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分光度计原理
ygf2009 · 2009-12-15 11:45 · 53645 次点击
第六章吸光光度法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吸光光度法
第一节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一,光的吸收本质:
分子、原子、离子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仅能吸收当照射光子的能量hv与被照射粒子的E激-E基=(hv)n因为不同物质微粒的结构不同,共有不同的量子化能级,其能量差也不相同,因此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若固定某一溶液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b,测量不同下的A,以吸光度A对吸收波长作图,就得到-吸收曲线,即吸收光谱。
初步定性分析:不同物质吸收曲线的形状与最大吸收波长不同。
定量分析:不同C的同一物质在吸收峰附近的A随C↑而增大,吸收曲线是吸光光度法中选择测定波长的主要依据。
二、朗白-比耳定律:
物理含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A与溶液的浓度C,液层厚度b的积成正比。
定量分析的依据。
对于多组分体系,若吸光物质间无相互作用,则:A总=A1+A2+…An
即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三、偏离朗白-比耳定律的原因:
工作曲线: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测其A。
同样方法配制试液,同样条件测Ax求出Cx。
1.非单色元:目前仪器提供的入射光是较窄的光带——复合光
2.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
A=Kbc要求λ为单色光
同时假设粒子是独立的,彼此无作用,即稀溶液。所以,高浓度时(C>0.01mol/L),由于粒子间相互影响,使其吸光能力发生改变,因此,该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
(1)平衡效应:有些有色物质在溶液中发生缔合、离解,同溶剂反应,产生互变异构体,光化分解等平衡效应改变了吸收曲线的形状λmax,吸收强度等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偏离。
当用水稀释时平衡向右移动,就会使工作曲线弯曲。
(2)酸效应:溶剂效应,也会使工作曲线弯曲。
例:碘在CCL4呈紫色
在乙醇中呈棕色。
3.另外:介质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偏离:
如:胶体乳(悬)浊液等,光通过体系时,一部分光因散射而损失,使透光率减小,吸光度增大,导致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