问题,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本应加以保留,但古人修复古籍时往糨糊里加矾的办法就不尽科学,对于这些方法也应修正。而据了解,并非越早期的书损毁越严重。比如敦煌遗书,损毁至多是被撕破、磨破、鼠啮等,而明后期、直至清朝的古籍,大部分采用竹纸,质量比早期的皮纸差。民国时期开始使用的是用现代技术生产的机械纸,属于酸性纸,更容易受到破坏,修复民国书籍,如果使用脱酸机来脱酸,一册书至少得七八美元。成本很高,民国书籍量又多,很难负担得起。
“数字化”或为古籍保护的新趋势
古籍保护一般分为原本保护和再生保护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对古籍原本进行妥善保存和修复;后者是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对古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转移保存和再揭示,通过开展出版、缩微和数字化等工作,使古籍化身千百,永久传承。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就曾谈到以“数字化”来保护珍贵古籍的办法。他说,古籍与其他文物的不同就在于,古籍的价值在使用中体现。要保护古籍,可以将之整理影印出版,也可以采用数字化保存的方式。以国家图书馆为例,馆内已有数字化的4万张拓片供公众免费使用。馆藏的所有西夏文献也已数字化,读者使用起来更方便。加入读者提出要看善本,那国图可以提供缩微胶片,采取这样的方式尽量减少对原本的使用。
而针对专业古籍修复人才待遇偏低的问题,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勇说,古籍普查是项艰苦、长期的工作,繁复且需要谨慎,故应给予古籍普查人员相关补助,真正实现保质保量、多劳多得。李勇慧建议,应坚持每年评优机制,激励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热忱。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有专家呼吁,要改善古籍保护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政府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从经费上给予保障,用于改善古籍存放场地、更新古籍修复设备。已经成立的古籍保护中心要加大古籍保护力度,加紧古籍修缮,加快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和交流。
朋友交流,
中国,
古籍,
保存,
现状,
堪忧,
完成,
全部,
修复,
需数,
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