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蒲长城为《新中国计量史》作前言
XZKL1234 · 2015-12-25 09:27 · 44320 次点击
计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远古黄帝设衡、量、度、亩、数五量开始,至清朝末年重订度量衡划一办法为止,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经过不懈努力,近、现代我国计量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国家计量制度
计量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和保障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提起计量就像我们谈论空气一样,它无处不在却又不引起你额外关注,拥有它没有感觉到不同,失去它就会难以生存。我们可以将计量简单理解为是有关测量的活动,计量源于测量高于测量,就像我们用秤去称量物品,这个秤是不是准、足不足量就是计量,如何定这个量、如何确保这个准也是计量。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是计量的精神,重基础、求精准、面广泛是计量的特点,关民生、节能源、保安全、促创新是计量的发展。
当今社会和生产各个领域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并进行着大量的测量活动,不仅涉及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更涉及国防建设、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等社会各个方面。早在18世纪,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就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1983年,我国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也指出“科学要发展,计量须先行”,“没有计量,寸步难行”。计量关系到科学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生产过程工艺控制的稳定、生产产品质量的评价、能源利用和消耗的数量、国内外贸易的公平、司法公正、医疗诊断的评估、统计报表的可信度等。因此我们说计量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工业、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量是社会管理的技术支撑、科技进步的技术前提、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国防建设的技术保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技术手段。
社会经济发展,计量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计量水平与国际计量先进水平相比较为落后,计量工作基础薄弱。为探索、寻求、发展和建设我国近现代国家计量体系,追赶国际计量先进水平,中国计量工作者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艰苦创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起直追,至21世纪初,我国计量工作不仅初步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计量体系,而且在现代计量科技水平和计量工作总体规模上已跻身世界计量先进行列,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尊重。目前,我国已参加了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计量测试联合会”(IMEKO)、“亚太法制计量论坛”(APLMF)、“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和“国际标准物质信息数据库”(COMAR)等6个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的工作。自1977年5月20日加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以来,我国有王大珩等知名计量专家被国际计量大会选举为由18位国际计量专家组成的国际计量委员会重要成员,国际计量委员会所属各计量专业委员会中都有中国计量专家作为重要的成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参与国际互认协议(CIPM-MRA)大部分关键、辅助比对的重要成员,并主导了亚太地区(APMP)的比对。目前,在国际计量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为国际认可的各国国家计量院校准能力的项目总数,中国已经列国际计量界第四位。
这是我国突破传统度量衡领域跨越式发展进入近现代计量工作的一个历史阶段,更是我国计量事业快速追赶国际发达国家现代计量百年发展的历史阶段。2009年,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计量科技开拓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和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王以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钟华联名提交了《关于抢救性编辑整理新中国计量史料的建议》,提出编撰一部完整的、权威的计量史记类书籍,系统记录新中国成立一“甲子”以来我国计量工作发展的历史,记述我国计量事业经历的建国初期经济恢复、工业化建设、“文革”动乱、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制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计量工作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载我国近、现代计量科学和计量事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王勇同志高度重视这一建议,质检总局随即启动了《新中国计量史》编撰工作,以求客观全面展现我国质检系统中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健全、基础最扎实的计量工作,完整、连贯地记录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计量史》自启动编撰工作以来,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19个国家部委(单位)的支持。众多计量老专家饱含对计量事业的深情,亲自撰写回忆文章,真实展现计量事业发展的历程,客观梳理了计量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新中国计量史》由“计量事业管理篇”“计量科学进步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工作大事记篇”组成,总计近270余万字。全书围绕我国计量事业发展,以探索和建立我国现代国家计量体系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以时间为序阐述我国计量体系发展历程。全书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计量事业经历起步、发展到跻身国际计量先进行列的历程,将计量工作这一系统工程从国家到地方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并且简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度量衡工作的状况,将我国近代计量史与古代度量衡史进行衔接,与吴承洛所著《中国度量衡史》形成完整的我国计量事业发展史。“计量事业管理篇”是《新中国计量史》的核心部分,阐述了我国国家计量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计量立法到依法建立国家计量体系,计量管理工作不断顺应社会管理需求,不断调整自我管理模式,在社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历程。“计量科学进步篇”从计量科学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并对现代计量管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角度,展现我国计量科学从空白、落后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记录计量对相关测试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也展示我们在加强计量前沿技术研究的同时不断探索计量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展现了计量科技成果应用成效。“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工作大事记篇”以大事记的形式,第一次系统的、全面记录了地方的计量工作,是各地方近现代计量史的大纲和简史。
《新中国计量史》是对我国计量事业的一次回顾,它留下了我国计量事业发展过程中宝贵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它为我们书写了计量发展历史脉络,总结了计量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展示了中国计量工作者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该书是一部纪实性的计量事业发展史,是我们计量系统的工具书,更是一部社会科学管理的工具书,既可供业内同行进一步研究、借鉴,又可供史学界和社会各界读者更多地了解计量工作及其对保障社会和经济有序发展的作用意义,通过它我们了解计量、理解计量、深化计量、发展计量。
铭记计量历史,我们深感骄傲与自豪;凝视计量现状,我们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展望计量未来,我们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共同迎接计量事业美好未来。
蒲长城
201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