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20年后被质疑:高水高肥不环保 增量不增产
XZKL1234 · 2015-09-29 08:05 · 57669 次点击
图为9月15日,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在创造1000公斤亩产纪录的第四期超级稻品种“Y两优900”种植基地。
“万亩绝收”风波后超级稻遭遇新挑战,“超级稻”说法会被废止吗
“超级稻品种”万亩绝收、盲目追求超高产目标,高水高肥不环保、增量不增产、米质口感差……自1996年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以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刷新水稻超高产世界纪录。为何却在20年后突然“收获”如此之多的质疑?
“我呼吁,一定要坚持超高产育种方向不动摇。”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表示。而这曾经是不容置疑的“公理”。
造成万亩绝收的“两优0293”被停产
“‘两优0293’的绝收事件是外界对超级稻的严重误读,‘两优0293’不代表超级稻。”9月15日,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学术科普沙龙上,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湖南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张玉烛等专家全面回应外界对超级稻的质疑。
2014年10月,隆平高科(000998.SZ)冠以“超级稻”名义的“两优0293”品种在安徽蚌埠地区万亩减产绝收,引发舆论的持续关注。此后,隆平高科一再发布公告并通过媒体发声予以解释,袁隆平院士公开表示不能因为一个事件而否定整个超级稻计划,农业部也表态称减产事件不会影响后续对超级稻的研究。今年9月2日,农业部发布公告,要求包括“两优0293”在内的41个农作物品种即日停产,并在一年后停止推广。也许是为了对冲这一消息,隆平高科公告称,其两个杂交水稻新品种于同一天通过国家审定。然而,对超级稻的质疑并未停止,包括超级稻高产低质、高肥高水不绿色等问题。可究竟什么是“超级稻”,不管是行业专家还是普通民众,都不是太能说清楚。
1996年,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在该计划中,超级稻是杂交稻的“专利”。农业部2008年颁布实施的《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并未限定其品种是否为杂交,亦未明确标示亩产超过多少公斤即为超级稻品种。
截至2015年4月,全国累计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共118个品种,其中既有“武运粳27号”这样的常规稻品种,也包括“Y两优2号”为代表的籼型两系杂交稻品种,而并非不少公开资料所称的超级稻均为杂交稻。“相对产量高就可能被评为超级稻,与品种没有关系,这个应该以农业部的说法为准。”张玉烛认为。在安徽万亩减产绝收事件发生后,农业部明确指出,始终以超级稻名义销售的“两优0293”并非超级稻品种。在种子市场,如“两优0293”鱼目混珠者并不少见。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佟屏亚研究员提出,应禁止“超级稻”的说法,废止超级稻审定制度。
试验产量与平均产量为何差距悬殊
1996年,农业部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第一目标即增产。2000年,“两优培九”品种实现超级稻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此后连破亩产800公斤、900公斤大关;2014年,超级稻新组合“Y两优900”平均亩产达1026.7公斤,再创世界纪录。屡破纪录之时,外界则指出试验产量与平均产量差距悬殊。如曾于2012年实现试验产量平均亩产963.65公斤的超级稻品种“甬优12”,江苏省两年平均亩产为565.4公斤。
对此,张玉烛坦言,超级稻平均产量近年来并未超过600公斤/亩,但比之前的产量有大幅提高。据农业部公布的数字,2013年,101个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平均亩产达578.9公斤,亩增产63.1公斤。邓启云解释,“科研产量是为了探索品种的潜力、实现突破,但不能夸大化解读科研数据”。
张玉烛指出,在一般生态条件下,从第一期超级稻代表组合“两优培九”到第四期超级稻代表组合“Y两优900”,相对于各自高产攻关的产量潜力其折扣率虽然不断减少,但说明超级稻组合有更大的增产潜力,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其丰产高效生产技术。
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历经16年,中央财政投入超级稻研究与推广经费已达3.4亿元。从2010年至2014年,我国超级稻种植面积从1.01亿亩增加至1.36亿亩,扩大3500万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左右。尽管如此,邓启云仍强调,在科研产量突破亩产1000公斤后,更重要的是做好超级稻的推广,进一步提高全国水稻产量,“政府在超级稻推广上的支持力度还要加大。”张玉烛认为,超级稻增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改变栽培方式,推广适合超级稻的新技术。“我国大部分农民的栽培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实,只要采取更好的栽培技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要做到亩产700公斤以上也很容易。”张玉烛举例说,比如追加穗肥,就能大幅增产,而传统方式很少施加穗肥。
超级稻面积扩大对全国水稻产量增长的作用有多大?“十一五”期间全国超级稻累计推广面积64384万亩,占同期水稻种植面积的21%,累计增产稻谷415亿公斤。自2010年开始,农业部连续5年实施《全国超级稻“双增一百”工作方案》,要求推广超级稻1亿亩以上,努力实现每亩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的目标。2014年10月,农业部称,“双增一百”实现目标。
一季稻扩张双季稻减少,实际总产量会下降
然而“双增一百”背后,似乎还有另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超级稻的扩张意味着双季稻面积的减少。“超级稻都是一季稻。”邓启云说。2012年,一季稻产量占全国稻谷产量的65.4%。国家统计局2012年数据,全国早晚稻合计平均产量为777公斤/亩,一季稻平均产量为494公斤/亩,仅为双季稻合计产量的63.58%。若全国8700万亩双季稻种植区全改成一季稻且采用超级稻品种,以2012年两者平均产量(超级稻当年亩产578.9公斤)计算,产量约减少1700万吨。
然而,双季稻面积仍处于持续下降中。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95千公顷,比2013年减少9.4千公顷,下降0.2%。耕地面积难以大幅增加,为保证粮食产量,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湖南已连续10多年推进“压单扩双”政策,即压缩一季稻面积,扩大双季稻种植。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湖南早稻产量增加,总产量为171.8亿斤,比上年增加0.8亿斤,增长0.5%;平均单产396.3公斤/亩。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曾评价,近几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5800千公顷(8700万亩)左右,湖北、湖南两省通过政策推动,“压单扩双”使早稻播种面积增加较多,基本抵消了其他早稻产区播种面积下降的影响,使全国早稻面积保持基本稳定。
湖南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张玉烛分析称,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压单扩双”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政策,但是,从农民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一季稻更符合农民的需求。据其研究,从1998年至2013年,双季稻的经济产量(指最佳投入产出比的产量)只提升了5%,一季稻却提升了20%,“这也就是农民不愿意种双季稻的根本原因。”
绿色超级稻发起“挑战”
尽管常规稻品种同样不断实现产量上的突破,也被农业部纳入超级稻序列,争议的焦点却在超级杂交水稻,其原因或在于市场的力量。因常规稻可以农民自行留种,而杂交稻必须年年换种,各大企业销售力推的超级稻品种几乎全是杂交稻品种,常规稻种子难以盈利是行业共识。被称为“江苏袁隆平”的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钮中一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因其研发的“武”字头水稻品种农民可以自己留种,研究所不卖种子赚不了钱,他本人年收入仅七八万元。
中国种业50强企业之一的湖南奥普隆种业董事长张振华说,种子企业绝大多数是销售杂交水稻种子为主,常规稻种子的销售比例很小。与此同时,张振华也指出,“常规稻种子一般两三年也需要提纯,否则性状也会下降。”连年高企的杂交水稻种子库存也让企业无意推广常规稻。据统计,2014年杂交水稻种子库存依然达到1.25亿公斤,超过总需求量的50%。尽管如此,相较于超级杂交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黎志康说:“常规稻的优势是不需要制种,品质更好,本身产量也高。另外,杂交稻的种子太贵。”
力量对比在悄然改变。如,常规晚籼稻“黄华占”在2009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3公斤,与对照的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平产,且米质达到国家一等优质米标准,2013年推广面积达1337.76万亩。邓启云坦言,常规稻在选育高档优质品种上有优势,但也强调:“第一期和第二期超级稻的口感确实糙,第四期超级稻的口感已经很好了,优质和高产并不冲突。”张玉烛指出,常规稻与杂交稻是螺旋式上升,“常规稻促进杂交稻的发展,常规稻每次进步,随后都能通过杂交获得更大的优势。”张振华亦认为,总体而言,杂交稻的抗性、产量等水平还是要高于常规稻。
在这场杂交稻与常规稻的竞赛中,中国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均在提升。“我国的育种水平领先全世界。”黎志康说。9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三家企业在长沙启动“云之稻”项目平台,逐步建立最全面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和育种信息数据库”,无偿向全球共享数据。黎志康介绍,基因数据库项目是张启云、谢华安等院士牵头的绿色超级稻计划的一个部分。“在保证高产的同时,少水、少肥、少农药、低投入,这是今后水稻育种的新方向,也是绿色超级稻努力的目标。”绿色超级稻正向超级稻发起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