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体系综述
Alu · 2009-10-29 09:17 · 23820 次点击
企业是从事生产、营销和服务等经济活动的独立经济核称组织,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其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发展商品生产,以尽量少的消耗,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工程或服务),创造财富,增加积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每个企业都必须综合地运用技术、经济、行政、民主、法制等手段千方百计地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环节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科学地组织和运用人、财、物等资源.这就要进行严密地企业科学管理。这些管理工作,都不能是杂乱无章的,企业标准化正是使企业管理实现科学有序的管理所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
企业标准化就是以企业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为目标,以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等各方面活动中大量重复性事物为研究对象,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制订企业标准及贯彻实施各级有关标准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一种有组织的科学活动。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又是整个标准化工程的基本子系统,如果离开企业标准化管理,那标准化工程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从谈起。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支柱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全具有一般系统应具有的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但无论从管理职能、管理手段还是管理方法来看,企业标准化管理都是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一个基础子系统,是一项基本的管理职能、基本的管理手段的基本管理方法。
1.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职能中的基本管理职能
企业管理也是管理,它也具有两重性。其自然属性是合理调配资源,即人、财、物(设备和物料等)、信息、时间等,以实现科学生产;其社会属性是不断完善企业中生产关系,促进生产经营活动。如,加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建立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发扬民主,鼓励职工参加企业管理等。企业管理职能早已从1916年法约尔提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五项基本管理职能发展细化到生产、计划、营销、技术、检验、定额、设备、物资、成本、信息……等若干项管理职能。但其最根本的管理职能是质量管理职能,而最基本的职能却是标准化管理,详见下图(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管理职能示意图)。
2.标准法制手段是企业管理各种手段中的基本手段
企业管理过程中要综合地运用各种管理手段:首先是技术手段。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或者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以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这就要积极采用并消化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其次是经济手段。即通过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开展二级或三级成本培训,设立厂内银行等方法,以经济杠杆为手段,奖勤罚懒,激励职工努力工作,但必须首先制定定额标准、考核标准和奖罚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真正做到在标准化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要重视和运用政治思想教育手段。企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企业职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人,要建立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增强对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要认真制定并认真执行行为规范即工作标准。
第四充分运用民主手段。即充分发扬民主,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职工民主管理体系。
但其中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标准法制手段,那就是要建立一整套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在内的标准法制体系,才能使企业走出经验管理狭窄天地,逐步走向科学管理。
3.标准化管理方法是企业管理中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中最基本的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要运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价值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网络技术、系统工程、ABC分类法……等等。近几年来,在企业深化改革中,石家庄塑料厂、鞍山钢铁公司、博山水泥厂、安阳齿轮厂等企业又创建了满负荷工作法、三标三效法、规范化工作法、效益保证法等一系列企业管理新方法。但无论是哪种管理方法,其支柱和基础都是标准化管理方法。价值工程只有在实施GB8223《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之后才能得到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也要在GB/T19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实施过程中得到深化、完善。网络计划则应实施GB/T13400《网络计划技术》,才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推行。而细究一下满负荷工作法、三标三效法、规范化工作法及效益保证法等,无一不有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二、企业标准化的对象
在企业中,有许多活动都是重复发生的。例如产品的设计,工艺文件的编制,原材料的投入,工人的操作,产品的生产,产品质量检验,以及各种管理业务等等。这些重复发生的活动也就是企业的标准化对象。
企业标准化的对象首先可分为“物”和“事”两大方面。所谓“物”即指产品、材料、设备和工具等而言;所谓“事”即指事物的处理方法、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等。实行企业标准化管理,就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标准化的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重复出现的各种“物”和“事”,用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执行。有关“物”的标准称技术标准,有关“事”的标准即称管理标准。由此可见,企业标准化不仅包括技术标准,同时也包括管理标准。长期以来,有些人只把技术标准作为企业标准化的内容,而忽视了管理标准,这是对企业标准化片面的理解。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主体,管理标准除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之外还是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保证。一个企业如果只有技术标准,而不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那么技术标准也就不能有效地贯彻。
同时,无论是“物”、“事”都要由“人”去做,因此还要制订实施工作标准。通过工作标准的实施去促进监督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认真实施。因此企业标准化的对象和活动内容如下图。
三、企业标准化系统的内涵
企业标准化系统的内涵主要有一套完善的标准并能认真、全面地实施。具体地说,就是一要有科学、简便、实用的企业标准体系表;二要具备实施标准的能力。
1.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内实施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称之为企业标准体系。这个体系要用一些图表来排列和表达,这些图表就是企业标准体系表。它不仅是该企业一个包括现有的和今后应发展的标准群体总体蓝图,而且还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优化管理的指南,因此是一项企业标准化的重要研究成果。
1)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原则
要编制成功一份企业标准体系表,除了应遵循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中提出的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和划分明确等原则和要求外,还应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a.科学先进原则
即要求企业标准体系表上表述的标准不仅能正确归类,而且能正确反映各类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简单地分类排列。同时,这些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及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客观需要的,其中有些企业标准的水平还比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水平高。
b.简便易懂原则
企业标准体系表主要在企业内部使用,不但要求企业标准化人员理解,而且还应使其他管理干部、甚至职工也能看懂,这就要求企业标准体系表述形式简单明了,不繁杂,一目了然,并在表述内容上不深奥,通俗易懂。
c.实用有效原则
就是要求企业标准体系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可以迅速组织实施,并在实施后产生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2)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构成
企业标准体系表一般由企业标准体系机构图,企业标准明细表、汇总表及其编制说明所组成,现阐述如下:
a.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如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一些共性标准,在整个企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这就是企业基础标准。它们对企业的其它标准都具有制约性和指导性。
根据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习惯把以“事”为主要对象的标准称为管理标准,以“物”为对象的标准为技术标准。这样,企业标准体系就可划分为四个标准群体单元,即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四个子体系。
假设:当Xj对Xi有指导性关系或i=j时Xij=1
当Xj对Xi没有指导性关系Xij=0
把上述四个把标准群体单元之间的关系填入系统要素二元关系分析表(见下表)
解得其网络模型结构为下
画出企业标准体系框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框图,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就可编制出以标准类别为组成单元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注:1、“N”与“n”均为一类标准的项数;标准类别的划分和数是由企业自定。
2、每个方框内标准名称是该类标准的总称,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与客观需要确定具体标准项数与名称,“”××表示标准类号;
3、上述结构图与各类标准明细表汇成企业标准体系表,必要时还可附上编制说明
b.标准明细表
四个标准群体单元都可以根据标准的属性分为若干类标准,然后以每类标准为单位列出其标准明细表。例如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类的标准明细的标准如下表所示。
注:1.此表为了反映企业内实施的标准水平。
2.先进标准指严于现行上级标准企业标准。
d.编制说明
一套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表还应附有编制的说明。说明编制依据及要达到的目标;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内外标准及行业现行标准概况;结合企业标准体系汇总表分析企业现行标准的水平,明确今后的主攻方向;体系中子体系的交叉情况、处理意见及其它应说明的事项,如参考资料目录、重要内容的解释等。
2.实施标准的能力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实施标准的能力,一般从下列四方面衡量:
(1)生产经营设备(包括各种设施、装置、工装、模具、工具)要先进、完好。
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职工从事生产的武器,必须先进、完好,否则就不能依据标准,制造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有时还可能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2)检测仪器、仪表和量具要准确、可靠。
计量仪器、仪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设想一个缺乏检测仪器或计量器具严重失准的企业能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是不可能的。有些仪表如压力表失准,还会带来灾难,造成职工的伤亡和财产的损毁。
(3)科学、合理的标准实施考核方法。
各类标准的实施,都要有其科学、合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但以量化指标(包括分数)为主的标准实施考核方法,并与精神或物质激励,经济奖罚紧密结合,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4)标准法制意识强,素质高,业务技术好的职工队伍。
这是实施标准所必需的,并且是最重要的条件。
任何标准,都需要或依靠人去实施,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没有理解,掌握标准实施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或者缺乏严格执行标准的意识与观念,是不可能实施标准的。因此,要不断强化标准化教育。
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条件,才能说它具备了实施标准的能力。
四、企业标准化系统的特性
企业标准化系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人造的、动态的基础系统。它具有下列四个明显的特性:
1.功能上的监控性
企业标准化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监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即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还为其它企业管理活动的有序化和规范化提供行为准则。一个建立了企业标准化系统的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就会处于受控状态即法制状态。
2.状态上的稳定性
这是由于标准对象的稳定性所决定的。任何企业的标准化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的稳定性,而不能处于剧烈的变异状态。当然,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发展时,企业标准化系统也要局部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生产能力发展客观需要。否则,就会制约和阻碍企业生产的发展。
3.时间上的先行性
企业标准化系统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批量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之前,就必须首先制定该产品批量生产所必需的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否则,就不可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的稳定性,即不能稳定地生产用户需要的合格产品。所以企业标准化工作先走一步。
4.空间上的基础性
企业标准化系统是企业管理大厦的地基,企业管理大厦盖得越高即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越高,企业标准化系统的广度和深度即地基也势必要求打得更深、更坚固。国内外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大量实践经验已充分证明这一点。所以,大家都把企业标准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项基础工作,一定要首先认真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