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
千里明月 · 2008-05-09 16:01 · 29191 次点击
【作者】:扬清
【出处】:心理学概论【国家】:中国
每人每天都要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有大问题、小问题;有急问题,也有缓问题。但有一个共同点,所有问题都需要你去解决。如何将问题解决得更好呢?心理学家通过四个有趣的实验,告诉你四种方法。
一、动机的强弱事实表明,在动机的强弱和解决问题的成效之间存在着一种曲线关系。心理学家勃尔奇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高处放着香蕉,猩猩身旁有一根竹竿,只有利用竹竿才可取到香蕉。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猩猩受饿不到6小时的时候,由于取食的驱力(即动机)太弱,它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各种不相干的因素分散;可是,当它受饿超过24小时后,又由于取食的驱力过强,而把注意力过分紧张地集中于食物这个目标,因而忽视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条件,同样取不到食;只有在受饿6—24小时之间时,由于驱力强度适中,它们的行为才是灵活的,注意力也不会被分散,很快取到了食物。同理,对于人来说,如果解决问题时积极性不高,或者急于求成,都不会获得成功。古语所谓“事在人为”“欲速则不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启示和联想心理学家姜德生做过一个双索问题的实验:天花板上悬着两根绳子,但二者的距离太远,任何人抓住一根就无法抓到另一根,要求实验者把两根绳结在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在一根绳头上系一个物体,使之象钟摆一样摆动,等它摇向另一根绳时,你可以同时抓住两根绳。姜德生让两组人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分别识记一些不同的单词。一组人识记的词有“绳索”、“摆动”、“钟摆”等;另一组识记的词则完全同双索问题无关。然后让两组去解决问题。结果发现,第一组总比第二组更迅速地解决了问题。显然,第一组从识记的单词中受到了启示。从这一角度来说,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也就是善于随时随地受到启示或进行联想的人。
三、习惯的影晌心理学家卢青斯设计了一个“水—罐”实验。这个实验有两类,第一类是:有三个罐子,第一个能容21斤水,第二个能容127斤水,第三个能容3斤水,问如何用这三个罐子量出100斤水?解决的办法是:把水灌满第二罐,接着从第二罐中减出第一罐所能容的水量,然后再减出两个第三罐的水量,所剩即为100斤。公式为:100斤=Ⅱ-Ⅰ-2Ⅲ。
这个实验的第二类是:有三个罐,第一个能容水23斤,第二个能容水49斤,第三个能容3斤,问如何能用这三个罐量出20斤水。这个问题很简单,按照公式,只要:20斤=Ⅰ-Ⅲ就能解决。当然,用第一类实验的公式也行,但要麻烦得多。
卢青斯把参加实验的人分为两组,第一组解决了5个第一类型的问题;再解决5个第二类型的问题,第二组直接解决5个第二类型的问题。结果是:第一组解决了第一类型的问题后,普遍形成了用长公式的习惯,有81%的人继续用长公式去解决第二类的5个问题。而第二组的绝大多数都直接按照短公式去解决了。可见,一定的心理习惯在解决问题中往往会阻碍更合理、更有效的思路。
四、功能的局限人们对一件物品往往只看到它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可有的功能,因而影响人们充分利用物品去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在心理学中叫做功能固着。心理学家亚丹姆生在他主持的实验中,要求被试者把三支蜡烛垂直地固定于一架竖直木屏上。发给他们的材料是:三支蜡烛,三个纸盒,火柴和一些图钉。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是:点燃一支蜡烛,在每个纸盒外滴一滴蜡油,将三支蜡烛固定于纸盒上,然后再用图钉把纸盒按垂直位置固定在木屏上。实验者被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者领到的材料是摆在纸盒外的,即每一件材料都是单独的;第二组是把蜡、火柴和图钉分别装在三个纸盒内交给他们。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有86%的人解决了问题,而第二组却仅有41%的人解决了问题。究其原因,第二组的人只是把纸盒看做容器,而没有想到它的其它功用。西红柿早就被人们发现,但长期被当做观赏植物,而未被实用,除了盲目的恐惧心理外,也是功能固着的作用限制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例子很多,当你遇到问题一筹莫展,而突然听到一个新奇的办法时,不是也常常恍然大悟地一抬头说:“哎!我真笨,怎么就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