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类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特点

  新闻专员 ·  2010-05-06 20:20  ·  35615 次点击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于力
通信类实验室因其产品的特殊性,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实验室检测工作必须适应通信类产品更新换代快、短时间内新产品层出不穷的特点;第二,通信类产品遵循的技术要求和测试规范版本演进快,测试方法、测试设备随之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体系具备必要的知识更新、设备更新能力;第三,通信类产品国际接轨程度高,大多数技术都与国际通信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实验室的运作必须时刻关注国际通信产业的发展。
一、通信类实验室在各个环节上的特殊性
1.人员
通信技术发展快、更新快,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以季度为单位,这决定了通信类实验室必须特别注重实验室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对现有测试方法更新的培训,以及对新技术、新业务的持续学习。
2.设备
通信产品的检测设备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检测设备的型式主要分为组合测试仪表和专业测试系统两类。
(1)组合测试仪表
组合测试仪表主要应用于通用的通信设备,以及大型通信设备的检测。实验室依据技术要求和测试规范,通过对多台仪表的组合连接,形成临时的测试系统。这种仪表组合的方式依赖于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为每台仪表的选择、仪表间的连接方式、连接用线缆的选择、数据读取的方法等多个因素都由实验室专业人员自行设计和实现,多个因素带来的问题亦被引入。
实验室管理体系认可中,对这类检测设备应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实验室应能够体现其专业技术水平,证明自己有能力设计和实施仪表的组合。实验室认可机构在实施认证工作时,应当派出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审核员进行审核。
第二,实验室自行实施仪表组合会带来很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能,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不确定度分析。不确定度分析报告中,要特别注重考虑仪表每次组合的差异带来的影响。
第三,仪表组合中的每个单独仪表,因为移动性较大,故实验室对仪表的资产管理、状态查询都应特别注意。
(2)专业测试系统
专业测试系统主要应用于那些测试方法比较稳定、测试量较大的通信设备,例如用户终端、电话机、手机等。
专业测试系统由多个仪表经过整合形成,仪表组合相对固定,由统一的控制软件和测试脚本实施操作。
在使用专业测试系统时,实验室管理体系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测试系统中的每台仪表都需要独立的计量、校准,保证每台仪表的正常工况。
②对单个仪表计量校准以后,还需要对系统整体进行必要的校准工作,主要针对测试系统的整体整合性能予以保证。
③测试系统运行的测试软件往往需要不断更新,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应注意测试系统软件更新的程序。
另外,专业测试系统的期间核查工作也应特别注意,除了对测试系统整体进行期间核查外,还应考虑实际需要,必要时对系统中的关键仪表也进行期间核查。
(3)仪表的计量/校准
通信类仪表的计量/校准分为仪表原厂计量/校准和校准实验室校准两种方式。
仪表生产厂家对仪表进行原厂校准更能保证仪表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但多数仪表生产厂家出于成本考虑,其校准部门未得到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资质,并不是ISO/IEC17025:2005认可的校准机构。同时,独立校准实验室在ISO/IEC17025:2005资质上可以满足要求,但面对仪表设备的多样性和专业性,想做到原厂级别的校准又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满足技术和资质两方面的要求,实施原厂和校准实验室双重计量/校准是比较可行的方式。为了降低双重计量/校准带来的成本提高,实验室应当本着够用的原则,制定仪表的计量/校准详细要求。
3.检测和校准物品
通信产品不同于普通检测样品,同样的样品灌入不同版本的软、硬件版本,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检测结果。在通信类实验室检测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对被测样品的软、硬件版本实施控制。一般来说,应对比较成熟的软、硬件版本进行测试,并在检测报告中明确标明被测样品的相关信息。实验室管理体系也应建立必要的版本控制程序。
4.检测辅助材料的控制
通信类产品的检测中也涉及一些特殊的检测环节,这些检测环节需要一些消耗性的辅助材料,而这些辅助材料的控制也是实验室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例如某些人身安全类测试:SAR(人体比吸收率,针对移动终端产品辐射测试)、材料环保性能测试等。以上两个测试分别对设备的无线电发射,对人体的辐射,以及手机等通信终端设备的制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这些测试除了常规的测试设备外,还需要一些特殊消耗类物品,包括“模拟组织液”(这种液体由专门的提供商配制,其浓度、介电常数等参数,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各种化学试剂、燃烧用气体等。
这些材料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有毒有害物品,更加需要有效的控制。实验室应建立专门的消耗品、化学试剂的控制程序,从而达到三方面目的:
(1)保证实验室得到的消耗品确实能够满足实验室检测需要,并且能够确定可靠的引进消耗品的渠道。
(2)保证某些危险物品以及有毒有害物品不会对实验室自身(例如人员健康、测试环境及测试设备)产生负面影响。
(3)保证只有得到有效培训,有足够能力和资质的实验室人员才能够接触和使用这些试剂、物品。
5.管理体系和检测校准方法
现行有效的ISO/IEC17025:2005中,对“持续改进”尤加重视。的确,一个有着“持续改进”的意识和行动的实验室,才是一个科学的实验室。
持续改进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那就是对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的持续改进和对检测校准方法的持续改进。
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通信类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已经形成比较确定的模式,检测校准方法也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演进路线。但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适应通信领域的高速发展,实验室应建立有效的可供持续发展的机制。例如,实验室可以把技术研究和测试工作分别作为重点,推动本实验室管理和检测两方面水平的提高。
另外,实验室还应开展多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实验室的水平。例如:
(1)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组织的会议,参与到技术研究和标准研究工作中。
(2)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专业技术(认证)组织的活动,从专业(认证)角度与国内、国际先进通信实验室看齐。
(3)积极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工作。
6.环境条件
与其他类型实验室一样,通信类实验室的测试环境条件要求,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要求在技术要求和测试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
实验室应结合标准要求以及实践经验,对所有环境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确定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对于某些需要特殊测试环境的,以及对测试环境条件比较敏感的,例如SAR测试和环保安全测试,实验室应当予以重视和解决,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射频测试、EMC测试和SAR测试对于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比较敏感,故需要提供特别的测试环境,例如建立电磁屏蔽箱、电磁屏蔽实验室,利用吸波材料建立电磁暗室等。这些特殊的环境设施,也需要像测试仪表一样定期维护,进行计量、校准以及期间核查。
二、通信类实验室认可应用
通信类实验室认可资质的应用,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各国各通信运营商选择哪种方式,与当地通信行业的运作模式相关。
1.通信行业民间组织
通信行业的民间组织由通信行业的制造商、运营商、检测实验室等成员组成。这类民间组织不属于任何国家政府,但自律性很高、专业性很强,往往是所辖领域的主导力量。他们中有些组织的影响范围遍及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把该技术领域的事务,全部委托给这些组织运作。
例如GCF(全球认证论坛),目前指导着全球的GSM、WCDMA的行业认证。包括技术要求的具体实施、测试设备的认证、通信产品的认证等。还有CCF(CDMA认证论坛),旨在建立全球统一的CDMA终端认证流程,目前也逐渐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的认可。
这些组织对通信设备的认证测试,由他们认定授权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实施。检测实验室要想成为授权实验室,最基础的前提就是要获得ISO/IEC17025:2005的实验室认可资质。
2.运营商认可
有些技术实力比较强的运营商,直接接纳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报告。而他们对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检测、管理能力的考察,也以ISO/IEC17025:2005来衡量。
3.国家管制
我国是典型的国家管制的通信设备入网模式。国家同样需要具有ISO/IEC17025:2005资质的通信实验室作为入网测试环节的实施者。
从上面三种方式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方式,通信设备入网的测试工作都必须由第三方通信类实验室实施。而三种方式对实验室的ISO/IEC17025:2005资质要求都非常严格和重视。
三、通信类实验室的发展和挑战
通信类实验室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形成一定的模式。而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通信类实验室不断的向前发展。从管理体系和专业技术两方面着手,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是通信类实验室走向成熟完善的必由之路。
通信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也是一个全球化程度较高的行业。通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通信类实验室必须同时具备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以及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能力。通信类实验室必然会随时面对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挑战,面对新领域开拓带来的挑战,面对实验室管理体系水平提高要求的挑战。这些挑战将成为通信类实验室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