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新发现500多颗类星体

  XZKL1234 ·  2013-09-18 09:44  ·  49658 次点击
9月4日夜,郭守敬望远镜在灿烂的星空下
16日从国家天文台获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LAMOST)首批巡天光谱正式释放。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有望推进人们对银河系,以及对宇宙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通过光谱数据,能推测出恒星的温度、表面重力、化学组成等物理信息
据介绍,2012年9月28日,郭守敬望远镜启动正式巡天观测,2013年6月15日结束了第一年巡天观测任务。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已于8月26日正式释放。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副主任褚耀泉说,光谱巡天,就如对天上的恒星做一次“人口普查”,有了有效的光谱数据,就能推测出恒星的温度、表面重力、化学组成等物理信息。观测的光谱数据量越大,就越能了解恒星的真实情况。“目前还从没有人系统研究过银河系恒星的情况。”褚耀泉说,主要困难是因为获取恒星的光谱数据非常难,而数据量又非常大。郭守敬望远镜突破了望远镜大口径与大视场难以兼得的瓶颈,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每次观测可获得多达4000个天体的光谱,为获取足够大的光谱数据量提供了可能。
据介绍,包括2011年9月下旬开始的先导巡天数据在内,郭守敬望远镜已经释放了220万条光谱,超过目前世界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释放数据中,还包括一个108万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恒星光谱参数星表。
通过光谱数据,分析每一个恒星引力场,减掉已知物质的引力情况,可了解暗物质的状况
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永恒介绍,随着郭守敬望远镜巡天光谱数据的正式释放,将推动对银河系的科研成果进入一个新阶段。
赵永恒说,人们通常认为银河系中有个超大质量的黑洞,但黑洞非常难观测,当前并没有太多有效的观测手段。而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大口径等特点,经过大量的光谱测量,可以探测到一种从银河系逃逸出来的超高速星。通过对多个超高速星的逃逸路线的分析,可以反推出黑洞的结构,解开黑洞的面纱。
“普查”数据,对探索暗物质也有意义。赵永恒说,银河系形状基本像一个草帽,中心是球形,周边是扁平的。因为物质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的引力作用也不一样,恒星运行的轨道和速度也不一样。由于暗物质只有引力作用而没有其他作用,所以没有办法看到它。而通过获取海量恒星光谱数据,分析每一个恒星引力场,减掉已经所知物质的引力情况,就可以了解到暗物质存在的情况。从而探知银河系物质、特别是暗物质的分布,揭示银河系中各组分的化学和动力学特征。
而恒星的化学组成就如同化石一样,可以用来追踪银河系漫长的演化历史,探究星系起源和演化的规律。
据介绍,利用郭守敬望远镜的巡天光谱数据,当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较高质量研究成果。例如,我国科学家在M31、M33及其临近区域开展搜寻工作时,在这约135平方度的区域内新发现500多颗类星体,这是目前我国天文学家利用自主设备在该天区发现的世界上数目最多的类星体样本。
白矮星是很多恒星演化的最终产物,银河系中超过95%的恒星最终都会演化为白矮星,因此白矮星是恒星演化的代表性产物。通过巡天“普查”,科学家发现了近3000颗白矮星,大样本的白矮星为进一步研究白矮星内部特征和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等前沿课题提供重要依据。
数据集已对国内天文学家及其国际合作者正式释放,用户可查询和下载
据介绍,依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数据政策》,数据的发布设立了对内和对外两个网络平台。先导巡天和正式巡天第一年的数据集已对国内天文学家及其国际合作者正式释放,用户可登录LAMOST官方网站注册后进行数据的查询和下载。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表示,国内天文学家和国外有合作关系的学者,可以免费利用第一年观测的数据。但通常情况需要提出申请,通过资格审查,验证确实是用于科学的研究时才能获得。“按照国际惯例,第一年的数据预计明年会逐渐向全世界免费开放。”
郭守敬望远镜恒星光谱巡天有望在5年里获得超过500万条高质量的恒星光谱。褚耀泉说,我国将基于观测数据,建立一个全球规模最大的恒星光谱数据库,这些海量的数据将成为“数字银河系”的重要基石,对于研究银河系的结构、运动、形成和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意义。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