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管理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云天 ·  2009-02-04 22:01  ·  25623 次点击
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原材料的管理、质量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环境资源管理几个方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算对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诠释。
企业资源管理即对企业所拥有或应当拥有的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改进,以使其正常发挥其效用的过程。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一般可分为人、机、料、信息、环境等五种主要资源,而这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条件,没有资源或没有完备的资源就不能或不可能正常进行企业经营运作,不可能有目的地产出,也就不会有满意的产品或服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谓的质量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就是对资源的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所有的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没有人,其他因素都具备,企业也难以运作。而有了人,即使其他因素不完备,人也可以通过其能动性,创造性地发挥其潜能,从而创造条件,创造许多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因此,在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发挥人的积极性,鼓励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是搞好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ISO9001:2000标准“6.2人力资源”中专门用一节的篇幅提出了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要求“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可见,完备的人力资源是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企业满足顾客要求的必备条件。如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呢?
首先,一切从人出发。人力资源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在识别需求、聘用、培训、激励等等,都应从人出发,考虑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两个方面对其所从事工作的影响。因为人是管理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在对人进行管理中,也必须进行活的管理,千万不能用呆板、教条的东西生搬硬套,更不能千人一面,凡事一概而论。
其次,一切为了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顾客更满意;为了员工有所发展;为了符合人性的需求。如果仅仅将员工当作机器设备的一部分进行管理,那将会泯灭人性,毁灭激情,只能给产品质量埋下隐患。要调动各方面因素,让员工成为机器的主人,成为企业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使其为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要尊重员工。我很崇尚齐善鸿教授现代企业管理文明的观点:固守上下级等级制的不平等关系,实际上是封建文化的一种延续;现代管理,将上下级关系转变成“事业伙伴”关系,更多地强调人文色彩,更尊重人性。因此,当我们和老的管理模式说“再见”的时候,首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尊重员工,所采取的任何手段都必须尊重人,使每一个员工都感觉到自己与其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不能使他们有屈辱感。企业中的各级人员都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导员工按规定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创造一种和谐的、全员参与的氛围,从而让所有的员工都努力成为企业的主人。
二、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ISO9001:2000标准中规定了“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同时,指出基础设施的范围包括:过程设备;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以及支持性服务等等。如果没有适宜的设备设施资源,就不可能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你能想象出用铁锤砸出来的汽车是个什么样子么?你能用铁锤砸出符合现代要求的飞机吗?你能在没水、电的情况下组织生产轮胎产品吗?……不能。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有适宜的基础设施资源,并对这些资源施予以适当的管理。
要对企业的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管理,首先,考虑基础设施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策划、设计、购进、安装基础设施之前,就必须充分考虑其对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影响;其次,基础设施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予以解决,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满足生产和质量要求;第三、要强化影响产品质量或过程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的管理。对关键过程的关键设施应重点管理,经常对其性能、精度进行监控,并不断通过维修和改进以保持和提高其性能,以满足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要求;第四,对基础设施,特别是设备的使用者应当进行必要的培训、监督和考核。要使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者,特别是设备操作者要懂原理、懂操作、懂维修、会使用、会保养,发现问题能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不至于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或造成质量事故;第五,不断更新基础设施,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使企业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爆炸的年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只有适时更新基础设施,不断采用先进的工装设备,才能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不断满足顾客变化和发展的需求。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来谋求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原材料管理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俗语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分说明了原材料对产品的作用。原材料的质量如何,往往决定了输出的产品的质量。因此,在ISO9001:2000标准中将“采购”、“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产品防护”等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要素提出来,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对原材料进行控制和管理,首先,要依据采购产品对企业产品的加工及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进行控制。要确定对供方的需求,按原材料影响程度对原材料进行分类,并对主要的、关键原材料的供方进行控制,建立固定的合格供方档案,并保证在合格供方实施采购行为。通过沟通、协调,努力与供应商达成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合格供方的利益,以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从而保证企业最终产品的质量。其次,严格按照企业的采购要求进行采购,采用适当的检验方式不断地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并对供方业绩(包括供的过程能力、交货状况、质量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以便对供方进行监控,鼓励供实施持续改进的方案,确保采购原材料的稳定性与符合性。第三,做好原材料转序及储存的防护工作,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
四、质量信息资源管理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中,涉及的信息很多,如:质量信息、人事信息、市场信息、财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形成一脉信息流,像人体血液一样在企业机体中不断地按照特定的渠道循环传输。一个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质量管理需要管理的是质量信息。质量信息是指反映质量动态或质量要求的数据、情报、指标、标准、消息、资料、图表、报告、指令等等。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决策和质量控制,制定质量计划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将直接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因而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建立企业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设立一个质量信息中心。该中心一般设在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信息中心,多个信息中心会造成信息分散和混乱。其次,以信息中心为中枢建成一个上下成线、左右相连、整体成网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第三,信息流转应始于信息源,终于信息源,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任何质量信息都从信息源发出,执行后反馈到信息源,或信息处理后再回到信息源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第四,执行机构接到信息并采取纠正措施后,必须将执行结果报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负责验收。第五,企业各部门应识别并确定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防止信息膨胀。各部门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而且这个量是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在增长,因此,应根据所需,有目的的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屏蔽垃圾信息。第六,防止信息孤岛。有大量的数据因处理方法的不当,或者数据之间缺少应用的关联性,通常都被封存在企业的不同某个部门,从而形成孤立的无用的信息孤岛。这将给企业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和信息资源浪费,应注意这些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激活它,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环境资源管理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企业环境资源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然(物理)方面的,另一方面是人文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因素有:质量氛围;争先创优氛围;严格按规定办事的氛围;爱岗敬业氛围;团结协作氛围等等。自然(物理)方面的因素包括:温度;噪声;光线;卫生;湿度;清洁度;震动;污染;空气流通等等。企业生产经营的任何一个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而这些环境因素或直接对产品质量起作用,或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而影响产品质量,或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对产品质量起作用,都将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是企业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首先,企业应确定工作环境所必要的因素。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和生产的产品不同,其所需要的工作环境也是不同的。要进行工作环境资源管理,必须确定本企业所必须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是不当的,或者造成工作环境资源的浪费,或者造成工作环境不能满足生产和质量的要求,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其次,建立和保持所必需的工作环境。确定工作环境所必需的条件后,将其和企业实际的情况进行对照,以建立必需的工作环境。同时,只要企业存在,生产工作进行,建立起来的工作环境就必须予以保持,以维持所需的工作条件,不断地弥补欠缺、改善不足、进行控制和提高。
总之,企业生存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而企业管理的目的也在于增值。企业管理正是通过输入这些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地组织、分配、控制、协调和改进,从而实现资源不断增大的价值。如果不能增值,管理就推失去了其原有的目的,而企业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正如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企业不赢利就是犯罪”。因此,企业要妥善管理自己的资源,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