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线标准程序”的产生看培训需求的确定
LX249202004 · 2008-10-18 11:12 · 36760 次点击
说起“生产线标准程序”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说到西方的“红灯区”就会使很多人马上知晓。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就其产生的源头而言,却有着一定的关联。其中也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培训的有效性来自于培训需求的确定和正确的培训措施。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将“生产线标准程序”的产生过程作一简要的叙述:
那是上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卡迪拉克汽车分部的故事。负责人叫德雷斯塔特的承包制造一种新型、具有高准确度,而且首次使用电子器材的投弹瞄准器。按常规,这种工作非得要技术高超的机械人员不可。但当时,连一般工人都找不到,何况是技术纯憝的技工呢?当时唯一能充当劳工的就是那些年老色裒的黑人妓女。承包负责人德雷斯塔特一口气雇用了2000个这样的女人。这些妓女几乎都目不识丁,不可能看懂那冗长的工作手册或操作规程。德雷斯塔特明白:没有时间教她们识字,她们也不可能学会识字。于是他采取现场培训办法,亲自上台演示做了10几个投弹瞄准器,并叫人用摄像机拍下整个制造过程,且用放映机分别播放每一个画面,再加上一连串的信号灯指示,让这些女人明白红、绿、白、黄灯的含义。这就是上面所说的“生产线标准程序”。不出几个星期,这些没有技术的文盲已经能交出令人满意的产品,而且比以前的技工的生产量更为惊人。据说,“红灯区”的名声也是从这里开始;那个德雷斯塔特也以事实反驳了诽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第一,不培训是不行的;第二,按常规,先学文化,再进行培训也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使培训的有效性在短期内得到实现。但纵观我们部分的“贯标”和认证企业,要么推辞员工素质太差,无法实施培训;要么不惜工本,化上十几万,几十万的培训费用,实施一些无的放矢的培训,结果是事半功倍,或者远水救不了近火。在人员培训方面,正在这两个极端中徘徊的企业或公司,应该从“生产线标准程序”的产生中得到一点启发。当然,我们推祟德雷斯塔特的培训,并不意味着对培训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适当的超前培训,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企业,为适当储备人才,是完全必要的。如何统筹近期和长远,现在和将来,这都需要我们精心策划,根据培训需求,作出统一步署。
“生产线标准程序”的产生过程,启示我们贯彻实施标准6.2.2条的精神,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培训需求,结合现状采取相应措施,最后以实际效果验证其培训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