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国:质量强则国家强

  XZKL1234 ·  2018-02-18 08:02  ·  42003 次点击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质量,要求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推动质量变革、增强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命题。为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质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质量强国的内涵是什么?该如何实现?就这些问题,日前专访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侯建国。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质量是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提到了质量,比如高质量发展、质量第一、质量变革等。您对此如何看?
侯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质量,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从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到具体工作部署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
首先,这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靠拼规模、拼速度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含着质量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乃至党的建设,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才能达到更高发展水平。
其次,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是对高质量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质量上的不平衡不充分,“上天入地”的高端装备令人自豪,但海外“扫货”的消费外溢让我们尴尬。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要从质量上打开突破口。
第三,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某种意义上讲,大国与强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质量。我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要成功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奠定坚实质量基础。
多层面破题,奋力迈向质量强国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如何理解质量强国的内涵?
侯建国:质量强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开创性的、历史性的。我们认为,质量强国至少要体现五个“强”。
一是强烈的质量第一意识。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落实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二是强劲的质量供给体系。产品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形成层次丰富、优质高效的供给体系,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三是强有力的质量促进机制。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有效履行,各种要素向质量领域集聚,质量红利极大释放。四是强健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成更加完善、融合发展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标准体系、合格评定体系以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系统完整、高效运行,公共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五是强大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国家质量安全法治体系全面建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有效运行,人民群众的质量安全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要实现质量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该怎么做,有哪些着力点?
侯建国:建设质量强国,当前最有力的抓手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应从多个层面破题。
总体上,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编制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纲要,推动建立中央质量督察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
保障上,夯实质量基础设施。由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组成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QualityInfrastructure,NQI),是“解决全球质量问题的终极答案”。研究编制量子化变革时代的中国计量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完善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体系,凸显认证认可传递信任功能,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竞争力。建立统一的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上,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开展质量宣传、质量攻关、质量监管、品牌培育、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下最大气力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推动形成一批有长期稳定竞争力的高质量品牌企业和产品。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深入开展“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活动,打造一批“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服务创新创业。
既要便利通关又要安全把关,当好国门守卫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为国门守卫者,质检部门未来将怎么干?
侯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开放,意味着开放的范围扩大、领域拓宽,也意味着开放的方式创新、层次加深。要把握好便利通关与安全把关的关系,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维护国门安全。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质检部门守卫的国门安全包括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都是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当前,国际疫情疫病传播影响更为严重,传入我国的风险就更大。以生物入侵为例,目前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已达620余种,每年造成2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必须全面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加强口岸检验检疫,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促进快速通关。加大检验检疫流程管理改革力度,在风险管理基础上,大幅降低现场抽查和实验室检测比例,提高检验检疫通关效率。2017年11月1日实行新的审单放行制度以来,已有超过50%的入境货物不再实施现场开箱检验和实验室检测,通关效率大大提高。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