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有“海绵”少内涝?
hxfs3332 · 2016-08-18 15:07 · 42729 次点击
地有“海绵”少内涝
6月22日、23日陕西迎来入汛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强降雨天气过程,但在西安市西咸新区的大部分区域,路面却毫无积水。原来,作为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西咸新区利用创新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全部吸纳、储存,充分循环利用。图为沣西新城秦始皇大道两旁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逢大雨主要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排水。根据《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
德国、美国、日本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德国、美国和日本是较早开展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在政府的引导下,目前德国的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
美国的城市雨水管理总体上经历了排放、水量控制、水质控制、生态保护等阶段,雨水管理理念和技术重点逐渐向低影响开发(LID)源头控制转变,逐步构建污染防治与总量削减相结合的多目标控制和管理体系。
日本是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早在1980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近年来随着雨水渗透设施的推广和应用,带动了相关领域内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技术和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江苏率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15年7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江苏省也因此成为全国率先发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省份。根据该《意见》,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将集中在海绵型公共设施和社区建设上,包括: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雨水吸纳能力、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建设、海绵型住区建设、公共项目的海绵体建设、提高城市排水系统能力等。
杭州启动海绵城市计划
2016年5月26日,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任务敲定,滨江区将先行一步,以“渗、滞、蓄、净、用、排”等源头低影响开发建设的综合措施,率先推进杭州海绵城市建设。杭州建成区(含余杭、萧山)的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将在2020年达到20%以上,2030年达到80%以上。
联系电话:400-79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