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催孩子思想早熟
千里明月 · 2008-05-08 23:02 · 32146 次点击
【作者】:斯蒂芬·海克斯
孩子还在学习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让他们太早为天下大事操心
去年我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小镇当教师时,当地报社举办了学童漫画比赛。参赛作品题材不拘,画得最好的会在该报刊出。
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画了个愁眉苦脸的地球,旁边写着:“我好累,我好烦,不要再糟蹋我了!”一名六年级男生画的是:在“垃圾填埋处”告示牌旁边有些山丘,另外有两个小人,其中一个告诉另一个:“这是我们镇上最高的山。”一名三年级女生画了些动物在一幢建造中的房子旁啼哭,远处矗立着几条大烟囱,标题是“我们要收回家园!”其他参赛作品还包括: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被压在隔离政策的大皮靴之下;在建筑地盘里,树木大叫“救救树木”等。
许多孩子在学校听多了,回到家里也惴惴不安,认为这世界是个冷酷不仁的地方。所有长毛动物都惨遭杀戮,青翠可爱的树木都砍伐一空,甚至呼吸空气也是危险的。
大多数教师都是出于一片好心,希望学生见多识广,独立思考。但是设法令孩子感到解决世界问题刻不容缓,其实是不对的。孩子还在学习怎样讲求个人卫生,又怎能应付世界环境问题。他们应付校园中的小霸王还来不及,怎可理解国际间的种族纠纷。
如果我们一而再地向他们讲述这些问题,他们就会感到沮丧、惶恐。如果教师不停地弹这调儿,学生为了讨好他,就会专挑他认为中听的话说。
在我任教的大学,班上那些年轻人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不是认定世界无可救药,就是迫切寻求答案,一旦发现了似乎可以行得通的对策,便奉为圭臬,以后遇到其它的可行之法也不屑一顾。这两种反应其实都是出于自卫心理,因为他们认为世界遍布荆刺,困难重重,各项难题又严重得无法解决。这样的态度往往是孩子在小时候养成的。
这不是说教师和家长该粉饰太平,故意将问题抹杀,而是要多费工夫帮助孩子从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去探究问题。
如果教六七岁的孩子处理酸雨问题,不妨先教他们照料大鱼缸里的鱼。如果希望他们日后能对付恶人,不妨先帮助他们对付校园中强取他们饭钱或强抄他们作业的小霸王,这才是他们所能解决的问题。不要问他们如果恐怖分子在市内引爆化学炸弹,或者环境污染使食物链受到无可补救的破坏,他们会怎么办。
吓怕了的孩子长大后,不会有能力解决世界的问题。他们必须要有信心能解决问题,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份自信心,又必须通过应付无数的日常琐事,经过日积月累,才能培养出来。太早对他们说世界大事,或者说得太多,都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