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计量科技交流的使者——记中国计量院客座科学家科克莱斯
XZKL1234 · 2019-02-22 09:36 · 69944 次点击
工作在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的人们,经常会在饭后途中,迎面和一个略显特殊的骑车人擦身而过,他身材壮硕,头发卷曲,立体的五官如刀刻般棱角分明,不加锁的自行车后,常年绑着一把长柄黑雨伞。回头细看时,只留下一个匆忙的背影和空气中回荡着的串串清脆车铃声。他目不斜视地飞快骑过,只为赶在食堂打烊前赶到。他就是特里安塔菲约·科克莱斯(TriantafillosKoukoulas),一个工作在中国计量院的欧洲科学家。
结缘计量,享受差异
作为目前为止在中国计量院全职工作时间最长的外籍科学家,科克莱斯的科研经历丰富。他博士毕业后进入英国工业部门从事机器视觉和电光学研究。随后与计量结下不解之缘:在英国国家计量院——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工作11年,韩国国家计量院——韩国标准研究所(KRISS)工作一段时间。2017年7月,来到中国计量院,在力学与声学计量研究所从事声学计量相关研究。
翻开科克莱斯的履历,学术头衔还真不少:英国物理学会会士(IOPFellow)、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美国光学学会(OSA)高级会员,他还是AppliedOptics(应用光学)等国际知名期刊专题编辑,已发表论文论著近80篇,为国际期刊评审近百篇论文稿件。组织和主持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曾在英国瑟赛克斯大学担任外部博士生考官,参与过众多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特里安塔菲约·科克莱斯在位于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的办公室
科克莱斯的研究工作专注于从传统计量到量子计量的过渡,以及光和声音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利用激光技术测量和评估各种流体介质中的声场和流场。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他带领团队从事SI导出量声压单位的实现,采用光学法将声压单位溯源到基本物理常数,并研究光学法探测新型复合材料特性。这次来到中国计量院,科克莱斯的主要工作是和同事们一起建立新的激光测量系统,以实现新一代的声学计量基准。
先后在英、韩、中3国的国家计量院工作,“基于不同国家、文化和习俗的3个国家计量院,本国和国际科学家比例、基础设施、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各有特点”,科克莱斯说,正是基于其巨大的差异,自己很享受在这3个国家计量院的工作。
孤独也是一种财富
科克莱斯阅读涉猎广泛,虽然不会中文,但中国在历史、医学、哲学,以及现代国际舞台上的贡献,他并不陌生。他也很熟悉中国的国家计量院——中国计量院在计量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成就。
不过,书本上的描述完全不同于在当地实际生活的切身体验。作为访问科学家,在中国计量院工作生活了一年多,不认识中国字,不会一句中文,特别是文化和饮食差异,让科克莱斯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后来不得不承认自己预估得过于乐观了。他说,自己在最初几个月真的很难适应调整。北京城市的现代文明和中国计量院周边涧头村村民的围观和指点,曾让他颇感困惑。然而,“我很幸运,周围有一群特别好的同事,和我成为密友,而且在我困难时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科克莱斯充满感激,他对中国和中国计量院的印象是他们友好友善、慷慨大方。不上锁的新自行车放在地铁口两天后还安然停在原处,更是让他感慨北京的治安与文明。
在英国,科克莱斯的妻子是一名老师,一双儿女都在上学,因此,他来中国工作时,妻子儿女都不能随行。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地处十三陵保护区,僻静幽远,下班后和节假日里人烟稀少,加上生活购物交通不便,久居难免有离群孤寂之感。尤其是2018年春节,中国的同事们大都回家了,科克莱斯选择留在昌平院区。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之时,他却和家人万里相隔,这种反差尤为强烈。面对孤独,人们常会感到惶恐不安。科克莱斯则选择用多样的兴趣爱好让自己忙碌充实起来。
除了研究工作外,科克莱斯大量阅读,从文学到天文学,从历史到哲学,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新闻,物理和工程学科期刊的同行评审等都在他的兴趣范围之内。他喜欢养护植物,乐于智力训练游戏,热爱多种流派的音乐,从古典到现代。到中国时,科克莱斯还随身携带了他的大吉他。他还热爱足球,看多种体育比赛,每天骑自行车、散步,每周四下班后,还跟着中国同事学打羽毛球。
不同于一般英国人对美食的无感,科克莱斯既是美食家,又是烹调能手,兼收并蓄世界各地美食的精髓,科克莱斯版“韩国泡菜”、“欧式乱炖”,都曾惊艳了中国同事们挑剔的味蕾。
爱“较真”的科学精神
科学是科克莱斯的生活,更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一年多的时间里,科克莱斯和同事们实现了用激光法精确测量不同频率声场中粒子振动速度,为新一代声学计量基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不单纯追求在科学上的造诣,爱阅读,爱美食,爱运动,爱生活,兴趣广泛,正是因为各种学科的综合,反而对科学研究有了很大帮助。”科克莱斯深刻而全面的知识水平、开放式的学术思路给中国同事王敏博士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让中国计量院的同事们印象深刻的不止这些。工作中的科克莱斯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甚至可以说是特别较真苛刻。“他做事特别有条理,几乎事事有计划,处处记笔记。咱们中国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科克莱斯会花很多时间精力在前期‘磨刀’准备上。”王敏说。
对此,科克莱斯非常严肃,他说,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计划,了解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做实验或测量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花时间思考“我正在试图解决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科学研究是不可预测的,随着研究的进行,事情和计划都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动态的计划。
科克莱斯和中国同事用激光法测量粒子振速
科克莱斯曾在多个不同的技术领域工作,他说自己做研究,首先想到的是理解,不只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正在努力实现什么?然后,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来考虑所有可能影响过程的任何挑战。
对于成功与失败,科克莱斯的“三观”也很正:成功是伟大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吸取教训,把失败变成未来的成功。“新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挑战,”他说,“国家测量机构和大学进行的基准、标准研究工作也是如此,否则人们将停滞不前,继续使用现有的基准和标准。”2018年11月,国际计量界迎来重大变革,国际单位制迈入量子化时代。面对“法国大革命以来测量科学最伟大的革命”(诺奖得主WilliamPhillips语),作为科学家和计量学家,科克莱斯充满期待,对于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未知因素,他坦然淡定,信心满满。
2018年10月底,科克莱斯结束了在中国计量院的工作,“从科学和文化上讲,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奇妙而独特的经历。感到自豪的是,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努力工作,在声学计量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他说,“感谢在中国计量院分享、生活和实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