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计量工作要点
新闻专员 · 2010-02-25 16:21 · 17118 次点击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
2010年,全国计量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计量工作的有效性为宗旨,以建立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计量监督管理体系、计量技术保障体系、计量服务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能源计量工作实现器具管理与数据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民生计量工作实现重惠民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法制计量工作实现监督与服务相结合,以“三个突出、三个围绕、四个注重”为重点开展工作,进一步巩固计量在促进经济建设、保障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基础地位,不断增强计量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个突出
突出民生计量工作,在健全长效机制上力求新突破
突出能源计量工作,在有效服务节能减排上力求新突破
突出法规体系建设,在加强计量法规体系建设上力求新突破
部署“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行动,用三年时间(2010~2012),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行动,全面促进和深化民生计量工作的开展,使计量工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在“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各地要结合实际,把惠民领域拓宽到加油站、餐饮业、商店超市、粮食棉花等市场上来,严厉打击市场上的计量违法行为,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计量环境。有条件的地区争取把检定费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范围,建立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渠道的民生计量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创新惠民服务措施,把计量惠民政策长期化、制度化。各地要结合地方实际,认真总结“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集贸市场“四统一”、“四落实”管理模式。继续深入开展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重点安排涉及公平交易、安全防护等方面的12种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各地要积极开展能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制定能效评价规范。各地要及时总结城市能源计量中心试点单位建设经验,分析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动能源计量中心建设。在继续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降耗行动的基础上,各级质监部门要积极组织计量专家、计量技术机构帮助企业开展能效测试、能源审计、能平衡测试等活动,帮助企业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分析节能降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节能整改措施,落实节能整改方案。各地要在能耗较大行业、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树立节能降耗标杆,积极推动在重点行业开展能源计量对标达标活动。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对标分析会等活动,带动企业向过程计量管理要效益,保证节能目标的实现。加强供热计量监管,切实做好供热计量工作。支持、引导、帮助企业加强生产、经营、工艺等过程计量控制管理,帮助企业加强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能源计量数据自动采集、有效应用。
加快计量法规修订,健全行政法规体系,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计量法规体系。加快技术法规制修订,完善技术法规体系。密切关注和跟踪相关法规的制定过程,确保新制修订的法律法规与《计量法》相融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地要通过完善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加强地方计量立法与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协调,健全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为各项计量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三个围绕
围绕社会热点焦点,开展专项整治,提高计量监督的针对性
围绕科学有效管理,夯实管理基础,提高计量管理的科学性
围绕规范行政行为,优化行政环境,提高依法行政的规范性
开展重点计量器具专项整治,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农资计量专项整治,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开展商品过度包装专项整治,从源头治理商品过度包装,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开展能效标识专项整治,引导绿色消费,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
加强计量资源统计,着力实现动态监管,为科学有效开展计量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加强技术机构建设,着力巩固技术支撑。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人才高地。要充分发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人才培训基地作用,继续做好省级计量院(所)选拔中青年业务骨干参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课题项目和实验活动的组织工作。继续开展计量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着力提高各级计量管理人员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研究相应运作模式,有效整合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社会计量技术资源,充分发挥计量技术委员会中各行业技术专家的优势和作用,为计量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推进地方“金质工程”建设和计量业务公众信息网的建设,加强国家质检总局与地方局的业务信息互联互通。
大力规范行政许可,提高行政许可效率。大力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推行执法公开,增强执法透明度。大力规范计量技术机构,提高检定质量。国家质检总局将组织对省级计量技术机构的交叉检查,重点检查计量检定行为的规范性、合法性以及计量检定人员的工作质量,检查是否在授权范围内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等。
四个注重
注重服务延伸拓展,创新服务方式,提升计量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注重计量技术基础,创新技术研发,提升计量技术的保障能力
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合作思路,提升中国计量国际影响力
注重宣传范围营造,创新宣传载体,提升计量工作社会影响力
积极总结推广各地的先进服务方式,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服务理念,在不断拓展“一站式服务、贴心式服务、体检式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服务的“两个转变”。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科技和产业结构特点,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整合相关计量技术机构、高校和企业的技术力量,努力解决相关计量技术问题,大力支持本地区产业发展。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进一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需要,为保障贸易公平、节能减排、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及应对突发事件等提供有效的计量技术服务和保障。
开展新一代量子基准研究、基本物理常数的测量和用于计量基准的量子器件的研制工作,加强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新一代计量基(标)准体系建设。组织有关专家,加强对测温仪器、呼吸机、X光机等计量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和测试技术的研究,加强对涉及安全、健康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预判断能力。
继续深化与扩大双边、多边的国际计量交流合作,稳步推进海峡两岸计量领域的交流,提升中国计量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积极参加计量国际比对,并加强对国际比对结果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反馈、指导计量技术基础研究工作,全面实现量值的国际等效和互认。继续做好亚太法制计量论坛(APLMF)秘书处的工作,协调、解决APLMF各经济体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好各种法制计量培训班,关注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培训。积极参与计量国际规则和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
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对营造氛围、推进工作、树立形象、促进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传播媒介,进一步拓宽计量相关法规和知识的宣传面。大力做好计量典型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辐射作用,促进各项计量工作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计量工作的有效性。做好《新中国计量史》的编撰工作,全面反映新中国计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