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除湿与连续除湿产品工作过程的区别
仪器信息网 · 2010-07-31 22:34 · 26295 次点击
常温自动干燥产品的工作过程是: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被控空间湿度高于用户控制设定的要求时,通过控制执行机构启动常温除湿装置工作。首先向除湿器内的除湿装置供电加热,并同时驱动开放排潮门,将水份排出除湿器。使当排潮定时计数完毕,停止供电,进入降温阶段。而在加热和降温时间段除湿器是不除湿的。这两个阶段合并又称为“预运行”阶段。
当“预运行”完毕,排潮门自动对外关闭,使除湿装置对被控空间开放,即进入干燥时间段。随着干燥过程进行,被空空间空气中的水分不断转移到除湿装置内,箱内湿度就不断降低。当干燥过程按程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除湿器排潮门又自动对内关闭,对外开放,排除水分,如此周而复始,直到被控空间湿度达到用户控制的设定值,则进入停机待命状态。一旦因开门或自然渗透等因素使被空空间湿度上升超过用户控制设定值,则又从头开始循环。
整个工作过程,根据厂牌机型不同而有差异,大致数个小时一循环。而在每个工作循环过程中,不除湿的“预运行”时间约要占到总工作时间的1/3到1/2左右,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有1/3到1/2的时间不能除湿,因此,此类干燥方式的产品属间歇式除湿产品。由于不除湿的时间太多,根据不同厂家的产品,如在70%RH左右的环境湿度状态下,要将被控空间的湿度降到10%RH以下,快的要6-12小时以上,慢的3-5天,甚至更长。此类产品用户不常开门取放物品仓储型用户使用还可以满足要求,但对于每天要多次频繁开门取放物品的车间现场使用的用户以及作为干燥工具型使用的用户而言,就可能出现湿度始终降不下来,不能解决生产需要的问题。
为解决间歇式除湿产品除湿速度慢的问题,有的厂家采用加入氮气辅助除湿,也有的厂家采用加入干燥压缩空气辅助除湿,并称之为“急速降湿系统”。采用这些辅助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加入氮气。由于氮气需要排出被控空间进入工作现场,而氮气是有害气体,将影响现场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且氮气昂贵,导致用户运行费用高昂。而采用加入干燥的压缩空气的方法,用户则需另购价格并不便宜的无油空压机。空压机本身就是易损产品,连续不停机的过劳使用将使维护工作繁重,空压机寿命大大缩短,易损件和滤芯等耗材消耗费用大幅上升,电耗支出也大,且空压机可产生上百分贝的噪音,使用户不堪其扰。此外空压机工作时还应有人看护,如无人值守则可能产生安全隐患。这也导致运行费用大幅上升。因此,不论是加氮气还是加压缩空气,都不算理想的解决方法。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种新型的连续除湿常温干燥箱于2006年由卡特曼(成都)电子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这种产品无须采用辅助除湿方法,无须加氮和压缩空气,无须另购附加设备,运行无造音,无有害气体产生,无耗材和易损件,无高昂运行费用,无须人员看护,实现了对被控空间的连续不断的高速除湿。从而满足了车间现场使用和工具型使用用户对除湿速度的苛刻要求。
这种产品的型号为ULD系列,以干燥箱为例,它能在车间环境湿度50%-60%RH,被控空间湿度10%状态下,全开箱门20秒取放物品后,根据具体型号,能分别在1小时左右,或30分钟左右,或15分钟左右,重新将箱内湿度降回10%。
目前这种连续除湿的产品是卡特曼(成都)电子有限公司独家生产,其它市售的各种产品余均属间歇式除湿产品。