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方法浅析 (二)
云天 · 2008-08-07 20:16 · 21958 次点击
五、环境因素的评价
环境因素的评价是采用某一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评价准则对全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最终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是非判断法、专家评议法、多因子评分法、排放量/频率对比法、等标污染负荷法、权重法等。这些方法中前三种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方法,评价过程并不要求取得每一项环境因素的定量数据;后四种则需要定量的污染物参数,如果没有环境因素的定量数据则评价难以进行,方法的应用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评价前,必须根据评价方法的应用条件,适用的对象进行选择,或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合应用,才能得到满意的评价结果。下面介绍几种简易的评价方法,以供参考:
1.是非判断法
是非判断法根据制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对比、衡量并确定重要因素。当符合以下评价准则之一的,即可判为重要环境因素。该方法简便、操作容易,但评价人员应熟悉环保专业知识,才能做到判定准确。评价准则如下:
①违反国家或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污染物,水、电消耗指标偏高等);
②国家法规或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如氟里昂替代、石棉和多氯联苯、使用淘汰的工艺、设备等);
③属于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废物(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47类,医疗废物的排放等);
④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造成严重环境影响(如化学品意外泄露、火灾、环保设备故障或人为事故的排放);
⑤环保主管部门或组织的上级机构关注或要求控制的环境因素;
⑥造成国家或地方级保护动物伤害、植物破坏的(如伤害保护动物一只以上,或毁残植物一棵以上)(适用于旅游景区的环境因素评价);
⑦开发活动造成水土流失而在半年内得到控制恢复的(修路、景区开发、开发区开发等);
⑧使用极毒农药或造成中毒一人以上的(如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或农药使用过程)。
以上是评价准则的基本内容,应用者可根据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环境因素复杂程度制定具体的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应适合实际,具备可操作、可衡量,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可靠。
2.多因子评分法
该方法对能源、资源、固废、废水、噪声等五个方面异常、紧急状况制定评分标准。制定评分标准应尽量使每一项环境影响的量化(如以下环境因素评分表),采用评价表各因子重要性参数(A,B,C,D,E值)来计算重要性总值(R),确定重要性指标(S),根据重要性指标可划分1级,2级,3级三个等级,得到环境因素控制分级,从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1)多因子评分表
①能源、资源耗用评分表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R)/重要性判定
A:回收性可循环利用1R=A*B*C当R=20分或大于时,则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不可循环利用2
B:贫乏性不贫乏1
未来可能贫乏2
已贫乏3
C:使用量小于10公斤/月1
10-100公斤/月2
101-500公斤/月3
501-1000公斤/月4
大于1000公斤/月5
②固体、液体废物评分表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R)/重要性判定
A:产生量(对固废、液体废弃物)小于50公斤/月1R=A*B*C*D*E当24≤R<32,S=1级;当32≤R<48,S=2级;当48≤R,S=3级
51-200公斤/月2
201-500公斤/月3
501-1000公斤/月4
大于1000公斤/月5
A:产生量(对废水)小于1吨/月1
1-10吨/月2
11-100吨/月3
101-500吨/月4
大于500吨/月5
B:回收性可回收再利用1
不可回收再利用2
C:降解性可生物降解1
不可生物降解2
D:危害性对人或环境无伤害或影响1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但不造成伤害2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并伤害较大3
对人或环境有立即或长期伤害4
E:燃烧性(适用于固体液体废物)适燃或燃烧时不会产生危害物质1
不适燃或燃烧时会产生危害物质2
③气体排放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R)/重要性指标(S)
A;持续时间(累计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天1R=A*B*C当16≤R<24,S=1;当24≤R<32,S=2;当32≤R,S=3;
1-5小时/天2
5-10小时/天3
大于10小时/天4
B:严重性(危害性)对人或环境无伤害或影响1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但不致伤害2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且有伤害3
对人或环境有立即或长期伤害4
C:影响范围作业场所受影响1
厂区内受影响2
对厂区外有害影响3
④噪声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R)/重要性指标(S)
A:周界噪声值昼间≤65dB(A)夜间≤55dB(A)1R=2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R=A*B当R=8,S=1;当9≤R<12,S=2;当12≤R,S=3;
昼间>65db(A)夜间>55db(A)2
A:现场噪声值小于85dB(A)1
85-90dB(A)2
大于90dB(A)3
B:员工暴露时间小于1小时/天1
1-4小时/天2
4-8小时/天3
大于8小时/天4
⑤异常、紧急状况固体、液体废物排放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分)/重要性指标(S)
A:发生概率发生几率小,几乎不发生1R=A*B*C*D*E*F当24≤R<32,S=1;当32≤R<48,S=2;当48≤R,S=3;
每年发生一次2
每季度发生一次3
每月发生一次4
每周至少发生一次5
B:排放量小于100公斤/月o次1
100-300公斤/月o次2
300-500公斤/月o次3
500-1000公斤/月o次4
大于1000公斤/月o次5
C:回收性可回收再利用1
不可回收再利用2
D:降解性可生物降解1
不可生物降解2
E:危害性资源性废弃物1
一般废弃物,影响区域环境2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3
F:适燃性适燃或燃烧时不产生危害物1
不适燃或燃烧时会产生危害物2
⑦营运评分表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营运评定指标(P)
A:相关方的关心度可能立即停产1P=A*B*C
偶有抱怨但无关紧要2
非关注的事项3
B:成本投资改善需投资1万元以下1
改善需投资3万元以上2
C:技术难度公司内能解决1
公司内无法解决2
现未有技术解决3
(2)优先控制次序评定
根据营运评定指标(P)和环境因素重要性指标(S),评定整体控制指标,决定优先控制等级。整体控制指标计算式为(T)=P/S。当计算结果T值越小,越应优先控制。
当T<2列为第一级优先控制;
当2≤T≤8时列为第二级优先控制;
当T>8时列为第三级优先控制。
列为第一级优先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或编制控制程序对其进行控制。应当注意:如果某一环境因素不符合环保法规要求或当外部相关方关注的,也应列为第一级优先控制重要环境因素。
以上评分法环境因素的评分标准,是环境因素评价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组织对环境因素重要性的评价准则略有差异,因此,评价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或修订,对评分标准做出调整,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经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环境因素应属于重要环境因素,应形成重要环境因素登记表,作为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输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