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的品牌化

  Aaron ·  2010-05-20 23:30  ·  38592 次点击
大家平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大多数小区,物业的保安每次见到物业管理部的管理人士或者保安队长之类的人士均立刻“立正敬礼”;但是,作为其衣食父母的业主/住户,似乎没有什么人享受过类似的礼遇。也许是没有注意到,也许是无所谓,至今没有人提出这个话题;笔者爱较真,从这个细节出发,引出这样一个话题:物业管理能否品牌化?路有多远?
“立正敬礼”原因说
笔者分析这“立正敬礼”有几个原因,比如:
1、毕竟业主/住户众多,不可能一一敬礼;
2、大家都只看到过军人给上级敬礼,也少见子弟兵给老百姓敬礼;
3、从另一侧面理解,他们的衣食父母不是业主,而是物业管理公司。
在中国,虽然市场复杂,变数很大,但是普遍观点是中国的消费者容易满意。笔者观察了广州的华景新城、广州奥林匹克花园、丽江花园,以及深圳的万科四季花城等成熟小区,发现其实上述现象是属于普遍存在而不是个别现象,就是以物业管理服务卓越著称的万科物业也有同样现象。那么,除了上述表面原因之外,还有什么深层次原因呢?
其一、消费者不计较。中国的消费者向来怕麻烦,即使吃了亏顶多吸取教训,下次不吃同样的亏;另外一个方面,中国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并不发达。笔者曾经试过拨打广州的12315,等了将近7分钟,也没有人接听投诉电话。这样,大多数消费者当然就不愿意惹那么大的麻烦了。回到物业管理的问题。毕竟业主/住户是长期居住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点,何苦撕破脸呢,以后大家见面都不好。所以,在99.99%的场合都不会有人去计较这个“立正敬礼”。
其二、业主依旧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地产发展时间不长,虽然先期一些比较好的成熟小区已经陆续建立业主委员会,但是其施权能力依旧被弱化。新闻里也不乏见业主委员会为了更换物业管理公司,而原先开发商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又不愿意退出而大打出手的情况。自然,对这种“小的不满意”就被雪埋藏了。
其三、法律不健全。由于各种原因,就是地产业已经比较成熟的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的大多数小区,都依旧没有建立业主委员会。据统计,北京市在1990年至今新建的1500多个居住小区中,目前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还不足20%。目前,全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物业管理法规,各种关系都无法规范。如,开发商与物业公司是什么关系,如何组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如何进入和退出小区管理等基本无章可循。
其四、物业公司的短视心理。目前,绝大部分物业公司不会没有事情做,因为其母公司——地产开发商会陆续开发新楼盘给他们做物业。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各大物业公司根本不需要担心生存问题,他们尚未把观念从过去的“管理者”角色转换过来,未能形成“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的机制,管理服务人员缺乏有效的学习,业务素质不高,当然就不会去考虑怎么样更加从业主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提升服务质量,所有的“优质服务”口号也都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记得几年前,万科物业由于其母公司万科地产开发的楼盘渐多,不得已要退出原来几个代为管理的小区,业主甚至愿意提高物业费用来挽留。这从某个侧面说明,目前整个物业管理市场的质素——消费者心理状态:找个负责任的地产公司难,找个好物业公司也难!
看远一点
假设一种状况,再过5-10年,业主的主张得到了法律和政府职能部门全方位的支持,那么,现在的物业管理公司还有多少能不被炒鱿鱼?有理由相信,这个比例相当低。消费者对目前的物业管理公司都是不满意的多、满意的少。在法律政策明朗的情况下,多年积下来的不满意心态容易形成一个井喷效应,在政策明朗后的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容易形成一股更换物业管理公司的风潮,特别是地产业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
在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会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物管业也会随着5年贸易保护的到期而开放。服务业向来比国内企业有竞争力的国际企业等会纷至沓来,同本地企业进行近距离竞争。
一项对物业管理消费群体进行的市场调查表明,虽然,消费者对较高的物业管理费用有戒心,但是,如果已经被证实能够提供更好的物业管理服务,并形成口碑效应,成为品牌物管,消费者也并不是很在意物管费用。以广州地区为例,广州城区的物业管理(居住用)费用大约都在1-1.5元/平方米之间,没有电梯的楼房物业管理费更低至0.6-1元/平方米;而一江之隔的广州市郊,番禺区的物业管理费普遍在2元以上。除了番禺地区房价相对便宜之外,该地区小区更大,能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物业管理公司相对更好的服务使这里成为广州白领的聚居地。
应该说,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做大做强,也就只剩下几年的功夫。如果,到了现在还浑然不觉国际物管企业虎视眈眈的话,那么,也许好日子也只剩下三五年。三五年之后,国内很多物业管理企业和过去数年很多没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一样,将遭遇破产、并购等结局。
物业管理问题
品牌对当今中国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真正能够把品牌管理落到实处的企业却少见。然而,在竞争压力逐渐加强的今天,为了生存和发展,这一切曾经被认为“很难做”的事情,现在必须做到。
目前,中国物业管理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态度:
虽然在很多小事情上,大多数物管已经能够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但是对一些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比如公摊费用计算方法、物业管理死角、物业管理的相关收费等问题处理起来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并不能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使客户满意。
2、服务的精细化:
物业管理并未能做到贴心服务,更不能提供菜单式的个性化服务,管理起来让人感觉粗手粗脚,问题的处理速度未能跟上,遇到难题时的推诿态度等还普遍存在。
3、关系问题:
物管公司由于大多数是开发商的子公司,所以刻意向客户隐瞒一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导致物管公司和客户之间关系不协调的问题时有发生。
4、统一化问题:
同样的物业管理公司,收取同样的物业管理费用,却无法提供统一的服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人员的素质也相差很大,服务标准并不能统一等问题普遍存在。
5、商业道德问题:
说到底,物业管理公司也是一个赢利性的商业机构,所以,有少部分物业管理公司在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利润,就不遵守商业道德,向消费者乱摊费用等情况还经常发生。
通过分析物业管理公司目前的困境和相应的市场环境及消费心理特征,笔者认为,物业管理品牌化进程已经迫在眉睫,而不是一个路漫漫的过程。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设定自身的长期发展战略,从目前的基础出发,切实解决好如何为自己的物业管理体系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问题。
在此,笔者提出物业管理服务品牌化的4个方面。
1、品牌诊断:
对依附于大型地产开发母公司的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其品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客户认同。通过品牌诊断,使这些企业认清目前品牌存在的问题,分析来自市场调查获得的数据,从根本上更新企业对物业管理品牌的认识,获得更广泛的消费者认同。
2、品牌再造:
品牌再造是通过一系列改革手段,向客户展示一个全新品牌形象的过程。如,21世纪珠江地产,就将各个不同归属的地产中介机构通过品牌再造提升了整体的品牌形象。笔者认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品牌再造,是实现公司品牌、客户品牌以及雇员品牌3个方面的更新、设立新的品牌目标、提升服务质素和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过程。
3、品牌传播:
物业管理,在将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品牌。物业管理的强势品牌认同,可以获得更多业主委员会的青睐,就像现在的其他服务性企业一样。物业管理企业有必要对目前的传播手段进行重新组合,提出整套的品牌传播战略,在业主委员会获得强势地位之前,全面树立优势品牌形象。
4、成长计划:
品牌成长计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部分。百年品牌的获得,是靠企业的悉心呵护。品牌就像孩子一样,需要一个完整的成长计划,以向股东、管理者和雇员详细清晰地传达品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