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管理挑戰

  cychen02 ·  2008-07-06 22:01  ·  42317 次点击
引子:明日的"熱門"話題
讀者可能會問,在這樣一本談"管理的挑戰"的書裏,有關"競爭優勢"、"創造力"、"團隊"、"科技"等等的討論,怎麼都不見了?這些"今天"最熱門的話題,都到哪里去了?
這些話題屬於"今天",這正是本書不在這方面著墨的原因。本書所注重的,是"明日"的熱門話題--"明日"關鍵的、與生死存亡休戚相關的、明日"必定"會面臨的主要挑戰。
"必定"?沒錯!因為本書並非"預測",並非空談"未來"。本書所探討的挑戰和話題,在每一個發達國家和大多數新興國家(如韓國、土耳其),都已普遍存在。
其中有一些問題我們已經加以確認、討論、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某些人在某些領域已經開始採取具體的應對策略,但很少有組織和主管這樣去做。現在就開始面對挑戰,並裝備自己和組織來迎接這些新挑戰的人,就會成為明天的領袖。那些非要等到這些挑戰真正"熱不可當"才著手應對的人,則會被遠遠地拋在後面,並且可能永遠沒有趕上的一天。
正因如此,本書叫人起而行!
這些挑戰並不出自今天。它們之間截然不同,情形各異。在大多數情況下,常常與目前成功的原則衝突抵觸,或反其道而行。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大轉型的時代,目前正在發生的變遷比19世紀中葉興起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或由大蕭條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引發的結構改變更為激烈。閱讀本書可能使人頗覺困擾與不安,我在撰寫本書時亦然。因為許多新的現實和要求(譬如發達國家極低的生育率,或如最後一?自我管理"中提到的個人、公司所面臨的挑戰等),必然會使過去一個世紀中行之有效的策略完全逆轉。甚至組織和個人的心態都要有徹底的改變。
這是一本談管理的書。本書特意略過商業方面的挑戰,即使十分重要的議題也不涉及,如歐元會不會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主要貨幣?繼19世紀最成功的經濟發明--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之後會是什麼東西的發明?本書特意不討論經濟問題,雖然管理基礎的改變--譬如知識成為經濟中主要的資源--一定會迫使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有急劇的改變。本書也不討論政治問題--即使像俄羅斯會不會重新成為國際政治、軍事和經濟要角這等重要問題也不涉及。本書只專注管理方面的話題。
這樣做是有原因的。本書所討論的話題--新的社會、人口結構、經濟現實--並不是政府可以有效處理的議題。它們對政治有深遠的影響,但是本身並不是政治問題。它們也不是自由市場可以自行解決的問題,更不是經濟理論或經濟政策可以應付的問題。這些問題只有由管理層和作為個人的知識工作者、專業人士及經理人才能處理和解決。這些議題必然會在所有發達國家或新興國家引起熱烈的辯論,但是決策卻掌握在各個組織手裏,只有依賴個別組織裏的管理層及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尤其是每個公司的經理人)才能解決。

1 条回复

cychen02  2008-07-06 22:02
許多這樣的組織當然是贏利性的。相當多受這些挑戰影響的知識工作者也是這些贏利性企業的員工或與它們有工作上的聯繫。但是,本書是談"管理"的書,而不只是談"企業管理"的書。本書所提出的挑戰影響今天社會中所有的組織。事實上,這些挑戰對某些非企業組織的影響更大,因為許多非企業的機構,如大學、醫院、政府機構比企業組織更為僵化、更缺乏彈性。在這些機構中,許多想法和做法紮根和禁銅於過去的觀念、假設和政策上。其中大學尤為老朽,甚至根植於昨日的昨日--即19世紀的觀念上。

讀者應該怎樣應用這本書?我建議你一次看一章,因為每章都相當長。看完一章後先問:"這些話題和挑戰,對我們的組織,對像我這樣的知識工作者、專業人員、經理人有什麼意義?"仔細思考後,再問:"我們的組織和像我這樣的知識工作者、專業人員、經理人,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才能使這些挑戰轉化為機會?"

然後就放手去做吧!

杜拉克


第一章管理的新範式引言:假設的重要性

社會科學對事實有其自成一套的基本假設。這套假設構成了這門學科的範式(Paradigms),管理學也是如此。這特定領域裏的學者、撰述者、教師和實務工作者,通常在下意識裏將這些基本假設奉為圭桌。同時這些基本假設也影響了這群人心目中把那些理論視為"真實"(reality)的認定。

這種對真實的根本假設也決定了這一學科所關注的焦點以及對於"事實"(facts)的觀點,而實際上更界定出了整個學科的範疇。這些假設大體上決定了他們會忽視或視其為"麻煩的例外"而置之不理的部分。基本的假設決定了什麼是應該加以注意,什麼是應該棄置或忽視的。

早期一位有遠見的管理學家佛雷(Mary PrkerFolett)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佛雷的假設與當時(20世紀30.40年代)萌發的主流管理理論不合。因此她生前固然藉藉無名,在她去世後,她的理論仍繼續被埋沒了25年之久。然而今天我們知道,她對社會、人群和管理的基本假設,遠比當時、甚至今天管理專家們仍大致採用的理論更接近現實。

然而,假設雖然如此重要,卻很少被分析、研究,也很少被質疑,說實在的,甚至很少被明確地說清楚。"假設"對管理學這樣的社會科學而言,其實遠比"範式"對自然科學還來得重要。範式即所謂一般公認的理論,對自然界並沒有影響。範式聲稱太陽繞著地球轉;或者相反,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對太陽與地球毫無影響。自然科學研究的是物質世界的行為,但是像管理學這樣的社會科學,對象是人和人類社會的行為。因此人們傾向於根據該學科的假設採取行動。更重要的是,自然科學的現實--物質宇宙和它的規律,都固定不變(或是改變需要極為漫長的時間,而不會在幾世紀、更不會在幾十年內出現變化)。但是社會的宇宙沒有這類"自然律"(natural law)。它不斷變化,這就意味著昨天仍然成立的假設,今天可能不成立,甚至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完全錯誤。

目前,每個人都鼓?團隊"乃是適用於所有任務的"正確"組織形式(早在1954年,特別在1973年出版的《管理:任務、責任與實務阿Management:Tar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一書中,我已經開始提倡團隊的觀念)。自1900年,法國的費堯(Henry Fayol)及德國的拉瑟努(Walter Rathenau)開始思考組織的形態以來,管理學家和實務工作者幾乎都假定,至少應該有一種正確的組織形態。目前視團隊為正統的說法即根植於這樣的假設。最重要的,不是團隊是否就是這個正確的組織形態(目前並沒有太多證據證明這想法是對的),而是如後面將討論到的:這種有一個正確組織形態的根本假設已經站不住腳。

因此對社會科學如管理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假設,而基本假設的"改變"就更加舉足輕重。

對管理的研究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正式開展。從一開始,大多數學者、撰述者和實務工作者,一直將以下兩套管理的假設認定為真實。

第一套假設奠定了管理原理的基礎:

一、管理就是企業管理。

二、有,或應該有一種正確的組織形態。

三、有,或應該有一種正確的方法來管理"人"。

第二套假設奠定了管理實務的基礎:

一、科技、市場和最終使用者是特定的。

二、管理的範圍由法律界定。三、管理是專注於內部的。

四、由國家疆界所界定的經濟體系,就是企業和管理的"生態環境"。

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至少到80年代初期之前,這些假設除了第一項以外,不論是在研究、撰述、教學或是實際執行各方面,都相當接近現實,而且能夠發揮功效。但是現在,這些假設已經全數過時,幾乎快要變成一種諷刺。它們與現實遠遠脫節,不僅成為理論的障礙,更是實務上嚴重的絆腳石。事實上,現實很快地與這些假設背道而馳。因此,現在正是仔細檢視這些假設,並創立一套新假設,作為研究和實務基礎的適當時機。


第一章管理的新範式管理就是企業管理

不論在管理領域內外,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假設理所當然。事實上,管理的撰述者、實務工作者或是門外漢,一聽到"管理"(Management)這個詞,立刻想到的就是"企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

這個關於管理的假設,形成的時期並不久遠。世紀30年代以前,少數幾位研究管理的人,包括20世紀初的泰勒(Federlck Winslow T8ylor)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伯納(Chester Bamard),都認為企業管理不過是一般管理的一支,基本上與管理其他組織並沒有什麼不同。

"管理"最初並不是應用在企業上,而是應用在非營利組織和政府機構裏。泰勒是"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的創始者。"管理"和"顧問"(consultant)這兩個名詞今天的用法也極可能是由他所界定的。在名片上他自稱為"管理顧問"(consultant to management)。當時他刻意選用這標新立異的名稱,就是要吸引顧客注意他在提供一種嶄新的東西。1912年他在國會作證時談"科學管理",美國因此初次注意到"管理"一事。當時,他沒有提及任何企業,卻引用非營利的美友診所(Mayo Clinic)為例。而泰勒的"科學管理",最廣為人知的應用實例也不是在企業,而是應用在美國陸軍的華特城兵工廠(Watertown Arsenal)--雖然最後因工會的壓力而放棄。

經理人(manager)這個名詞,以今天的含義,最初也不是應用在企業裏。最早被稱為經理人的職業是城市經理人(city manager),這是20世紀初美國的發明。而管理原則第一次有系統的應用,則是1901年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總統時的國防部長魯特(Elihu Root)對美國軍隊的重整,同樣也不是始於企業。

1922年在布拉格召開的第一次管理會議,不是由企業人士,而是由當時美國的商務部長胡佛(Herbert Hoover)和世界知名的歷史學家、捷克國父瑪撒裏克(Thomas Masaryk)所籌辦。佛雷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開始她對管理的研究,她從來沒有區分過企業或非企業的管理。佛雷討論組織管理的原則,可以應用到所有不同形式的組織之中。

大蕭條時期之後,因為對企業的敵視和對企業主管的不滿,管理與企業管理才開始有所區分。為了不與企業界掛鈎,公共部門的管理開始自稱為"公共行政"(public Andyistration),主張不同的原則--在大學裏自成科系,有自己的用詞、自己的升遷方式。同一時期,對快速成長的醫院的管理研究「由通用汽車阿佛列德•史隆(Alfred Sloan)的弟弟雷蒙•史隆(Raymond Sloan)所主導」基於同樣的理由也自立門戶,自稱為"醫療行政"(medical Andyistration)。

換言之,在大蕭條時代,避免被稱為"管理"是當時"政治正確"的路線。

M次大戰後,風潮轉向。到了50年代,主要由於美國企業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良好表現,企業成了吃香的字眼。然後,"企業管理"很快成為一個"政治正確"的研究範圍。從此,在大眾和學術界的心目中,所有管理都被認定為"企業管理"。

現在,我們開始將這60年來的錯誤解套。我們眼見許多"商學院"易名為"管理學院",並且開設許多"非營利管理"課程;同時也出現了"領導人管理課程",招收企業和非企業主管;甚至許多神學院裏也萌生了"神職人員管理"系科。

但是認為管理就是企業管理的想法還是很普遍。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大聲疾呼,管理不等於企業管理,正如醫學不等於婦產科一樣。

當然,不同組織中的管理也互有差異。畢竟使命決定了策略,而策略決定了結構。管理連鎖零售商店和管理天主教區當然有所不同(雖然其中的差異比主其事者所認為的要少得多);管理空軍基地、醫院、軟件公司當然不一樣,但是最大的差異在於各組織所使用的名詞。也就是說,差異主要是在應用上而不是在原則上,即便在任務和挑戰上也沒有顯著的差異。譬如說,這些組織的主事者,花在人事上的時間大致相同,而人的問題幾乎全是一樣的。各種組織裏,九成左右的問題是共通的,不同的只有一成。這一成的問題中,企業和非企業之間的差異,與不同企業(譬如跨國銀行與玩具製造商)之間的差異相差無幾。在所有組織(企業和非企業)裏,只有這一成的問題,需要適應這個組織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歷史和特定的用語。

在21世紀發達國家裏,增長中的機構多半不是企業,因此,"管理並非企業管理"的觀念就特別重要。事實上,企業在20世紀發達社會裏已經不是增長中的機構。目前,每個發達國家中,從事"商業"經濟活動的人已經比100年前來得少,當時幾乎每個工作人口都是經由從事經濟行為(譬如農業)來謀生。在20世紀,發達國家中增長的機構為:政府、專業組織、健康醫療、教育機構等非企業機構。近百年來(或至少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提供生計的雇主不斷萎縮。就目前可以預測的,21世紀的發達國家中,增長的機構不會是企業(也就是那些有組織的經濟行為),而可能是非營利的社會機構。然而,正是這種機構最需要有系統、有條理、有理論根據的管理,也只有通過有效管理才能快速獲得最好的結果。

以上的分析,導出了第一個結論就是:對各種組織而言,管理是一種特定而且特別的工具。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