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所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wang6626866 · 2008-06-15 18:01 · 86058 次点击
1.目的
为了消除已经发生的或潜在的偏离、不符合或其他潜在的不期望情况的发生,保证检定结果的质量,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技术室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检定服务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发出《纠正措施报告表》或《预防措施报告表》,监督、协调措施的实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各部门(班组)负责人应实施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全体执行人员应按照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开展质量活动。
3.4档案员应负责保存一切与纠正或预防措施实施有关的文件和记录。
4.工作程序
4.1纠正措施
4.1.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1.2识别不合格
4.1.2.1质量管理体系或技术工作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确认:
1)检定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组织规定值时;
2)内部审核发现不合格时;
3)外部审核发现不合格时;
4)管理评审;
5)顾客抱怨信息分析确认存在不合格时;
6)对员工的考察或监督中发现不合格时;
7)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1.3原因分析
4.1.3.1技术室组织相关部门调查分析产生问题的所有潜在原因,包括顾客的要求、样品、样品规格、方法和程序、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消耗品、设备及其校准;
4.1.3.2评价出现的不合格对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
4.1.4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4.1.4.1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技术负责人发出《纠正措施报告表》,对不合格事实进行描述,对纠正时间、方法、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
4.1.4.2技术负责人负责选择并制定最佳消除问题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措施要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纠正措施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1.4.3责任人执行纠正措施,如果是针对严重不合格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在实施前应将措施计划递交技术室进行评审,必要时报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1.4.4将纠正措施采取的任何必要的变更,制定成文件并加以实施。
4.1.5纠正措施的监控
4.1.5.1质量负责人组织内审员或其他人员负责对实施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跟踪验证并进行评定,如无效应调查分析原因,要求责任部门(班组)重新提出措施计划;
4.1.5.2如有特殊原因,责任部门(班组)应在规定期限前向技术室提出申请,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延期完成,否则应按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4.2预防措施
4.2.1技术室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识别潜在不合格
4.2.2.1技术室应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运作、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的检查和监督中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重点分析以下记录:
1)检定工作质量统计及其风险分析、技术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分析、资源配置状况、顾客满意程度调查;
2)试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
3)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4)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4.2.2.2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的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技术室填写《预防措施报告表》描述潜在的不合格事实并对责任部门(班组)提出要求。
4.2.2.3责任部门(班组)分析原因,组织制定预防措施,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2.2.4技术室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必要时组织对有效性进行评审。
4.2.3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记录
4.2.3.1当出现对工作质量或本单位信誉产生重大影响时,不合格或出现严重潜在的不合格,技术室应报经质量负责人组织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部门(班组)制定措施计划,并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2.3.2技术室编制《纠正措施报告表》或《预防措施报告表》用于记录本次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事实简述、措施要求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班组)、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
4.2.3.3由纠正、预防措施引起的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DNJL-CX-03《质量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执行。
4.2.3.4技术室收集和保存纠正、预防措施的记录,并将其中重要的相关记录作为下次管理评审输入之一。
5.相关文件
5.1DNJL-CX-03质量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5.1DNJL-CX-1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