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产品认证的有效性
QCHAO · 2009-05-27 22:32 · 36803 次点击
带有特定认证标志的产品向消费者提供了一种质量信息,即已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其进行了鉴定、评价和监督,证明符合特定市场规定的标准或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和特性,消费者可以放心地购买和使用。本文以家用电器附件产品认证为例,介绍了产品认证过程中和获证后应注意的问题,期望对提高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产品认证的电气参数值应与特定国家的电压电网一致
由于地理、气候、人文习俗的差异,国家之间的电压电网情况各有千秋,例如北美采用11OV/120V电压、6OHz频率,欧洲使用230V-240V电压、5OHz频率,日本使用11OV电压、50Hz-60Hz频率,澳大利亚单相电压240V,三相电压415V、5OHz频率,俄罗斯220V电压、5OHz频率。通常情况下,认证机构都会尊重企业意见,企业申请的电气参数一般会全盘接受。但如果企业申请的电压过大,就增加了测试失败的风险,延长了认证周期,测试难度大幅度增加,必然增加了测试费用,加大企业的认证成本,获证后高电压的电气参数客户也不一定需要。因此,家电企业、电器附件企业必须对特定国家的电压电网有透彻了解,以便获取最有效力的认证证书,避免遭受重大损失。
二、注意不同国家的认证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技术法规不断发展更新,各个国家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认证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办理澳大利亚强制性安全认证,不需对生产厂家进行检查,获证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行认证的相互认可,产品只要取得一个国家的认证,就可以在另一个国家销售。获取德国VDE认证后,VDE将委派现场代表对生产厂每年进行一次工厂审查。在企业按时缴纳年费并且每年的工厂审查通过的前提下,VDE证书长期有效,但一旦VDE证书中测试主检标准出现换版更新时,企业必须及时办理换证手续,否则,将面临原VDE证书作废的风险。由此可见,各种认证都有与之相应的认证要求,认证要求千差万别,各有特色。各个国家的产品认证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证模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办理最有效的认证证书。
三、按照产品功能合理选择测试标准
当市场竞争走向理性而稳定时,产品功能创新,逐渐成为了市场竞争中异化于对手从而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当某一种产品获取了特定国家的产品认证,并不完全等于其产品的所有功能都获得了认证机构的认可。必须针对其使用功能,合理选择测试标准。以温控器产品的VDE认证为例,只有在VDE认证证书上注明了“按标准IEC/EN60079-15:2005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测试并通过VDE认可”才可以认定为该产品允许在德国市场上销售并具有防爆功能。企业必须按产品用途和功能合理选择认证测试标准,一旦采用了错误的标准,产品的认证证书将面临失效的危险,产品销售也同时将会遇到巨大的阻力,这是产品功能研发和推广方面必须密切注意的问题。
四、利用国际互认或国际合作寻求认证捷径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许多认证机构之间纷纷签署国际合作协议或国际互认协议,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捷径进入产品认证的快速通道。截至2007年6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已与19家认证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部分产品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办理"一站式"认证,利用一次申请(一次测试),可同时获得英国ASTA-BEAB、德国VDE或德国TUV-PS、美国ETL、日本PSE、阿根廷IRAM等多国认证证书。这种国际互认的认证途径为提升中国家电企业竞争力,促成中国家电产品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认可提供了有效途径。
五、为避免出口认证面临的不确定问题,建议实施本土化认证
家电产品、电器附件产品国外认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认证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安全要求,产品出口多个国家时需要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重复认证,使其符合不同国家的标准。这不仅拖延了时间,无法及时把握商机,还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在中国境内委托己授权认可的CB实验室进行CB测试,获取CB证书和CB检测报告后,转至其它国家补做差异试验,再获取其它国家的认证证书。
六、认证书面资料与认证送样必须保持一致
各认证机构的项目工程师和检测工程师一般都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认证检测知识,普遍具有办事认真细致、高效的特点。企业如想快速地办理产品认证,应注意认证递交的书面资料必须与送样情况完全一致,企业不能在样品中随意更换材料,写一套做一套。因为任何一个差异或错误将会被认证机构的工程师查出,进而影响企业的诚信,甚至会增加认证费用,拖延认证时间,这是认证过程中极为尴尬的情况。例如办理产品认证时,触头是认证检测的关键,书面资料中写的触头材质、成份、尺寸、厚度等必须与实际送样的材质完全一样。国外认证机构往往会在产品寿命试验后对触头进行分析、解剖,企业决不能马虎大意。
七、快速回应并解决认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企业想要快速获取国内外产品认证,认证机构的工程师和企业之间的默契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认证机构项目工程师的任务量较重,他们倾向于速战速决,对出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释和回复,项目往往会被转入暂停状态。有些企业经办人员拖泥带水,遇到问题慢慢研究,而认证机构项目工程师的耐性是很有限的。如果出现认证进度不协调的现象时,这个项目往往很难继续向前推进,导致认证完成时间被延误。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企业必须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答复项目工程师的问题,保证产品的获证时间。
八、时刻关注国内外标准的更新情况,确保产品符合新的标准要求
认证过程通常都会及时采用和实施最新版本的标准,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国内外标准的更新情况。反之,如果出现收集和标准传递不及时,标准滞后,将会导致产品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甚至会对企业的成本造成重大负担。
九、积极研究新标准,注意新标准的细节问题
新标准的细节问题是标准研究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研究新标准,绝不能放过细节部分,企业往往能从中发现产品设计的亮点,找到新要求,进而提高产品性能。
十、适时启动暂停、取消程序
当获得认证的产品长时间没有生产,或者产品结构或电气参数已经作了重大变动,无法加贴认证标记,原认证证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时,建议企业启动暂停认证证书或取消认证证书程序,因为继续认证的话,认证的年费、监督检查费仍然会持续发生,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例如在美国UL认证中,针对长期不生产的获证产品,企业可以向UL申请on-call程序,办理on-caII后,监督检查的次数大幅度减少,监督检查费也随之骤减,要求对应的产品不生产也不打UL标记。当该产品重新恢复批量生产时,立即通知UL工厂代表实施工厂审查。on-call程序既降低了企业的负担,又可以使UL认证证书不至于被取消,这种方法企业很值得借鉴。
十一、注意保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各类认证机构多数采取定期工厂检查、产品抽样的方式监督认证产品的有效性,其目的在于强制要求企业始终保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对于打上认证标记的产品,企业不能随意更改零部件材料、产品结构、零件尺寸、电气参数。企业必须保持认证产品和批量生产并打上认证标记的产品的一致性。企业的质量保证负责人必须对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负有直接的责任。当认证产品有必要作一些变更时,必须向认证机构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启动产品认证变更或扩充程序。经认证机构确认并批准、授权后再实施产品变更,并加贴认证标记。
综上所述,产品认证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信任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随着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发展更新,认证机构对产品认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认证兼具了复杂性和时效性的特点。随着产品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认证范围的逐步扩大,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还会陆续出现。因此,企业应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关注标准的发展动态,了解认证要求,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